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寅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改變了長期以來數學教學偏重于對教的研究,改變了鉆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對學生是如何學的、學的活動是如何安排的往往很少問津的狀況。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效果的高低,不僅取決于教師的教法,更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學法。新課程改革中特別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性,學習方法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習效果的高低。對于初中學生,在小學學習階段,由于科目少,知識內容淺,學生即使學法較差也能通過刻苦努力取得好成績。進入初中后,隨著課程的增多及學習內容的加深拓寬,尤其是數學從具體到抽象,由文字發(fā)展到符號、圖形,學習內容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的認知結構也要發(fā)生變化。如果還是用小學時的方法對待,將會因學不得法而使成績逐漸下降,久而久之,這一部分學生就會失去學習信心和興趣而成為學困生。而且數學學習的好壞會對物理、化學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重視對初中學生的學法指導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對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的內容和形式談幾點淺見。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9-0170-01
1.以“成功教學”觀點為動力,幫助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進入初中的學生對學習充滿著自信和希望,但讀書心態(tài)不一,有躊躇滿志的、有漫不經心的、有不知所以的,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沒有很快適應學習生活,繁重的功課,大大提高了難度、廣度,不同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幾次考試的不理想,有的學生一下子悲觀起來,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很有可能陷入惡性循環(huán)的環(huán)節(jié),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和一些優(yōu)秀的同學沒法比,而事實上兩者并無差異,即使所謂的差異也只是這些學生懶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根據這種現象,我采取循循善誘,個別輔導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克服缺點,消除不良因素、輔之以努力學習,成績總會提高的。在不斷鼓勵和引導下,學生逐漸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最終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可喜轉變。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成就感,要做到從簡單處著手,從細微處入手。平時提問題、出考卷,要注意把握難度梯度,要敢于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使之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要不失時機的加以表揚、鼓勵,消除他們對數學的恐懼感。
2.要注重教會學生學習
2.1利用好數學閱讀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多學生認為,數學課只要帶著耳朵來聽足矣。其實不然,數學學習離不開書本,進行數學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數學閱讀課就是課堂內,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各自獨立地進行學習。
當然,教師首先告訴學生閱讀的范圍,指導學生閱讀的思想和方法,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等;學生通過閱讀、思考、分析、訓練,弄清知識原理,學會例題,也可以對例題進行改造。既完成練習,又復習舊知識;課堂后段教師用適量的時間進行點評、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此,數學閱讀課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學習能力,為他們主動地去學習、以及獲取課外知識提供可能。
2.2注重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中概念的建立、結論、公式、定理的總結過程,蘊藏著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傳統教學相對比較注重結果教學。教學中如果只注意結果,學生在應用知識時總顯得比較吃力。進行這些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就顯得至關重要,它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數學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識的引入和生成過程的編寫,這也正是為了培養(yǎng)新型人才的需要。
3.抓住培養(yǎng)思維能力這一數學教學的核心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币虼艘雽W生學有所得,教師就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某些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學習,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枯燥無味,認為學習數學就是把那些公式、定理、法則和解題規(guī)律記熟,然后反反復復地做題。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通過我們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或身邊的數學事例總結數學中知識的發(fā)展與形成過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教材列舉與生活相關的題材和圖表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我們還要使學生先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數學中豐富的情感內涵非常重要。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動起來,課堂才會有氣氛,學生才會逐漸喜歡數學,從而才能對數學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4.調整心態(tài),尋找方法
很多時候,我們付出了,努力了,也堅持了,但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成績未提高,令人很懊惱,甚至會懷疑自己,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學不好這門學科。這也可能是好多同學都會碰到的問題,或者說不同程度上都會有,不管學的好的、差的。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調節(jié)自己的心態(tài),從學習方法上改進。凡事都有規(guī)律,數學的學習也會有它的方法,找到了就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5.返璞歸真,回歸教材
課本教材是我們學習的核心,教學大綱是我們學習的范圍。因此,一切學習都應該圍繞著課本教材、教學大綱。但一些學生通常會陷入誤區(qū),脫離教材,丟掉課本,自己去找一些復習資料,進行研究。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其結果往往導致對課本知識似是而非,模棱兩可。所以考試的成績并不理想,陷入誤區(qū)。在這里建議同學們在掌握課本的基礎知識后,再進行個人興趣的拓展,而不是連最基本的東西都沒掌握就去盲目的拔高。課本教材是我們學習的依據,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最好的資料,一定要通讀、理解、領悟。緊扣教材,圍繞大綱,這才是學好數學的取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