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安順職業(yè)技術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此類患者多為老年人[1-2]。研究發(fā)現(xiàn),對胃腸外科的護理工作進行風險管理,可有效地降低該科老年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進而確保其手術的效果[3]。風險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方法,現(xiàn)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各科室的護理管理工作中。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將風險管理應用于胃腸外科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在安順市人民醫(yī)院進行手術的240例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及同期在該院胃腸外科工作的15名護理人員。2016年1月至6月,在該院進行手術的老年胃腸疾病患者有120例。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75例;其年齡為61~76歲,平均年齡為(65.3±5.9)歲;其中,有急性闌尾炎患者56例,有胃穿孔患者20例,有胃癌患者32例,有結腸癌患者12例。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在該院進行手術的老年胃腸疾病患者有120例。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73例;其年齡為61~76歲,平均年齡為(64.5±5.7)歲;其中,有急性闌尾炎患者54例,有胃穿孔患者18例,有胃癌患者34例,有結腸癌患者14例。這些患者均未患有肝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其在手術后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本研究中的15例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其年齡為25~36歲,平均年齡為(28.5±0.7)歲;其工齡為2~10年,平均工齡為(4.5±0.4)年;其中,有副主任護師2名,有主管護師5名,有護士8名。2016年1月至6月和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這兩個時間段收治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自2016年7月起,該院對胃腸外科的護理工作實施風險管理[4-5]。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是:1)對本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風險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使其熟練掌握護理安全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使其形成“將患者的護理安全放在首位”的服務理念,從而提高其風險防范意識。2)護士長為本科室的護理人員詳細講解對進行手術的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目的、方法及作用,組織護理人員討論在對老年胃腸疾病患者進行護理中常見的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導致其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以提高本科室護理人員對護理風險的評估能力及識別能力。3)根據(jù)胃腸外科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編寫系統(tǒng)的護理操作手冊,監(jiān)督該科室的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護理工作手冊中的內容進行管道維護、病情觀察、靜脈輸液等護理操作。4)在胃腸外科實行彈性排班制度,以減輕該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從而提高其對工作的積極性。全面落實8 h在崗制和24 h負責制。護士長提前一周安排好護理人員的排班,讓接班護士提前20 min到崗[4],從而有效地避免護理工作脫節(jié)。在高峰時段增加值班護士的人數(shù),確保當日的護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根據(jù)本科室的實際情況,讓每名護理人員負責5~7例患者,制定相應的責任追究制度,將責任全面落實到每一名護理人員身上。5)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應重視護理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在遵醫(yī)囑為患者進行輸液時,為其合理調整輸液的速度,仔細觀察其穿刺部位有無出現(xiàn)紅腫、出血等異常情況,準確記錄其出血量和尿量,以便接班的護理人員查看[5]。在遵醫(yī)囑為患者輸血前,應認真核對醫(yī)囑及患者的信息,以免患者在輸血的過程中出現(xiàn)意外。護理人員加強查房的力度,為患者的病床安裝防護欄。對于行動不便的患者,在其下床活動時給予其相應的幫助。在病房內易滑倒的區(qū)域安裝防滑墊和扶手,以免患者在下床活動時跌倒。在病區(qū)內的醒目位置粘貼安全標識,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意識[6]。6)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所患的疾病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護理。老年胃腸疾病患者(特別是胃腸惡性腫瘤患者)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護理人員應多與其進行溝通,用溫和的話語鼓勵、安慰患者,為其講解所患疾病的發(fā)病原因、手術方法及注意事項,以增強其對所患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消除其負面情緒,使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在進行手術后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食用易消化、富含營養(yǎng)的流質食物,告知其不要吃涼食。同時,評估患者機體的營養(yǎng)狀況,遵醫(yī)囑對胃腸腫瘤患者進行營養(yǎng)支持。在手術后1 d,注意觀察患者胃腸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量?;颊叩囊饕喝魹榘导t色或黑色,說明其發(fā)生了胃腸道出血,應立即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胃腸道惡性腫瘤患者在進行手術后常需要接受化療。在此類患者接受化療期間,護理人員應告知其家屬為其加強營養(yǎng),定時為其清潔口腔及翻身,在其壓瘡的好發(fā)部位、骨突處的皮膚表面貼上美皮康敷料,并每隔5~7 d為其更換1次敷料。
1)統(tǒng)計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2016年1月至6月)和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壓瘡、跌倒、墜床的發(fā)生情況。2)在這些患者出院當日,均為其發(fā)放調查問卷,以調查其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該調查問卷的滿分為100分。得分≥90分,表示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得分為85~89分,表示患者對護理滿意;得分為65~84分,表示患者對護理基本滿意;得分≤64分,表示患者對護理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3)調查在這些患者接受治護期間該科室護理人員護理工作的質量。調查的內容包括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服務態(tài)度及應急能力。每項內容的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該項調查內容的質量越好。4)統(tǒng)計這些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住院的時間及術畢至排氣的時間。
使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相比,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較低(P<0.05)。詳情見表1。
與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相比,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較高(P<0.05)。詳情見表2。
表1 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后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比較
表2 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后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與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相比,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該科室護理人員操作水平的平均評分、服務態(tài)度的平均評分、應急能力的平均評分均較高(P<0.05)。詳情見表3。
與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相比,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低(P<0.05),其住院的平均時間、術畢至排氣的平均時間均較短(P<0.05)。詳情見表4。
表3 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后胃腸外科護理人員護理工作質量的比較(分,± s )
表3 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后胃腸外科護理人員護理工作質量的比較(分,± s )
時間段 護理人員數(shù) 操作水平評分 服務態(tài)度評分 應急能力評分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 15 78.53±0.23 72.50±0.53 71.58±7.93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 15 88.58±0.93 89.43±0.86 84.23±7.98 t值 5.486 6.975 26.792 P值 0.019 0.000 0.000
表4 在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前后胃腸外科收治的患者相關手術指標的比較
近年來,我國胃腸疾病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7-8]。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對老年胃腸疾病患者進行手術期間存在較多的風險。因此,對胃腸外科的護理工作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是確保老年胃腸疾病患者接受手術效果的關鍵。護理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處理及風險管理效果評價四部分內容[9]。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是確保護理服務質量的可靠保障[10],現(xiàn)已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各科室的護理管理工作中。自2016年7月起,安順市人民醫(yī)院對胃腸外科的護理工作進行風險管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對胃腸外科的護理工作進行風險管理的作用是:1)可以提高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與其建立和諧的醫(yī)患關系。有的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間缺少家人的陪伴,其存在較多的負面情緒,其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的幾率較高。因此,對胃腸外科的護理工作進行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1-12]。在對此病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把患者的需求作為工作的重心,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消除其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進而確保其手術的效果[13]。2)可以降低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墜床、跌倒等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在手術后的一段時間內可出現(xiàn)意識障礙、躁動不安、體力下降、短暫性的下肢功能障礙等癥狀,極易出現(xiàn)跌倒、墜床等護理不良事件。根據(jù)老年胃腸疾病患者的具體病情為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其在住院期間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14-15],促進其病情盡快康復。3)可以降低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壓瘡的發(fā)生率。目前,臨床上將壓瘡作為評估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16]。老年胃腸疾病患者在手術后需要長期臥床,其發(fā)生壓瘡的幾率較高[17-18]。壓瘡的發(fā)生會增加老年胃腸疾病患者的痛苦,延緩其病情康復的速度[19]。4)可以縮短老年胃腸疾病患者住院的時間,降低其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在對老年胃腸疾病患者進行護理前,護理人員充分評估其機體的營養(yǎng)狀況,有針對性地為其加強營養(yǎng),以增強其體質。根據(jù)患者所患的疾病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可顯著降低其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20-21]。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將風險管理應用于胃腸外科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