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鄭州市農(nóng)林科學研究所 (450015)
劉勁哲 董亞南 韓燕麗 樊永強 王彥輝
(1)播前準備 播前準備主要有整地施肥、品種選擇、種子處理等。①整地施肥:春播地塊要在上年秋收作物后,深耕20~25厘米,隨耕隨耙,整平耙細,上松下實,無大坷垃,結合整地每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施優(yōu)質農(nóng)家肥2 000~3 000千克、復合肥(15-15-15)20~30千克做基肥;夏播地塊要在小麥收獲后,及時滅茬,平整土地,結合整地每畝施優(yōu)質農(nóng)家肥2 000千克左右、復合肥15~20千克做基肥;也可施用與復合肥的氮、磷、鉀含量相當?shù)膯?、雙元素化肥;也可用緩控釋肥一次性施肥,其中樹脂包膜尿素(43-0-0)15~20千克、復合肥(15-15-15)15~20千克,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②品種選擇:全國各地應選用優(yōu)質高產(chǎn)、抗病蟲、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谷子優(yōu)良品種。如山東可選用:濟谷19、濟谷20、濟谷21、豫谷18、中谷2等或當?shù)貍鹘y(tǒng)種植品種?;颐灼贩N濟谷17、糯米品種濟谷18等特色品種可根據(jù)情況選用。③種子處理:選種曬種,用風選、水選等措施,篩選出籽粒飽滿、發(fā)芽率高、無病蟲、無霉變的種子,播前將谷種攤放在空地上翻曬2~3天;藥劑拌種,用35%甲霜靈按種子量0.2%~0.3%拌種防治谷子白發(fā)病,避光悶種4小時,防治線蟲病。拌種后晾干立即播種。
(2)播種 ①播期:春播一般在5月上中旬搶墑播種,鹽堿地一般在大水壓鹽堿后播種,不宜過早,防止水分蒸發(fā),鹽分上返,造成缺苗斷壟;夏播麥收后搶墑播種,最遲不要晚于6月底。②播量與播深:使用精量播種機播種,行距40厘米左右,整地質量好的春播畝用種量0.3~0.4千克,麥茬夏播畝用種量0.5~0.6千克,可根據(jù)整地質量、土壤質地、墑情以及谷種大小適當調整播量。播種深度3~5厘米,播后及時鎮(zhèn)壓,使種子緊貼土壤,利于種子吸水發(fā)芽。
(3)田間管理 ①除草:播后苗前可使用“谷友”除草劑,每畝120克左右,兌水30~50千克,在無風、12小時內無雨的條件下均勻噴施于地表。②中耕:出苗后25天左右,中耕培土。③肥水管理:苗期不宜澆水,拔節(jié)至抽穗前,根據(jù)苗期長勢,結合澆水,每畝可追施尿素5~10千克。揚花至灌漿中期可用2%尿素、0.2%磷酸二氫鉀和0.2%硼酸溶液葉面噴施2~3次,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
(4)病蟲防治 谷子的病害主要有谷瘟病、紋枯病、細菌性褐條病等,蟲害主要防治鉆心蟲和粘蟲。①谷瘟病可用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克瘟散500~800倍液噴霧。②紋枯病可用5%井岡霉素600倍液或15%粉銹寧600倍液對谷子莖基部噴霧防治。③褐條病可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防治。④鉆心蟲和粘蟲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 000倍或48%毒死蜱1 000倍液噴霧。
(5)收獲 最佳收獲期為蠟熟末期,即潁殼變黃,谷穗斷青,籽粒變硬時。成方連片的平整地塊,應用谷子專用收獲機或經(jīng)改造的小麥聯(lián)合收獲機收獲,可大幅度提高收獲效率。因谷子有后熟現(xiàn)象,人工收獲時可連秸稈一起收獲,3~5天后再脫粒,利于提高產(chǎn)量。谷子脫粒后要及時晾曬清選,含水率降到13%時入庫儲藏。
(1)播前準備 ①整地:選擇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肥力適中、地勢平坦的地塊,忌重茬。春播高粱應在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耕翻深度25~30厘米,春季畝施土雜肥1 000~1 500千克、復合肥(18-12-20)30~40千克或生物有機肥200千克,旋耕1~2遍后耙平。重度鹽堿地可結合深耕畝施以腐植酸、含硫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為主的土壤改良劑100~150千克。②種子處理:選擇籽粒飽滿、整齊一致的種子,純度95%以上,凈度98%以上,發(fā)芽率85%以上;播前15天將種子晾曬2天,用辛硫磷或者甲基硫菌靈拌種或包衣,防治黑穗病及地下害蟲等。
(2)播種 ①品種選擇:選擇優(yōu)質高產(chǎn)、抗逆性強、熟期適宜的優(yōu)良品種。如山東粒用高粱品種可選用濟粱1號、濟粱2號、吉雜123和抗四等,甜高粱品種可選用濟甜雜2號、遼甜1號和黃河甜等。②播期:春播適宜在4月底至5月初,夏播要搶墑早播。一般10厘米耕層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土壤含水量15%~20%時播種為宜。墑情不足時可先灌水補墑后播種,謹防芽干出苗不齊。③播種方式:采用精播機播種,播種量每畝0.3~0.5千克,鹽堿地適當加大播量。一般行距50~60厘米,播種深度3~5厘米,深淺一致,覆土均勻。
(3)田間管理 ①除草:出苗前噴施除草劑。每畝用38%莠去津l80毫克,或用72%都爾乳油75毫克+38%莠去津100毫克,兌水30~40千克,噴灑土表。②補苗定苗: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出現(xiàn)缺苗時可浸種催芽補種或借苗移栽。適于機械化栽培的矮稈品種畝密度8 000~10 000株,中高稈品種應適當降低種植密度,畝密度6 000~7 000株,飼用甜高粱畝密度5 000株左右。③中耕:出苗后中耕1~2次,松土保墑。④肥水管理:苗期需水不多,拔節(jié)孕穗是需肥水關鍵期,可結合中耕培土和澆水進行追肥,畝施尿素10千克。乳熟期干旱,千粒重受影響,有條件地區(qū)應及時灌水。多雨季節(jié)要及時排水防澇。
(4)病蟲草害防治 ①高粱蚜:用10%吡蟲啉乳油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5 000倍液噴霧防治。②粘蟲:3齡前是防治粘蟲幼蟲的最佳時期。用0.04%二氯苯醚菊酯(除蟲精)粉劑噴粉,畝用量2.0~2.5千克,或用20%殺滅菊酯乳油15~45毫克,兌水50千克噴霧。③玉米螟:在高粱生長季釋放赤眼蜂2~3次,玉米螟產(chǎn)卵初期田間百株高粱上玉米螟蟲卵塊達2~3塊時進行第一次放蜂,第一次放蜂后5~7天進行第二次放蜂,一般每次每畝放蜂2萬頭。④地下害蟲:地下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螻蛄等。一般采用種子包衣、藥劑拌種、毒殺撒施等方法防治。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3~4千克,或5%的毒死蜱顆粒劑2千克,拌10千克沙土,均勻撒施土壤表面后進行翻耕。⑤桃蛀螟:可用40%樂果乳油1 200~1 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等噴霧防治。在產(chǎn)卵盛期,提倡生物防治,可噴灑蘇云金桿菌75~150倍液或青蟲菌液100~200倍液。
(5)收獲 粒用高粱在90%籽粒達到完熟期、含水量下降到20%左右時,用高粱籽粒收獲機進行機械收獲;甜高粱作飼用要在乳熟晚期用青貯收獲機收割;糖用高粱要在蠟熟末期及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