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和胃腸道黏膜結構的影響

        2018-07-16 03:05:38吳代武葉元土蔡春芳羅其剛浦琴華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8年7期
        關鍵詞:血清水平

        何 杰 吳代武 葉元土* 蔡春芳 吳 萍 羅其剛 浦琴華

        (1.蘇州大學基礎醫(yī)學與生物科學學院,蘇州 215123;2.浙江一星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海鹽 314300)

        魚粉與其他陸生動物蛋白質、植物蛋白質原料的主要差異之一就是含有較多的生物胺(biogenic amine)。魚粉中生物胺含量一直以來被作為新鮮度的控制指標之一[1]。組胺(histamine)是生物胺中的一種,組胺是游離的組氨酸經(jīng)微生物的組胺脫羧酶作用而產(chǎn)生[2],其在魚粉中含量的高低,是評價魚粉新鮮度質量的重要指標[3]。有報道稱,海產(chǎn)鯖科魚類中含量最多且最主要的生物胺是組胺,金槍魚作為紅色肌肉種類,金槍魚魚粉組胺含量較白魚粉高[4-5],Takagi等[6]發(fā)現(xiàn)紅魚粉中的組胺含量相比于白魚粉中的組胺含量更高。有研究表明,在毒性劑量下組胺可引起雞[7]、豬[8]、水貂[9]、小鼠[10]等的毒性反應,尤其是對胃黏膜有損傷作用。在水產(chǎn)動物飼料中,組胺對不同養(yǎng)殖種類生長、生理代謝等的作用有較大的差異,尤其是對胃腸道黏膜的作用、并是否引起“吐料”一直是關注的重點內容之一。黃顙魚(Pelteobagrusfulvidraco)是一種有胃的肉食性魚類,其體色也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fā)生變化。本試驗以黃顙魚為研究對象,研究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和胃腸道黏膜結構的影響,旨在為飼料組胺的適宜添加水平提供理論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飼料原料與試驗飼料

        試驗用的金槍魚魚粉為厄瓜多爾生產(chǎn)的金槍魚魚粉,其主要營養(yǎng)組成(干物質基礎)為:粗蛋白質74.97%、粗脂肪7.88%、粗灰分11.04%、水分7.54%、組胺226.8 mg/kg;白魚粉為俄羅斯白魚粉,其主要營養(yǎng)組成(干物質基礎)為:粗蛋白質67.18%、粗脂肪9.07%、粗灰分20.31%、水分7.44、組胺39.6 mg/kg。

        以白魚粉為對照,參照黃顙魚的營養(yǎng)需要和實用飼料營養(yǎng)指標,選用組胺二鹽酸鹽(C5H9N3·2HCl,組胺含量60.30%,美國Sigma公司產(chǎn)品)為組胺原料,設置白魚粉飼料(H0)、金槍魚魚粉飼料(TFM)和白魚粉飼料中分別添加5個水平組胺的試驗飼料(H1、H2、H3、H4、H5),共7種試驗飼料。飼料組胺水平分別為53.20、4.30、18.00、56.20、84.60、103.50、158.90 mg/kg。試驗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

        各飼料原料粉碎過60目篩,采取逐級稀釋法將組胺等混合均勻,用飼料機制成粒徑為1.5 mm,長2~3 mm的顆粒飼料,空氣干燥,4 ℃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8鹘M飼料等氮、等脂(粗蛋白質含量為40.28%~40.32%,粗脂肪含量為8.21%~8.23%)。各組飼料生物胺種類和含量由新希望六和測試中心采用液相色譜法分析,飼料的尸胺、精胺、亞精胺、腐胺和組胺含量的實測值見表1。

        表1 試驗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干物質基礎)

        續(xù)表1項目 Items飼料 DietsTFMH0H1H2H3H4H5腐胺 Putrescine25.50101.70109.90102.80109.60104.40102.00亞精胺 Spermidine 84.0089.6091.6088.6091.9090.4090.10組胺 Histamine 53.204.3018.0056.2084.60103.50158.90

        1)預混料為每千克飼料提供 The premix provided the following per kg of diets:Cu 25 mg,F(xiàn)e 640 mg,Mn 130 mg,Zn 190 mg,I 0.21 mg,Se 0.7 mg,Co 0.16 mg,Mg 960 mg,K 0.5 mg,VA 8 mg,VB18 mg,VB28 mg,VB612 mg,VB120.02 mg,VC 300 mg,VD33 mg,VK35 mg,泛酸鈣 calcium pantothenate 25 mg,煙酸 niacin 25 mg,葉酸 folacin 5 mg,肌醇 inositol 100 mg

        2)營養(yǎng)水平為實測值。Nutrient levels were measured values.

        1.2 試驗設計及飼養(yǎng)管理

        選取浙江一星養(yǎng)殖基地池塘培育的1冬齡、規(guī)格整齊、健康、體質量為(30.08±0.35) g的黃顙魚魚種420尾,隨機分成7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網(wǎng)箱)20尾魚,各組分別投喂金槍魚魚粉飼料(TFM組)、白魚粉飼料(H0組,作為對照組)以及白魚粉飼料中分別添加5個組胺水平的試驗飼料(H1、H2、H3、H4和H5組)。試驗期60 d。

        養(yǎng)殖試驗在浙江一星養(yǎng)殖基地池塘網(wǎng)箱中進行,在面積為40 m×60 m的池塘中設置試驗網(wǎng)箱(規(guī)格為1.0 m×1.5 m×1.5 m),以海鹽縣長山河為水源,池塘中設置1臺1.5 kW的葉輪式增氧機,每天運行12 h。試驗魚網(wǎng)箱馴化適應2周后開始正式投喂。日投喂2次(07:00、16:00),日投喂量為魚體質量的3%~5%,每10 d估算1次魚體增重量并調整飼料投喂量。養(yǎng)殖期間池塘水溫24.1~36.0 ℃,溶解氧濃度>7.0 mg/L,pH 8.0~8.4,氨氮濃度<0.10 mg/L,亞硝酸鹽濃度<0.005 mg/L,硫化物濃度<0.05 mg/L。

        1.3 樣品采集與分析

        養(yǎng)殖試驗結束時,禁食24 h后,記錄每個網(wǎng)箱魚尾數(shù)、總重,計算成活率(survival rate,SR)、特定生長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每個重復隨機取3尾魚作為全魚樣品,用于全魚體成分的測定。

        每個網(wǎng)箱隨機取5尾魚,自尾柄靜脈采血待自然凝固后,3 000 r/min、4 ℃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每個網(wǎng)箱的血清混合為1個樣品,液氮速凍后于-80 ℃冰箱保存,用于血清指標的測定。

        每個網(wǎng)箱隨機取5尾魚解剖后稱量內臟團、肝胰臟用于計算肥滿度(condition factor,CF)、肝體比(hepatosomatic index,HSI)、臟體比(viscero-somatic index,VSI)。每個試驗組選取6尾魚體取體側皮膚,用于類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的測定;同時取黃顙魚的胃黏膜(胃底部)、腸道黏膜(腸道1/2處的黏膜),用魚用生理鹽水清洗,戊二醛固定,用于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觀察胃黏膜表面特征和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細胞連接結構。

        樣品魚經(jīng)絞碎機絞碎后,用LGJ-18B型冷凍干燥機干燥至恒重測定水分,得到冷凍干燥樣品;采用凱氏定氮法(GB/T 5009.5—2010)測定粗蛋白質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GB/T 14772—2008)測定粗脂肪含量;采用GB/T 5009.4—2010中方法測定粗灰分含量;血清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活性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總蛋白(TP)、白蛋白(ALB)、總膽汁酸(TBA)、總膽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雅培C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皮膚類胡蘿卜素和葉黃素含量的測定參考AOAC 970.64的方法測定。胃黏膜表面結構采用掃描電鏡觀察,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緊密連接結構采用透射電鏡觀察。

        1.4 計算方法

        特定生長率(%/d)=100×(lnWt-lnWi)/t;
        飼料系數(shù)(feed conversion ratio,F(xiàn)CR)=
        Wa/(W1-W0);
        蛋白質沉積率(protein retention rate,PRR,%)=
        100×(P1-P0)/Wp;
        脂肪沉積率(fat retention rate,F(xiàn)RR,%)=
        100×(F1-F0)/Wf;
        肥滿度(%)=100×W/L3;
        肝體比(%)=100×Wh/W;
        臟體比(%)=100×Wv/W;
        類胡蘿卜素含量(mg/kg)=(A×K×V)/(E×G);
        葉黃素含量(mg/kg)=A474×1000×f/236×b×d。

        式中:Wt、Wi分別為終末均重(g)、初始均重(g);t為飼養(yǎng)天數(shù)(d);W1、W0分別為終末總體質量(g)、初始總體質量(g);Wa為投喂飼料總質量(g);P1、P0分別為終末體蛋白質質量(g)、初始體蛋白質質量(g);Wp為蛋白質攝入總質量(g);F1、F0分別為終末體脂肪質量(g)、初始體脂肪質量(g);Wf為脂肪攝入總質量(g);W為魚體質量(g);Wv為魚體內臟團質量(g);Wh為魚體肝胰臟質量(g);L為魚體長(cm);A為吸光度;K為稀釋倍數(shù);V為提取液體積(mL);E為摩爾消光系數(shù);G為樣品重量(g);b為比色池的長度(cm);f為儀器誤差;A474為被觀察的波長474 nm下的光密度值;d為稀釋系數(shù)。

        1.5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采用SPSS 18.0對所得數(shù)據(jù)用one-way ANOVA程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用Duncun氏法多重比較分析組間差異。試驗數(shù)據(jù)結果均以樣本平均值±標準誤表示,顯著性水平設置為0.05。

        2 結果與分析

        2.1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生長性能、體成分和形體指標的影響

        由表2可見,各組黃顙魚初均重無顯著差異(P>0.05)。H1組黃顙魚的末均重、特定生長率顯著高于H0、H2、H3和H4組(P<0.05),而其他各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H1組黃顙魚的的蛋白質沉積率和脂肪沉積率高于其他各組(P<0.05),其他各組之間的蛋白質沉積率和脂肪沉積率無顯著差異(P>0.05)。在黃顙魚的成活率方面,TFM、H3、H4和H5組與H0、H1和H2組相比,顯著下降了19.17%~24.17%(P<0.05)。由于養(yǎng)殖試驗是在池塘網(wǎng)箱中進行的,無法收集殘餌,所以黃顙魚的FCR結果的是按照實際投喂量計算的,導致本試驗結果中的FCR與實際生產(chǎn)的數(shù)據(jù)有一定的差異。

        各組黃顙魚的肥滿度無顯著差異(P>0.05)。H1組黃顙魚的臟體比顯著高于TFM、H2、H3、H4、H5組(P<0.05),但是TFM、H2、H3、H4和H5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H0組黃顙魚的肝體比顯著高于TFM組(P<0.05),其余各之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表2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生長性能、體成分和形體指標的影響

        續(xù)表2項目 Items組別 GroupsTFMH0H1H2H3H4H5粗灰分 Ash/%4.43±0.144.31±0.524.52±0.404.38±0.174.67±0.124.37±0.304.52±0.28肥滿度 CF/%2.14±0.092.27±0.262.27±0.072.09±0.382.13±0.242.08±0.222.71±0.57臟體比 VSI/%6.85±0.50b8.73±0.22ab13.24±7.87a7.69±1.45b7.25±0.96b7.85±1.21b7.63±0.24b肝體比 HSI/%1.65±0.08b2.11±0.31a1.84±0.28ab1.84±0.14ab1.73±0.02ab2.03±0.23ab1.73±0.15ab

        同行數(shù)據(jù)肩標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相同或無字母表示差異不顯著(P>0.05)。下表同。

        In the same row, values with different small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hile with the same or no letter superscripts mea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same as below.

        將黃顙魚特定生長率與飼料組胺水平作圖(圖1),黃顙魚特定生長率與飼料組胺水平顯示出二次函數(shù)關系的變化趨勢。

        上述結果表明,與白魚粉比較,金槍魚魚粉對黃顙魚的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沒有顯著差異;而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的生長速度和飼料效率顯示出二次函數(shù)變化趨勢,在低飼料組胺水平(18.00 mg/kg)條件下具有較好的生長速度,而較高飼料組胺水平條件下顯示出對生長的抑制作用。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的體成分沒有顯著影響。

        圖1 黃顙魚特定生長率與飼料組胺水平的關系

        2.2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由表3可見,各組黃顙魚的血清總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H3組黃顙魚的血清葡萄糖含量顯著高于TFM、H4和H5組(P<0.05);H1和H2組黃顙魚的血清葡萄糖含量略微低于H3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H0組黃顙魚的總膽汁酸含量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H4和H5組黃顙魚的總膽汁酸含量顯著低于其他各組(P<0.05)。各組黃顙魚的血清總膽固醇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TFM、H3、H4組黃顙魚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顯著高于H0、H1、H5組(P<0.05)。

        上述結果表明,各組黃顙魚血清內環(huán)境顯示出一定的差異,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增加的趨勢,顯示肝胰臟結構和功能可能受到飼料組胺水平的一定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血清總膽汁酸含量隨飼料組胺水平增加而顯著下降,表明魚體膽汁酸的腸-肝循環(huán)可能受到損傷性影響。

        2.3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皮膚色素含量的影響

        由表4可見,各組黃顙魚體側皮膚2種色素含量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這表明,金槍魚魚粉、飼料組胺含量并未對黃顙魚的體色產(chǎn)生顯著性的影響。

        2.4 黃顙魚胃黏膜細胞的掃描電鏡觀察

        各組黃顙魚胃黏膜的掃描電鏡觀察結果如圖2。掃描電鏡觀察到的是胃黏膜的表面結構,從圖中可以觀察到,H0和H1組的黃顙魚胃黏膜細胞正常,細胞界線清晰,細胞排列緊密;H2和H3組在圖中箭頭處有少數(shù)細胞破裂,其他部位較為完整;TFM、H4和H5組的胃黏膜細胞損傷嚴重。

        上述結果顯示,飼料高組胺水平(大于103.50 mg/kg)對黃顙魚胃黏膜表面結構有較為嚴重的損傷,損傷程度隨飼料中組胺水平增加而加重。飼料組胺水平較高的TFM組雖然生長速度與H0組無顯著差異,但魚體胃黏膜細胞則受到較為明顯的損傷。

        表3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表4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皮膚色素含量的影響(干物質基礎)

        2.5 黃顙魚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緊密連接結構的透射電鏡觀察

        各組黃顙魚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緊密連接結構的透射電鏡觀察結果見圖3。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的連接有緊密連接、縫隙連接等結構,在靠近微絨毛端的細胞之間的連接為緊密連接結構,而靠近黏膜基底層端的連接為縫隙連接結構。從圖中可以觀察到,以白魚粉為蛋白質源的H0組,黏膜細胞之間的連接結構較為緊密,細胞之間沒有出現(xiàn)縫隙;H1組的細胞之間的連接結構與H0組基本一致;從H2組開始,在微絨毛端和基底層端逐漸出現(xiàn)細胞之間的縫隙,顯示黏膜細胞之間的連接結構受到損傷,且這種損傷的程度即縫隙的間隙大小隨飼料組胺水平的增加有逐漸增大的趨勢。

        上述結果顯示,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結構有一定的損傷作用,損傷程度與飼料組胺水平有一定的線性關系。

        A:H0組;B:H1組;C:H2組;D:H3組;E:H4組;F:H5組;G:TFM組。下圖同?!疽饧毎麚p傷。放大倍數(shù)均為×1 500,最小刻度(右下)30.0 μm。

        A: H0 group; B: H1 group; C: H2 group; D: H3 group; E: H4 group; F: H5 group; G: TFM group. The same as below. The ← indicated the cell damage. The magnification was ×1 500, and the minimum scale (lower right) was 30.0 μm.

        圖2黃顙魚胃黏膜細胞的掃描電鏡觀察

        Fig 2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of gastric mucosa cells of yellow catfish

        示意微絨毛端連接,示意靠近黏膜基底層端連接。放大倍數(shù)均為20 000×,最小刻度200 nm。

        The indicated the junctions of microvill end, and theindicated the junctions near the base layer of the mucous membrane. The magnification was 20 000×, and the minimum scale was 200 nm.

        圖3黃顙魚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緊密連接結構的透射電鏡觀察

        Fig.3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of tight junction between intestinal mucosa cell of yellow catfish

        3 討 論

        3.1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及皮膚色素含量的影響

        組胺是游離組氨酸在脫羧酶作用下脫去羧基后的產(chǎn)物。捕撈的魚類與其他動物一樣,在死亡之后有一個僵硬、軟化、自溶、腐敗的過程。魚體的軟化、自溶主要依賴體內消化系統(tǒng)和細胞溶酶體中的酶水解蛋白質,產(chǎn)生較多的游離氨基酸,也可以得到游離的組氨酸。不同種類的魚組織中組氨酸含量有較大的差異,如紅肉魚與白肉魚相比較,紅肉魚含豐富的組氨酸,可以達到7~18 mg/g,而白肉魚只有0.1 mg/g。在腐敗過程中,微生物得到繁殖,并產(chǎn)生脫羧酶作用于游離的組氨酸,由此產(chǎn)生較多的組胺,組胺的產(chǎn)生主要是在腐敗過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產(chǎn)生的。由于魚體組氨酸含量的基礎差異,導致經(jīng)過加工生產(chǎn)的白魚粉中組胺的含量低于紅魚粉,本試驗中,白魚粉、金槍魚魚粉中組胺含量分別為39.6、226.8 mg/kg。飼料中添加的組胺二鹽酸鹽中組胺含量為60.3%,飼料中的一些物質可能干擾了飼料組胺的檢測,表1中檢測到的組胺含量低于了配方設計時的理論計算值。

        組胺是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一種生物胺,飼料中的組胺對養(yǎng)殖動物會產(chǎn)生一定的不良生理反應并影響動物的生長和健康狀態(tài)?,F(xiàn)有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養(yǎng)殖動物對飼料組胺的生理反應有較大的差異,對養(yǎng)殖動物生長的影響也出現(xiàn)較大的差異;重要的是,在低水平下,組胺對養(yǎng)殖動物顯示出很好的生長效果,而在高于一定水平后會產(chǎn)生不良的生理反應,對動物生長造成負面的影響。

        Cruz-Suarez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飼料中100 mg/kg以上的生物胺(尸胺、腐胺、組胺)會降低凡納濱對蝦(Litopenaeusvannamei)的攝食率、增重率和成活率。在飼料中添加4 000 mg/kg組胺會降低家禽[12]和糠蝦[13](NeomysisawatschensisandN.japonicaNakazawa)的成活率。羅其剛等[14]在魚溶漿對草魚(Ctenopharyngodonidella)的生長影響試驗中發(fā)現(xiàn),組胺對草魚的成活率沒有顯著影響,認為草魚屬于無胃魚類,也就不具備組胺發(fā)揮作用的受體,從而降低組胺對于草魚的毒性作用,低劑量的生物胺能促進草魚的生長。有報道表明,在肉雞飼糧中添加4 000 mg/kg組胺時可以抑制肉雞生長,并且引發(fā)肉雞肌胃糜爛綜合征[12];豬飼糧中添加4 000 mg/kg組胺可以降低豬的攝食量和體增重率,但對其FCR沒有顯著影響[15]。本研究中,在投喂組胺水平超過84.60 mg/kg的試驗飼料(H3、H4、H5)時,黃顙魚的成活率顯著降低,這可能是由于黃顙魚屬于有胃魚類,對組胺的刺激更敏感,高水平的組胺對黃顙魚產(chǎn)生了毒性作用,降低了其成活率;而投喂金槍魚粉飼料的黃顙魚的成活率也顯著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紅魚粉與白魚粉在一般情況下相比,其高過氧化值更容易導致魚體損傷,從而導致成活率下降[5],其具體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有結果顯示,飼料中低水平的組胺對養(yǎng)殖動物的生長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表明飼料組胺水平是關鍵點。Tapia-Salazar等[16]在對細角濱對蝦(Litopenaeusstylirostris)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基礎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組胺與不添加組胺的對照組相比,細角濱對蝦獲得了更好的生長效果;Opstvedt等[17]在給鮭(Salmosalar)投喂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生物胺飼料時,對其生長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這與魚溶漿中生物胺對草魚影響的研究結果[14]也類似。在大西洋鰈[18](Hippoglossushippoglossus)、大菱鲆[19](Scophthalmusmaximus)、金頭鯛[20](Sparusaurata)等養(yǎng)殖魚類飼料中,用高新鮮度、含低劑量的生物胺的魚粉,其生長高于用中、低等新鮮度且含較高劑量生物胺的魚粉。在本試驗中,TFM、H0、H2、H3、H4和H5的組黃顙魚的特定生長率顯著低于H1組,此結果也表明,飼料中適宜水平(18.00 mg/kg)的組胺有助于提高黃顙魚的生長性能。

        研究表明,生物胺對核酸功能的調節(jié)、蛋白質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21]。Watanabe等[22]在飼料中添加70 mg/kg組胺時觀察到了虹鱒蛋白質效率的提高。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組胺對黃顙魚的蛋白質沉積率、脂肪沉積率以及主要的魚體營養(yǎng)成分沒有造成顯著性差異,但H1組即飼料的組胺含量為18.00 mg/kg的黃顙魚的蛋白質效率和脂肪沉積率最高,這說明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組胺能夠促進黃顙魚對飼料中蛋白質和脂肪的利用,從而促進黃顙魚的生長。

        肝體比和臟體比是評價魚體健康的一類指標,飼料中的營養(yǎng)物質通常對肝胰臟的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影響[23]。在本試驗結果中,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的肥滿度沒有顯著影響,H1組黃顙魚的臟體比相比于H2、H3、H4、H5組顯著增高,而這5組的肝體比沒有顯著差異,這可能是由于H1組較高的脂肪沉積導致黃顙魚內臟重和內臟脂肪的增加。

        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與魚體的健康以及營養(yǎng)狀況密切相關[24]。本試驗中,各組黃顙魚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差異不顯著,但是從變化的趨勢來看,H1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最高,這有可能是因為適量水平的組胺加強了黃顙魚體內的蛋白質合成代謝。

        甘油三酯和膽固醇都是血清的主要脂類,它們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全身的脂類代謝狀況[25]。膽固醇代謝是脂質代謝的重要部分,血清中膽固醇含量的升高說明肝臟細胞功能發(fā)生障礙,機體脂質代謝出現(xiàn)紊亂。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血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易引起膽固醇在血管中沉積,并與其他物質一起堵塞血管;高密度脂蛋白能將肝臟外的膽固醇運輸?shù)礁闻K分解排出體外。本試驗中,各組黃顙魚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差異不顯著,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差異,其中H1組的血清總膽固醇和總甘油三酯含量較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也較低,這說明適量添加組胺有可能對提高黃顙魚機體脂質代謝能力、降低血脂含量具有促進作用。血清膽汁酸是由肝臟合成,當肝細胞發(fā)生病變或患膽管疾病時可引起膽汁的代謝障礙,使血清膽總汁酸含量升高,血清總膽汁酸含量與肝細胞損傷程度呈正比[26]。本試驗結果表明,TFM、H0、H2、H3、H4組的血清總膽汁酸含量相比于H1組顯著升高,這表明黃顙魚的肝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損傷。

        血液中葡萄糖的來源主要是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和糖原的分解,據(jù)相關報道可知,葡萄糖是反映體內碳水化合物代謝的重要生理指標[27]。本試驗中,對于白魚粉飼料中添加組胺的黃顙魚,隨著組胺添加水平的提高,其血清葡萄糖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猜測低水平的組胺可能會使黃顙魚維持相對較高的代謝水平。

        黃顙魚是一種體側具有黃色色斑、腹部為黃色的魚類,其皮膚色素主要為類胡蘿卜素和葉黃素。本試驗分析了各組黃顙魚體側皮膚的類胡蘿卜素和葉黃素含量,各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由此可見,本試驗條件下的飼料組胺水平并未對黃顙魚的體色產(chǎn)生顯著影響。

        因此,綜合上述分析,本試驗結果表明,飼料中低水平(18.00 mg/kg)的組胺對黃顙魚的生長速度、飼料效率、魚體健康等具有正向的促進作用,而高于這個劑量的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的生長速度、飼料效率、魚體健康具有負面的不良影響。本試驗條件下飼料組胺未對黃顙魚的皮膚色素含量產(chǎn)生影響。

        3.2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的胃黏膜表面結構、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緊密連接結構的影響

        一般認為,飼料中組胺對養(yǎng)殖動物的作用是通過胃腸道黏膜中的組胺受體(histamine receptor,HR)而產(chǎn)生的生理代謝作用。組胺通過與組胺受體結合發(fā)揮廣泛的生理或病理作用[28],組胺所帶來的毒性影響因子可能會影響黃顙魚的重要組織的結構和功能。從本試驗對各組黃顙魚胃黏膜掃描電鏡觀察結果看,飼料添加高水平的組胺(H4、H5組)對黃顙魚的胃黏膜細胞造成了明顯的損傷,黏膜表面出現(xiàn)細胞微絨毛缺失等現(xiàn)象。Fairgrieve等[29]和Watanabe等[22]用組胺含量2 000 mg/kg以上的魚粉飼喂虹鱒時發(fā)現(xiàn)其胃產(chǎn)生了嚴重的生理病變。本試驗中,在飼料組胺水平達到103.50 mg/kg時就觀察到了胃黏膜的明顯損傷,這可能是由于魚的種類不同而導致其對組胺的耐受性有較大的差異。黃顙魚胃黏膜的損傷可能導致胃酸分泌、嘔吐(吐料)的情況,本試驗過程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吐料情況,但顯微觀察結果顯示,高飼料組胺水平組的魚體胃黏膜表面結構有較為嚴重的損傷。

        組胺對腸道黏膜影響的研究報告不多。腸道黏膜屏障中,主要依賴黏膜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結構、縫隙連接結構等形成完整的物理性結構屏障,這是腸道黏膜通透性保持的物理性結構基礎。本文通過透射電鏡觀察了黃顙魚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結構。結果表明,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的連接結構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作用,損傷程度與飼料組胺水平有一定的線性關系。在H4、H5組黃顙魚腸道黏膜細胞間的連接結構出現(xiàn)明顯的損傷狀態(tài),這2組飼料中組胺水平大于103.50 mg/kg。段甦等[30]觀察到組胺可以降低人皮膚角化上皮細胞的屏障功能,與本文的結果有相似之處。有研究表明,合適劑量的外源性精胺可在腸腔內快速被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吸收[31],在微顆粒飼料中添加0.10%(1 000 mg/kg)的精胺對半滑舌鰨稚魚(CynoglossussemilaevisGünther)腸道發(fā)育有促進作用,能夠增加其小腸微絨毛長度和黏膜厚度[32]。本試驗飼料生物胺檢測結果顯示,飼料精胺含量最高為20.00 mg/kg,遠遠低于對腸道發(fā)揮促進作用的0.10%(1 000 mg/kg)精胺添加量,且本試驗各組飼料精胺含量無顯著差異,因此本試驗中低含量的飼料精胺可能不足以減輕組胺帶來的腸道損傷或者并未起到對腸道的保護作用。

        綜合上述結果和分析,表明飼料中低于103.50 mg/kg的組胺水平?jīng)]有對黃顙魚的胃黏膜表面結構、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的連接結構造成損傷作用,而大于這個水平則表現(xiàn)出了對胃黏膜細胞、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緊密連接結構的損傷作用。

        4 結 論

        ① 飼料組胺水平對黃顙魚生長性能、魚體健康的影響具有劑量效應,飼料中低劑量的組胺對黃顙魚生長速度、飼料效率、魚體健康等沒有顯著影響。

        ② 飼料組胺水平達到103.50 mg/kg及以上時,黃顙魚的胃黏膜細胞、腸道黏膜細胞之間的緊密連接結構出現(xiàn)損傷。

        ③ 血清總膽汁酸含量隨飼料組胺水平的增加而下降,飼料組胺水平未對黃顙魚的體色產(chǎn)生不良影響。

        猜你喜歡
        血清水平
        張水平作品
        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04
        慢性腎臟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慢性鼻-鼻竇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血清IL-6、APC、CRP在膿毒癥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血清HBV前基因組RNA的研究進展
        作家葛水平
        火花(2019年12期)2019-12-26 01:00:28
        加強上下聯(lián)動 提升人大履職水平
        人大建設(2019年12期)2019-05-21 02:55:32
        老虎獻臀
        血清β32-MG,Cys-C及U-mALB在高血壓腎損傷中的應用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久久av|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婷婷| 中文人妻av久久人妻18| 91久久精品无码人妻系列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色哟哟av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少妇熟女一区二区| 中国午夜伦理片|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v综合色| 日本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日本一级淫片免费啪啪| 久久精品亚州中文字幕|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欧美a级在线现免费观看|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蜜臀九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 久久成人永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毛片毛片av一区二区| 杨幂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最近免费mv在线观看动漫| 久久精品伊人无码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九一色| 日韩亚洲欧美久久久www综合|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极品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18|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中文专区久久综合| 亚洲偷自拍国综合第一页国模| 手机看黄av免费网址|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国产白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av三区亚洲|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A∨一二三| av免费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公与熄乱理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