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曲創(chuàng)作是音樂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類型,同時也是非常復雜的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要具備來自生活的豐富感受,同時還需要創(chuàng)作者內在情感的體驗與抒發(fā)。就歌曲寫作而言,假如缺少技巧以及激情是無法保證歌曲寫作質量的。激情是歌曲創(chuàng)作者對于音樂懷有的內在情感,技巧則是創(chuàng)作者在音樂實踐當中日積月累讓歌詞和樂句和諧統(tǒng)一的方法。在創(chuàng)作歌曲時必須做好整體的構思,厘清思路,運用恰當的創(chuàng)作手法,從而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歌曲。
關鍵詞:歌曲寫作;整體構思;常用手法
1 歌曲寫作的整體構思
1.1 音樂情緒構思
對于歌曲創(chuàng)作的整體構思,首先要從對音樂情緒的構思和確定開始。所謂音樂情緒是作品要表現(xiàn)的情感,就像人們有喜怒哀樂的變化,音樂作品也會有多元化情緒的傳達,如輕快、沉重、細膩、高亢、急促等等。因此,在拿到歌詞之后先要對歌詞進行反復誦讀,逐詞逐句地細細品味,從而明確其表達的情感,為準確音樂情緒的把握打下基礎。
1.2 音樂體裁構思
音樂體裁是歌曲樣式與類別表現(xiàn),日常我們所見到的歌曲體裁多種多樣。列隊歌曲,這類歌曲屬于擁有代表性的進行曲歌曲,大多擁有規(guī)整的節(jié)奏、嚴謹的結構以及強有力的音調;頌歌,主要是用于贊頌祖國、家鄉(xiāng)和所有美好事物的歌曲;勞動歌曲,這類歌曲是伴隨勞動產生的,或者是與某些勞動相關聯(lián)的歌曲,用于體現(xiàn)勞動人民的精神面貌;敘事歌曲,這是一種以敘事為主的歌曲,擁有典型故事性以及情節(jié)性特征;抒情歌曲,注重細致地描述和深入刻畫,用來傳達內在情感;舞蹈歌曲,此類歌曲常常要和多元舞蹈動作進行配合完成,載歌載舞,活潑生動;諷刺歌曲,此類歌曲運用譏諷的方法揭露丑惡的事物,既有含蓄嘲諷,也有直接貶斥;詼諧歌曲,詼諧歌曲會用輕松的語言和情調引人發(fā)笑;搖籃曲與小夜曲,二者均屬于結構短小和旋律流暢的歌曲類型。
1.3 音樂風格構思
音樂風格是歌曲寫作構思當中把握難度較大的一個方面,通常情況下分成西洋和民族調式兩個種類。西洋調式可劃分成大、小調式,二者又分別包括自然、和聲與旋律形式。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自然大調式與和聲小調式,前者音色爽朗寬廣,后者色彩暗淡柔和,用于表現(xiàn)不同的情感。民族調式通常情況下涵蓋五聲、六聲與七聲調式,圍繞宮、商、角、徽、羽組成的調式系統(tǒng)。音樂風格構思需要和音樂體裁相對應。不過在實際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有時為了表現(xiàn)一定的內容,在作品當中包括兩種及以上的調性結構,所以要具體分析、認真推敲。
1.4 曲式結構構思
構思文章時要把結構構思作為重點,同樣的歌曲寫作也需要把曲式結構構思作為重中之重,讓音樂得到人們的接納與理解。曲式結構是歌曲用合乎邏輯的方式構成,所以需要最終形成一個規(guī)律性以及連貫性的整體讓人感知音樂自然的流向,帶給人平衡穩(wěn)定的感受。曲式結構構思要和歌詞密切關聯(lián),因此要通過歌詞層次來構思曲式結構,優(yōu)化音樂形象塑造。
在曲式結構構思方面,以筆者作曲的歌曲《不遠的幸福》為例,該作品獲得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歌曲從打工者的角度,闡述了打工者在打工旅程的所見、所聞、所感,在結構上真實細膩地刻畫了打工者從“外出—追夢—拼搏—牽掛親人—走向自己設計的幸福”這樣一個真切的過程,抒發(fā)了打工者在追求過程中的真情實感。歌曲的旋律口語化、深情感嘆卻又充滿希望、充滿力量,結構清晰。詞曲讓聽眾在聆聽的過程中對現(xiàn)代打工者的真實心聲感同身受,讓打工個體在演唱、模唱、傳唱的過程中更加堅定自己的追求,踏踏實實地為自己既定的夢想、目標而不懈努力,最后擁抱屬于自己的幸福。
1.5 演唱形式構思
創(chuàng)作前的演唱形式構思是需要著重把握演唱具體形式、人聲形式、演唱風格這幾個部分。選用的具體演唱形式如獨唱、對唱、合唱、重唱等不同,對歌曲內容的表現(xiàn)也有很大差異;不同的人聲形式以及差異化的音色會在詮釋音樂作品時顯現(xiàn)出差別,因此在創(chuàng)作時需要掌握歌曲表現(xiàn)內容;演唱風格的構思需要選準美聲、民族和通俗唱法。
2 歌曲寫作的常用手法
2.1 歌曲旋律發(fā)展手法
歌曲旋律的寫作發(fā)展手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重復。重復是創(chuàng)作當中最為便捷有效的發(fā)展手法,通過對重復方法進行恰當的運用能夠增強聆聽者印象,強化音樂形象記憶性。當然,在運用重復手法時必須把握一定的度,結合作品情感進行合理安排,并非重復越多越好。第二,模仿。模仿是把某個樂句作為原型,將其旋律移位到其他音高上,而旋律音程關系與節(jié)奏基本一致。利用這樣的手法能夠確保旋律統(tǒng)一,同時又能夠從音高方面表現(xiàn)對比。第三,音程模進。音程模進雖然是一種模仿形式,但是非常自由,可以把旋律推到高潮,促進情感遞進。
2.2 歌曲語氣強調手法
歌曲創(chuàng)作中的語氣強調手法是應用普遍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主要包括一般性、和聲性與變奏性強調。一般性強調變化最小,在音高與節(jié)奏上進行一定的變化,而全曲絕大部分仍舊重復前面樂句,不過起到的強調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而且不亞于另外兩種。和聲性強調和一般性強調相似,只是局部改變,不過和聲性強調會改變和聲,增加色彩。變奏性強調變化較大,利用對某一樂句的加花變奏來強調語氣。
總而言之,歌曲是綜合性的音樂藝術創(chuàng)作成果,要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歌曲必須把優(yōu)化整體構思作為重要突破口,與此同時還需要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實踐當中總結經驗教訓,積累創(chuàng)作手法,始終秉持鍥而不舍的追求,通過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循環(huán),不斷地進步和成長。
3 結語
完整的歌曲是由歌詞和旋律共同構成的,歌詞和旋律之間存在著獨立共存的關系,二者在一個藝術整體當中存在著。在寫作歌曲時,由于整體的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非常的復雜煩瑣,因而需要創(chuàng)作者先從把握整體構思著手,要從整體上明確歌曲創(chuàng)作的思路與方向,給出整體化的設計和布局,為歌曲創(chuàng)作質量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保證構思合理之后,接下來還需恰當運用科學化的創(chuàng)作手法,將音樂技術技巧和音樂情感整合起來,創(chuàng)作出能夠引起聽眾共鳴的歌曲。
參考文獻:
[1] 高飛.淺談歌曲寫作的步驟[J].北方音樂,2016(24):158+168.
[2] 彭思敏.淺談流行歌曲創(chuàng)作中旋律寫作手法[J].科教文匯,2014(4):265.
作者簡介:董林慶(1968—),河北唐山人,大專,研究方向: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