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瑛
(大同第三人民醫(yī)院心內科,山西 大同 037038)
微血管性心絞痛是指患者具有典型的勞力型心絞痛癥狀、未合并冠狀動脈痙攣、心電圖運動試驗呈陽性、冠狀動脈造影結果正?;騼H輕度狹窄的情況。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女性發(fā)生微血管性心絞痛的幾率較高[1]。該病的發(fā)生與血管內皮功能異常有關。中醫(yī)認為,微血管性心絞痛的發(fā)病機制為氣虛血瘀。通心絡膠囊具有益氣活血、通絡止痛之功效。為探討使用通心絡膠囊對女性微血管性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大同第三人民醫(yī)院對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間收治的部分女性微血管性心絞痛患者在進行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通心絡膠囊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2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間大同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2例女性微血管性心絞痛患者。對這些患者病情的診斷標準為:1)存在典型的勞力性心絞痛癥狀,使用硝酸甘油進行治療的效果不佳。2)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的結果顯示,其不存在明顯的心外膜下冠狀動脈狹窄的情況(管腔狹窄程度<20 %)。3)靜息或負荷狀態(tài)下存在心肌缺血的情況(如ST段降低、心肌灌注減少等),但不存在節(jié)段性心肌運動異常。4)未患有非心源性胸痛或其他心臟疾病。5)冠脈血流儲備(CFR)<2.0[2]。對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對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藥物過敏。2)患有高血壓性心臟病、心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其他器質性心臟病引起的心絞痛。3)患有變異性心絞痛。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A組(32例)和B組(30例)。A組患者的年齡為37~59歲,平均年齡為(46.3±3.2)歲。B組患者的年齡為39~60歲,平均年齡為(46.5±3.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讓兩組患者均每天口服3次硝酸異山梨酯片,每次服10 mg。讓兩組患者均每天口服1次阿托伐他汀鈣片,每次服20 mg。讓兩組患者均每天口服1次阿司匹林腸溶片,每次服0.1 g。在此基礎上,讓B組患者每天口服3次通心絡膠囊,每次服4粒。連續(xù)治療30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硝酸異山梨酯片由天津太平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2020816;阿托伐他汀鈣片由北京嘉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20093819;阿司匹林腸溶片由德國拜耳制藥廠生產(chǎn),注冊證號為H20130339;通心絡膠囊由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Z19980015。
治療前后,在患者早晨空腹12 h后,抽取其10 ml的靜脈血,使用放射免疫法檢測其血清內皮素-1(ET-1)的水平,使用硝酸還原法檢測其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水平。觀察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在治療前1個月內和治療結束后1個月內,分別統(tǒng)計兩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的次數(shù)。根據(jù)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的改變情況,判定其治療的效果。顯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治療后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80%以上。有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治療后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50%~80%。無效:與治療前相比,患者治療后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減少<50%,或在增加[3]??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將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A組患者(P<0.05)。兩組中均有患者因口服硝酸異山梨酯片而發(fā)生頭痛。但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1。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NO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均低于其治療前ET-1的水平(P<0.05),其血清中NO的水平均高于其治療前血清中NO的水平(P<0.05)。治療后,B組患者血清中ET-1的水平低于A組患者(P<0.05),其血清中NO的水平高于A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及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ET-1、NO的水平(± s )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ET-1、NO的水平(± s )
注:a與A組治療前ET-1或NO相比,P>0.05;b與本組治療前ET-1或NO相比,P<0.05;c與A組治療后ET-1或NO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ET-1 (ng/L) NO (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A 組 32 104.3±9.2 85.2±8.2b 35.2±2.2 40.6±3.4b B 組 30 106.5±9.5a 64.3±7.9bc 34.2±2.4a 45.5±3.2bc t值 0.926 10.208 1.711 5.8342 P值 0.358 <0.001 0.092 <0.001
微血管性心絞痛又叫心臟X綜合征,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絞痛類型。臨床上常使用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他汀類藥物、丙咪嗪、雷諾嗪、鎮(zhèn)痛藥物等治療微血管性心絞痛。使用上述藥物治療微血管型心絞痛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療效不理想,且患者易發(fā)生多種不良反應。近幾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微血管性心絞痛發(fā)病的機制是內皮功能障礙和微血管功能不全導致的冠狀動脈血流儲備(CFR)下降[4]。ET-1和NO是內皮細胞釋放的兩種可相互拮抗的細胞因子。ET-1可促進血管收縮。NO可引起血管舒張。當患者發(fā)生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時,其血清ET-1的水平上升,NO的水平降低,進而引起血管收縮,引發(fā)心肌供血不足,使其出現(xiàn)胸痛的癥狀。微血管功能障礙還會增強冠脈微血管對縮血管因子的反應,減弱其對擴血管因子的反應,引起CFR降低[5]。
通心絡膠囊是一種中成藥,其主要成分有人參、水蛭、全蝎、赤芍、蟬蛻、蜈蚣、冰片等。該方中的人參為君藥,具有補益元氣之功效,可使氣旺血行,絡脈自通。該方中的水蛭具有活血通絡之功效;全蝎具有解痙通絡之功效。水蛭和全蝎共為臣藥,可解心絡之絀急。該方中的蜈蚣具有搜風解痙之功效;蟬蛻具有熄風止痙之功效;赤芍具有涼血散血、行瘀止痛之功效。蜈蚣、蟬蛻、赤芍共為佐藥,可增強全方解痙緩急通絡的作用。該方中的冰片芳香通竅,能走能散,暢利壅塞,可引諸藥入絡,為使藥。將上述諸藥合用,可起到益氣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6]?,F(xiàn)代藥理學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通心絡膠囊聯(lián)合西藥治療微血管型心絞痛可抑制ET-1的釋放,促進NO的分泌,改善血管內皮的功能,擴張冠脈,從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癥狀。高傳發(fā)等[7]、肖勝等[8]的研究結果顯示,通心絡膠囊可改善血脂異?;颊哐x的情況,降低其超敏C反應蛋白的水平,進而改善其心肌缺血的癥狀。
總之,使用通心絡膠囊對女性微血管性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改善其血管內皮的功能,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