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徐卓琳
【摘 要】目的:探討臨床路徑運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臨床納入本院2016.12~2018.2期間收治84例STE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全部入選者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均為42例。對照組實施臨床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分析對比兩組患者入院至急診PCI手術治療時間、住院時間。結果:研究組患者入院至急診PCI手術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53.89±15.24)min、(10.28±2.43)d;對照組患者分別為(78.93±19.07)min、(13.64±3.49)d,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臨床護理路徑的運用對STEMI患者具有重要臨床意義,對縮短患者救治時間、促進早日康復、提高護理服務水平等方面均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臨床路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手術;住院時間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5-163-0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屬于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近年來STEMI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嚴重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STEMI病情進展迅速,患者預后普遍較差,且具有較高病死率。STEMI發(fā)病機制是由于冠狀動脈管腔狹窄或完全閉塞,無法維持心肌充足血供,造成心肌細胞出現(xiàn)缺氧、缺血,心肌細胞長期處于嚴重缺血、缺氧狀態(tài)極易導致急性心肌壞死[1]。本研究探討臨床路徑運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現(xiàn)作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臨床納入本院2016.12~2018.2期間收治84例STE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全部入選者分為研究組、對照組,均為42例。本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全部患者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組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62.09±5.38)歲,發(fā)病部位:前壁27例、下壁15例,男22例、女20例;對照組年齡42~77歲,平均年齡(62.15±5.26)歲,發(fā)病部位:前壁26例、下壁16例,男23例、女19例,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及時給予氯呲格雷、阿司匹林口服,應用低分子肝素進行皮下注射。給予冠心病二級預防藥物進行早期干預,2組患者均在發(fā)病12h內對其行PCI手術。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臨床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則按臨床護理路徑開展一系列護理工作。首先對STEMI患者治療、護理需求進行了解,結合患者病情、具體情況制定相應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實施步驟如下:1.入CCU30min內:患者絕對臥床休息,進食,并進行入院宣教。迅速開放靜脈通道,提前備好急救藥物與儀器,密切觀察基本生命體征變化,配合醫(yī)生做好手術相關準備工作。2.入CCU24h內: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生活護理及心理護理,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做好飲食指導。另外,完善患者相關檢查,嚴密觀察各指標變化情況,積極預防各類并發(fā)癥。3.入CCU24~72h:實施心梗常規(guī)護理,嚴格遵醫(yī)囑完成各項治療,密切觀察并發(fā)癥情況,配合醫(yī)生加強對癥處理。另外,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注意觀察患者活動時反應情況。4.普通病房:實施心梗常規(guī)護理,加強二級預防護理工作,協(xié)助患者完善相關檢查并進行相應治療。做好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工作,加強情感支持、社會支持,給予康復指導。5.出院日:加強出院宣教、指導工作,并辦理出院手續(xù)。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相關護理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入院至急診PCI手術治療時間、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19.0系統(tǒng)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分別采用X2、t檢驗,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入院至急診PCI手術治療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更低,P<0.05,參考表1。
3 討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近年來STEMI發(fā)生率逐年攀升,具有疾病進展快、病情復雜多變等特點,且有著較高致殘率及病死率。臨床護理路徑是指醫(yī)護人員根據(jù)不同疾病組成團隊共同制定一種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具有順序性及時間性,符合服務質量高、效率高、成本低、職能明確等要求[2]。
臨床護理路徑根據(jù)STEMI患者病情特點制定針對性護理服務計劃,具有預見性、時間性、順序性等特點[3]。通過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確?;颊咴缙讷@得有效搶救治療,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最大限度縮短患者檢查、轉運過程中所耗時間,挽救患者生命。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入院至急診PCI手術治療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更低,P<0.05,提示臨床路徑的運用可有效縮短患者救治時間,進一步促進疾病康復,與當前研究結果大致相符[4]。因此,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不僅可縮短患者救治時間,同時規(guī)范臨床護理流程,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及護理質量[5]。
綜上所述,將臨床路徑運用于STEMI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效果理想,可最大限度為患者爭取寶貴救治時間,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具備臨床實施意義與運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譚翠紅,蘇克.急診護理路徑在基層醫(yī)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4):3332-3334.
[2] 張同,李倩,湯和慶等.瑞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5):438-440.
[3] 張立新,師樹田,聶紹平等.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5,13(7):666-668.
[4] 覃凱.急診全程優(yōu)化護理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2):62-63.
[5] 鄧秀嬪.優(yōu)化院前急救流程對于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搶救的效果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