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申 貴
(西北民族大學(xué) 數(shù)學(xué)與計算機科學(xué)學(xué)院, 蘭州 730030)
考慮如下分數(shù)階橢圓型方程:
(1)
其中:Ω是N中具有局部Lipschitz邊界?Ω的有界開集,N>ps,s∈(0,1),p∈(1,+∞); 參數(shù)λ≥0;F(x,u)=f(x,s)ds. 設(shè)A(t): [0,+∞)→+和B(t):→為連續(xù)函數(shù).
分數(shù)階微分方程在控制論、電化學(xué)和神經(jīng)元等領(lǐng)域應(yīng)用廣泛. 目前, 關(guān)于分數(shù)階橢圓型方程的研究已有很多結(jié)果, 如: 文獻[3]討論了分數(shù)階Sobolev空間的性質(zhì); 文獻[4]研究了一類帶有臨界指數(shù)的分數(shù)階Kirchhoff型方程的可解性; 當非線性項帶有參數(shù)時, 文獻[5]討論了分數(shù)階Laplace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和分歧問題; 文獻[6]研究了分數(shù)階Laplace方程在自由邊界上的變分問題; 當p=2,A(t)=B(t)=1時, 文獻[7-8]利用山路定理研究了問題(1)多重解的存在性; 文獻[9]利用Morse理論和計算臨界群的方法, 得到了分數(shù)階p-Laplace方程
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其中方程右端的非線性項f(x,u)滿足(AR)型超線性條件: 即存在μ>p,L>0, 使得
0<μF(x,u)≤f(x,u)u
其中函數(shù)K:N{0}→(0,+∞)滿足:
?t∈.
本文在一類不同于(AR)條件的超線性條件下, 利用文獻[13]中建立的臨界點定理研究問題(1)非平凡解存在的充分條件.
定義1[9]分數(shù)次Sobolev空間Ws,p(N)定義為
其中S表示可測實值函數(shù)組成的集合. 記
X(Ω)={u∈Ws,p(N)|u(x)=0, a.e.x∈NΩ},
X(Ω)上的范數(shù)為
引理2[9]記
?u,v∈X(Ω).
引理3(臨界點定理)[13]設(shè)X為Banach空間, 泛函Iλ∈C1(X,), 且下列條件成立:
2) 泛函Iλ下方無界;
3) 記泛函Iλ∶=Φ-λΨ, 且Φ,Ψ∈C1(X,)滿足Φ下方有界,Φ(0)=Ψ(0)=0. 給定r>0, 對每個有則對于泛函Iλ至少有兩個非平凡的臨界點.
若對?v∈X(Ω), 有
則稱u∈X(Ω)為問題(1)的弱解.
在X(Ω)上定義能量泛函Iλ如下:
其中:
則Iλ(u)∈C1(X(Ω),), 且
從而u∈X(Ω)是問題(1)的(弱)解等價于u是泛函Iλ的臨界點.
假設(shè)下列條件成立:
(H1) 設(shè)存在常數(shù)a0>0, 使得對所有的t∈[0,+∞),A(t)≥a0均成立;
(H2) 設(shè)存在常數(shù)η≥1, 使得對所有的t∈[0,+∞),
均成立;
(H3) 設(shè)存在常數(shù)b0>0,b1>0, 使得對所有的t∈,b0≤B(t)≤b1均成立;
(H6) 設(shè)存在常數(shù)L>0,c1>0,c2>0, 使得:
1) 當|u|≥L時, 有
本文主要結(jié)果如下:
定理1設(shè)條件(H1)~(H7)成立, 則存在λ*>0, 使得對每個λ∈[0,λ*], 問題(1)均至少有兩個非平凡解.
證明: 1) 證明泛函Iλ滿足(C)條件. 設(shè){un}?X(Ω)為泛函Iλ的(C)序列, 則
(un)‖≤c3, |Iλ(un)|≤c3.
(2)
首先, 證明序列{un}在X(Ω)中有界. 假設(shè){un}在X(Ω)中無界, 則當n→∞時,
‖un‖→+∞.
(3)
且
(4)
由假設(shè)條件(H2)~(H4)和式(3), 有
由假設(shè)條件(H5)及(H6)中1)知, 存在常數(shù)c5>0, 使得對所有的x∈Ω和u∈,
(7)
均成立. 結(jié)合式(6),(7), 有
(8)
(9)
結(jié)合式(5),(9), 當n→∞時, 有
(10)
當n充分大時, 由條件(H6)中2)及式(6), 有
(11)
由假設(shè)條件(H1),(H3), 有
記
?u,v∈X(Ω).
2) 證明泛函Iλ滿足引理3中條件2). 令
由假設(shè)條件(H2), 有
(14)
利用假設(shè)條件(H4)同理可證, 存在c9>0,c10>0, 使得對?t∈時, 有
(15)
由假設(shè)條件(H7), 對于?υ>0, 存在c11>0, 使得
(16)
對所有的x∈Ω和u∈成立. 取u0∈X(Ω){0}, 對于t>1, 由式(14)~(16)及λ≥0, 有
令υ充分大, 使得
3) 證明泛函Iλ滿足引理3中條件3). 記
Iλ(u)∶=Φ-λΨ∈C1(X(Ω),),
其中:
由條件(H1), 有
(18)
式(18)表明, 泛函Φ下方有界, 且對于u∈X(Ω), 滿足Φ(u)<1, 有
‖u‖ (19) (20) (21) 結(jié)合假設(shè)條件(H3),(H5)及式(19)~(20), 對于u∈X(Ω), 且滿足Φ(u)<1, 有 注1令非局部系數(shù)A(t)=a+bpt, 其中:t≥0;p∈(1,+∞);a和b為正常數(shù). 則函數(shù)A(t)滿足條件(H1)和(H2). 事實上,A(t)=a+bpt≥a>0, 易見a0=a. 取η=p, 對t≥0, 有 令B(t)=arctant+π, 則有 從而B(t)滿足條件(H3),(H4). 取A(t)=B(t)=1, 此時η=1, 令p=2, 且 則F滿足定理1中條件, 但不滿足(AR)條件, 也不滿足文獻[2-12]中定理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