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_利川市芳芳圓夢園留守兒童托管中心校長 王芳 整理_張明蕾
十年前,我開辦芳芳圓夢園時,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因此獲得湖北省勞動模范的榮譽稱號。我出生在利川市建南鎮(zhèn)箭竹溪高山上的一個農民家庭,我們鎮(zhèn)是當?shù)貏趧蛰敵龃箧?zhèn),鎮(zhèn)里的孩子便多由祖輩照顧,我也不例外。童年的經(jīng)歷,讓我埋下了從事教育事業(yè),幫助留守兒童的夢想。
2010年秋,我用所有積蓄在箭竹溪集鎮(zhèn)上開辦了留守兒童托管中心——芳芳圓夢園,當年就招生了85名孩子。給留守兒童一個家,當然不是把孩子們聚集在學校里就完事。為了加快托管園發(fā)展,我四處登門學習,借鑒他人經(jīng)驗,逐漸摸索出了“四個一”的管理方法。一個電話講困難,每個孩子入園第一件事就是記住我的電話號碼,遇到困難隨時打電話;一本賬簿管經(jīng)濟,每個孩子都有一本賬簿,代管零花錢;一張卡片寫心事,每周給孩子發(fā)一張卡片,將他們的心事或愿望寫在卡片上,盡量解開他們的心結;一份檔案記成長,每個孩子的家庭、學習、生活情況都記錄在檔案上,全面反映其成長。
留守兒童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在于父母監(jiān)護教育的缺失,占絕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這種狀況可能導致留孩子們“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容易出現(xiàn)偏差,學習受到影響。因此,我專門爭取了武漢理工大學心理學專業(yè)雷五明教授的幫扶。雷教授會定期來為孩子們進行心理輔導,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和資助;同時,設立一些課程內容和生活能力訓練內容,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增強生活自理能力,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
我們鎮(zhèn)上不僅有留守兒童,還有“留守媽媽”,那些放棄外出打工生活、回鄉(xiāng)照顧孩子的留守婦女也是我關注的對象。我大膽錄用了留守婦女,聘她們擔任學校管理員等職務。如今有15名留守婦女在我這里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既方便了她們就近照顧孩子,又幫助她們增加了收入。
我以圓夢園為載體,針對集鎮(zhèn)上的婦女兒童開展免費公益活動。每逢周末為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愛心圖書室”,免費借閱圖書;為農村留守婦女開放芳芳圓夢園的“婦女之家”,宣傳科普、衛(wèi)生、健康知識;開展廣場舞文化活動等,豐富了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
為豐富孩子們的假日生活,近幾年,我與中南民族大學聯(lián)合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并通過各級婦聯(lián)組織的彩虹行動在充實留守兒童暑期生活同時,也對管理員進行業(yè)務素質能力提升培訓,還帶動更多志愿者參與義務幫扶留守兒童。近幾年,來自省內外各大高校青年志愿者300多人次,先后走進芳芳圓夢園,關心關愛留守兒童,讓那些親情缺失的小朋友在這個大家庭開心生活、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