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迅
【摘要】目的:分析兒科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治療方法及效果。方法:選取92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進行研究,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所有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兩組患兒均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化痰、退熱、止咳等對癥治療后,對照組給予紅霉素片進行治療,觀察組給予阿奇霉素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方案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主要癥狀消失時間及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兒科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而言,及時給予阿奇霉素治療,可顯著改善患兒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肺炎;支原體;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
R764.04【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6-252-01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兒科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道感染疾病,好發(fā)于4至15歲的青少年兒童,該年齡階段的兒童由于自身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完善,機體抗病能力仍處于較差的水平,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不過免疫力低下的嬰幼兒也會常出現(xiàn)這種病癥。據(jù)相關報道顯示該疾病在兒科的發(fā)病率相當之高,全年均可發(fā)生,約占小兒呼吸道疾病的1/4左右。該疾病具有15至20天的潛伏期,一開始患兒通常無明顯不適,只有輕微的頭痛及乏力不適感,幾天以后便出現(xiàn)體溫升高及干咳等癥狀,隨后出現(xiàn)頑固性劇咳。咳嗽是肺炎支原體感染最為突出的一種臨床癥狀,對患兒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而且隨著病情的不斷加重還會引發(fā)更為嚴重的后遺癥,甚至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梢?,及時的對病癥進行診治十分關鍵。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研究特收集2016年3月與2018年2月在我院兒科就診的92例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將所有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其中,觀察男患兒24例,女患兒22例,最小患兒年齡為13歲,最大患兒年齡為14歲,平均年齡(903±245)歲;對照組男患兒23例,女患兒23例,最小患兒年齡為15歲,最大患兒年齡為15歲,平均年齡(897±239)歲。兩組患兒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咳嗽、發(fā)熱、稠痰等臨床癥狀,且經(jīng)臨床診斷及X線檢查后均確診為確診為肺炎支原體感染。本次研究均在患兒家屬知情情況下進行,并將合并其它嚴重疾病的患兒排除在外,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結果提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觀察組與對照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西醫(yī)常規(guī)化痰、退熱、止咳等對癥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紅霉素片(陜西君壽堂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61023223 , 025g*30s)口服治療,1日3次,每次具體服用量根據(jù)患兒體重而定,通常20~40mg/kg,連續(xù)用藥10天為一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觀察組:該組患兒在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阿奇霉素進行治療。第一周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與濃度為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溶液混合靜脈滴注,每天用藥1次,藥量控制在5mg/kg,連續(xù)用藥3天,停藥4天。第二周患兒癥狀有所緩解后
給予阿奇霉素干混懸劑(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10980217 ,01g*10袋)口服治療,1日用藥1次,每次藥量為10mg,持續(xù)治療7天。阿奇霉素序貫療法兩周為一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用藥后體溫及咳嗽癥狀變化情況、主要癥狀消失時間,并分析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患兒咳嗽、發(fā)熱等癥狀完全消失,痰培養(yǎng)檢測不出肺炎支原體,則判定為痊愈;患兒發(fā)熱基本消失,但仍有咳嗽癥狀,但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X線顯示肺部陰影明顯減少,則判定為顯效;患兒仍有咳嗽、發(fā)熱等癥狀,較治療前有一定的好轉,X線顯示肺部陰影有所減少,則判定為有效;患兒咳嗽、發(fā)熱等癥狀較治療前無任何改善,甚至癥狀加重,X線顯示肺部陰影無改善,則判定為無效。另外,對比兩組患兒臨床各指標恢復時間、治療總有效率等方面異同。治療總有效率=患兒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研究得出的數(shù)據(jù)都應用 SPSS2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科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行x2檢驗 ;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46例患兒,治愈24例,顯效11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8%,對照組46例患兒,治愈15例,顯效10例,有效1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04%,組間比較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兩組患兒治療中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22兩組患兒臨床指標恢復時間比較觀察組患兒給予阿奇霉素治療后退熱時間、咳嗽停止時間、濕啰音消失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1
3討論
肺炎支原體感染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急性間質性肺炎,該疾病病程通常較長,發(fā)病與病毒傳播密切相關,飛沫傳播是該病癥的主要傳播途徑,因此盡量少到兒童到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近些年,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發(fā)病率日益增多,對患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支原體是一種沒有細胞壁的原核生物,雖然體態(tài)十分小,但富含的蛋白質卻非常多,所以它對抗生素類藥十分的敏感,對該類患者而言,臨床多給予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進行治療。紅霉素是早期臨床較為常用也較傳統(tǒng)的治療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抗生素,療效較具有較強抗菌活性的阿奇霉素而言,并不理想。本文將紅霉素應用于對照組患兒治療中,將阿奇霉素應用于觀察組患兒治療中,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在退熱時間、咳嗽停止時間、濕啰音消失時間等方面顯著短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且,觀察組總有效率達到978%明顯高于對照組804%(P<005),結果表明阿奇霉素在此方面的效果更顯著。
綜上所述,對兒科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而言,及時給予阿奇霉素治療,可顯著改善患兒預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付繼承.兒科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的臨床治療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 , 2014 (9) :207-208
[2]盧珍.60例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治療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 , 2017 , 15 (14) :137-138
[3]董雪萍.45例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治分析[J].醫(yī)學信息, 2014 (38) :27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