李震
摘 要:一般來說,誰把握好了一輪復習,誰就在高考中占據(jù)了主動。一輪復習在整個高三復習中是時間最長的,講解最細致的,這是同學們補差補缺提升成績的最佳時期。為了幫助同學們在一輪復習中能將收獲與進步達到最大化,本文筆者將就個人教學經(jīng)驗談談高三學生該如何做好高考數(shù)學的一輪復習。
關鍵詞:高考數(shù)學 誤區(qū) 復習方法 解題習慣
一、一輪復習中學生存在的誤區(qū)
1.心浮氣躁、急于求成
在一輪復習的過程中,心浮氣躁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為平時復習覺得沒有問題,題目也能做,但到了考試時就是拿不了高分,甚至考試題目比平時訓練的題目還要簡單些。這主要是因為:(1)對復習的知識點缺乏系統(tǒng)的理解,解題時缺乏思維層次結構。一輪復習著重對基礎知識點的挖掘,如果不重視對知識點的系統(tǒng)化分析,不能構成一個整體的知識網(wǎng)絡構架,自然在解題時就不能擁有整體的構思,也不能深入理解高考典型題型的思維方法。(2)復習的時候缺乏耐心。心不靜則思維不清晰,思維不清晰則復習沒有效率。因此,我建議廣大同學在一輪復習的時候千萬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的揣摩每個知識點,弄清每一個定理、定義。只有這樣,一輪復習才能顯出他的成效。
2.忽視教材、盲目做題
部分同學在一輪復習時對教材不予以足夠的重視,對一些概念上的理解并不是很清晰,存在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狀況,覺得只要通過大量的做題訓練就可以得到提升,結果常在一些“不該錯的地方錯了”,最終把原因簡單的歸結為粗心,從而忽略了對基本概念的掌握、對基本結論和公式的記憶及基本計算的訓練和常規(guī)方法的積累,造成了實際成績與心理感覺的偏差??梢姡瑪?shù)學的基本概念、定義、公式,數(shù)學知識點的聯(lián)系,基本的數(shù)學解題思路與方法,是一輪復習的重中之重。比如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的函數(shù)部分,就必須理解函數(shù)的概念,建立函數(shù)關系式,掌握定義域、值域、奇偶性、單調(diào)性、周期性、對稱性等性質(zhì),學會利用圖像即數(shù)形結合。若盲目做題沒有針對性,更不會有全面性,在概念模糊的情況下一定要回歸課本,注意教材上最清晰的概念,注重對知識點運用方法的總結。因此,盲目做題是達不到一輪復習應該具有的效果。
3.復習無目標、無計劃
很多學生在學習上缺乏計劃,對自己的復習沒有針對性。每個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上的問題有共同點,更有不同點。就拿一節(jié)復習課而言,老師所解決的是共同點,而你自己的個人問題就必須通過自己的思考,與同學們的討論,向老師請教得以解決。所以我們提倡學生多問勤問、敢于問。每個學生必須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要明確只有把漏洞一一補上才能提高。復習的過程,實質(zhì)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解決了,復習的效果就實現(xiàn)了。同時,也請同學們注意:在你問問題之前最好先經(jīng)過自己思考,不要把不經(jīng)過思考的問題就直接去問,因為這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復習一定要有計劃、有目標,千萬不要盲目。
二、做好一輪復習的方法
1.以課本為依據(jù),不漏掉一個知識點。
吃透課本要做到:準、熟、活。“準”就是對每個知識點都要搞準確,不能似懂非懂,模棱兩可。
比如基本不等式: 的運用遵循“一正、二定、三相等”,事實上很多學生并沒有正真理解它們的含義,結果題目稍加變形學生就一做就錯。因此,對知識不能一知半解,務必達到透徹理解為止?!笆臁本褪菍W過的內(nèi)容都要熟練,用起來得心應手,像三角函數(shù)里的誘導公式、倍角公式等都要能夠熟練的使用?!盎睢本褪且獙W會靈活運用知識,不要死記硬背,要熟悉定理公式,法則的各種變形和應用,反復思考它的實質(zhì)以及和其他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樣就會越學越靈活。像正弦函數(shù)與余弦函數(shù)的性質(zhì)、等差數(shù)列與等比數(shù)列的性質(zhì)、橢圓與雙曲線的性質(zhì)等都要加以類比學習,活學活用。
2.夯實基礎,扎扎實實練好基本功。
沒有基礎談不上能力,復習要真正地回到重視基礎的軌道上來,要扎扎實實,不要盲目攀高,以防眼高手低。要把書本中的的常規(guī)題型做好,所謂做好就是基礎題堅決不出錯。部分同學在第一輪復習時對基礎題不予以足夠的重視,認為題目看上去會做就可以不加訓練,結果常在一些“不該錯的地方錯了”。比如學生們都知道的數(shù)列求和的方法——錯位相減法,為什么做起來容易出錯呢。很多同學把原因簡單的歸結為粗心,實質(zhì)上真實的原因是基本功不扎實的表現(xiàn)。平時訓練中忽略了基本計算的訓練和常規(guī)方法的積累,造成了實際成績與心理感覺的偏差。又如兩角差的余弦公式,很多同學只會用卻忽視了它的推導過程。因此要弄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體驗知識生成過程以及對知識本質(zhì)意義的理解與感悟。同時,對基礎知識進行全面建構,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3.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如仔細閱讀題目,看清數(shù)字,規(guī)范解題格式,部分同學自我感覺很好,平時做題只是寫個答案,不注重解題過程,書寫不規(guī)范。在正規(guī)考試中即使答案對了,由于過程不完整也會被扣分。也有部分同學平時學習過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業(yè)時免不了互相對答案,也不認真找出錯誤原因并加以改正。這些同學到了考場上常會出現(xiàn)心理性錯誤,導致會而不對,或是為了保證正確率,反復驗算,浪費很多時間,影響整體得分。這些問題都很難在短時間得以解決,必須在平時下功夫努力改正。會而不對是高考數(shù)學學習的大忌,常見的有審題失誤、計算錯誤等,平時都歸因為粗心,其實這是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必須在一輪復習中逐步克服,否則,后患無窮。可結合平時解題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逐題找出原因,看其是行為習慣方面的原因,還是知識方面的缺陷,再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必要時作些記錄,也就是錯題本,每位學生必備的,以便以后查詢。
做題時,一定要全神貫注,保持最佳狀態(tài),注意解題格式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做題后,一定要認真反思,仔細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總結:
(1)在知識方面,題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礎知識,在解題過程中是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的。
(2)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題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
(3)能不能把解題過程概括、歸納成幾個步驟,以便于形成完整的解題思路。
(4)自己錯因在哪里?要重視對錯因的剖析和對錯誤的訂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