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月15日是周作人的50歲(虛歲)生日,13日,他寫了一首“五十自壽詩”:
前世出家今在家,小將袍子換袈裟。
街頭終日聽談鬼,窗下通年學(xué)畫蛇。
老去無端玩古董,閑來隨分種胡麻。
旁人若問其中意,且到寒宅吃苦茶。
兩天以后,他又用之前做的詩的原韻,再寫了一首自壽詩:
半是儒家半釋家,光頭更不著袈裟。
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牛涯洞里蛇。
徒羨低頭咬大蒜,未妨拍桌拾芝麻。
談狐說鬼尋常事,只欠工夫吃講茶。
后來,周的好友劉半農(nóng)看了他的這兩首詩,以為詩雖然不錯(cuò),卻撒了謊,說:“周作人不會(huì)作畫,也從不寫草字;玩古董有些瞎吹,種胡麻更非事實(shí);寒齋不寒,爐火很旺;苦茶不苦,你若去吃,定是三炮臺(tái)香煙加法國面包和點(diǎn)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