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鷹飛,邱華平,龍劍,查國華,饒曉軍,周慧霞
(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撫州 344000)
鼻咽癌是我國南方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與EB病毒感染、化學致癌因素、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有關,具有腫瘤細胞分化較差和對放化療敏感等特點[1]。目前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單純放療、同期放化療+輔助化療、同期放化療和誘導化療+放化療綜合治療。盡管大部分鼻咽癌病人能夠得到治愈,但也有一部分病人治療失敗出現(xiàn)局部復發(fā)和遠處轉(zhuǎn)移。
PD-1(程序性死亡受體-1)主要表達在活化T淋巴細胞膜上。PD-L1(程序性死亡配體-1)主要表達在腫瘤細胞膜上,在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上亦有表達,是PD-1的配體。PD-1和PDL1的結(jié)合能抑制T細胞的活化及增殖,出現(xiàn)腫瘤免疫抑制和免疫逃逸,最終可能導致腫瘤復發(fā)及轉(zhuǎn)移。大量的報道表明,多種腫瘤組織中PD-1/PD-L1的表達與腫瘤患者分期和預后相關[2]。
本研究是通過免疫組化方法檢測鼻咽癌病理蠟塊組織中PD-1和PD-L1的表達,探討兩者與鼻咽癌患者臨床分期及預后關系。
1.1標本來源 共收集58例從2010年5月-2015年7月在江西省撫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通過電子鼻咽鏡活檢、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組織病理檢查診斷為非角化型鼻咽癌的蠟塊標本,將放化療后電子鼻咽鏡活檢的鼻咽癌組織、鼻咽癌轉(zhuǎn)移淋巴結(jié)或其它部位轉(zhuǎn)移灶組織標本排除在外。所有標本對應的鼻咽癌患者經(jīng)過常規(guī)放化療后均達到完全緩解。隨訪截至2017年6月份。
1.2免疫組化實驗步驟 ⑴鼻咽癌組織蠟塊4um厚切片;⑵二甲苯脫蠟,梯度酒精水化;⑶3%H2O2室溫孵育10min,消除內(nèi)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活性;⑷蒸餾水沖洗,PBS浸泡5min×2次;⑸微波加熱修復10min;⑹5%正常山羊血清封閉,室溫孵育10min,傾去血清,勿洗,滴加一抗工作液,37℃孵育1h;⑺PBS沖洗,5min×3次;⑻滴加適量生物素標記二抗工作液,37℃孵育 30min;⑼PBS沖洗,5min×3次;⑽滴加適量的辣根酶或堿性磷酸酶標記的鏈霉卵白素(SABC)工作液,37℃孵育30min;⑾PBS沖洗,5min×3次;⑿DAB 室溫顯色 3min;⒀自來水充分沖洗,蘇木素復染,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
1.3免疫組化評分標準 在光鏡下(×400)10個視野計數(shù),每個視野計數(shù)100個細胞。根據(jù)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和陽性細胞染色強度兩個方面進行分析:⑴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A):無陽性細胞0分,陽性細胞百分比≤25%1分,陽性細胞百分比26%-50%2分,陽性細胞百分比51%-75%3分,陽性細胞百分比≥76%4分;⑵染色強度 (B):無染色0分,淡黃色1分,棕黃色2分,棕褐色3分。兩種記分相乘結(jié)果≥1表示陽性表達。
1.4研究標本對應的患者臨床分期及預后 臨床分期參照美國癌癥聯(lián)合委員會(AJCC)鼻咽癌TNM分期系統(tǒng)(2010年第七版)。通過電話、復查方式進行隨訪,得到患者無疾病生存期(DFS):從確診鼻咽癌開始至腫瘤復發(fā)轉(zhuǎn)移或最后一次隨訪的時間。隨訪截止時間為2017年6月。
1.5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使用χ2檢驗評價鼻咽癌組織中PD-1/PD-L1的表達與分期的關系。使用Kaplan-Meier方法對鼻咽癌患者無疾病生存期進行生存分析。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鼻咽癌組織中PD-1/PD-L1表達情況 經(jīng)過免疫組化方法檢測,58例鼻咽癌組織中PD-1的表達陽性率為31.0%(18/58),PD-L1的表達陽性率為 53.4%(31/58)。
2.2鼻咽癌組織中PD-1/PD-L1表達與臨床分期的關系 58例鼻咽癌患者使用鼻咽癌AJCC TNM分期 (2010年第七版),與鼻咽癌組織中PD-1/PD-L1表達進行χ2檢驗評價,PD-1表達與臨床分期無明顯相關(P>0.05),PD-L1陽性表達較陰性表達 TNM 分期更晚(0.05>P>0.01)。
表1 鼻咽癌組織中PD-1/PD-L1表達與臨床分期的關系
2.3鼻咽癌組織中PD-1/PD-L1表達與患者無疾病生存期的關系 隨訪58例鼻咽癌患者,其中16例出現(xiàn)復發(fā)或轉(zhuǎn)移。在16例復發(fā)或轉(zhuǎn)移鼻咽癌患者中,有5例標本PD-1表達陽性,13例PD-L1表達陽性。通過Kaplan-Meier方法進行生存分析,PD-1陽性表達與陰性表達無疾病生存期無差異(P=0.825);PD-L1陽性表達較PD-L1陰性患者無疾病生存期明顯縮短(P=0.009)。
本研究的最終結(jié)論為:經(jīng)常規(guī)放化療后達到完全緩解的鼻咽癌患者,PD-L1表達與臨床分期和無疾病生存期(DFS)有關,PD-1表達無明顯相關性。但在國內(nèi)外有關鼻咽癌組織中PD-1/PD-L1的表達和臨床分期及預后相關性的多項研究中,結(jié)果并不完全一致。張峰等[3]報道,PD-L1在正常鼻咽組織中無表達,在鼻咽癌組織中表達陽性率為67.8%(40/59),PD-L1陽性表達與鼻咽癌患者的年齡、性別無明顯相關,與臨床分期及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相關。Hsu等[4]使用免疫熒光染色方法分析PD-1在正常鼻咽組織和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發(fā)現(xiàn)PD-1在鼻咽癌組織中CD8+T淋巴細胞上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鼻咽組織(P<0.0001),但與臨床分期無相關性,PD-1高表達鼻咽癌患者預后較差,無疾病生存期及總生存期縮短,局部復發(fā)增加(P值分別為 0.05、0.007 和 0.004)。 Zhang 等[5]報道,鼻咽癌組織中PD-1的表達陽性率為37.4%,PD-L1的表達陽性率為95%,PD-1/PD-L1的表達與年齡、性別、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及分期無相關性,PD-1的表達對預后的影響不明顯(P=0.57),PD-L1高表達無疾病生存期明顯縮短,預后不良 (P=0.009),PD-1/PD-L1同時表達預后最差。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鼻咽癌組織中PD-L1陽性表達患者分期更晚,無疾病生存期明顯縮短,預后不良,阻斷PD-1/PD-L1通路的腫瘤免疫治療可能有效。但我們的研究為回顧性分析,樣本量較小,部分患者隨訪時間較短,需要進一步研究,為鼻咽癌針對PD-1/PD-L1通路的腫瘤免疫治療療效預測更好地提供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