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萍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豐富學習生活、開拓學習視野、培養(yǎng)習作靈感的有效形式。結合課堂教學細節(jié),嘗試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指導的“點”讀策略,以期達到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目標。
關鍵詞:語文閱讀;“點”讀;策略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人的發(fā)展”。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fā)展,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高,語文閱讀指導必不可少。
小學語文閱讀指導,應遵循有序性、針對性、實效性的原則?!包c”讀法閱讀模式倡導由點及面,從基礎著手,依據(jù)學情對閱讀內容作有機分解與整合,將閱讀內容升華至具有教學實效性的層面,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
一、找準切入“點”,整體感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的切入點就是一篇文章中最能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效應的關鍵部位。文章的“切入點”不僅僅是其主要元素——字、詞、句、段,也可以是作者的感悟、學生的困惑、方法的重構,借用“庖丁解?!庇髦何谋臼恰叭!?,而切入點就是那“節(jié)之有間”中的“間”,只有找準了“間”,才能“以無厚入之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例如,《花鐘》章節(jié)中“凌晨四點,牽?;ù灯鹆俗仙睦?;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xiàn)……”如果教師在指導閱讀時僅用簡單的誦讀、齊讀、分組讀等單調形式進行指導,學生必定會迷失在“紛亂的時間”和“無名的花朵”之中。如果能夠找準切入點去指導閱讀,效果必將提升。本語段的閱讀切入點,可以是優(yōu)美的排比句,可以是形象的比喻句,也可以是“美麗的花兒們”?;趯W情,農村學校學生對花兒有一定的認知,切入點定位于“美麗的花兒們”非常合適。
二、聯(lián)系重難“點”,精讀內容
閱讀教學中對于重點內容的理解與感知,是突出閱讀整體中的“發(fā)光點”,明確閱讀整體中的“感悟點”,聯(lián)系教學實際中“有用點”的過程。因此,聯(lián)系重難“點”必須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呈現(xiàn),對于關鍵詞語的理解與感悟更是要在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的文本背景下進行。
例如,在《秋天的雨》章節(jié)中“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色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金黃色是給田野的……橙紅色……紫紅色、淡黃色、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边@一內容中精讀內容的關鍵就是明確語段的重難點。在指導閱讀時,突出“五彩繽紛”這一重點詞。引導學生在感悟整體語段中呈現(xiàn)的“五彩繽紛”和“橘柿杏楓”,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色調與秋天的雨的搭配,指導學生自己勾勒出這一幅“五彩繽紛”的畫,指導學生品出秋天鄉(xiāng)間“五彩繽紛”的美!在學生明確重點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語段內容的精讀,包括比喻句、排比句、重點字詞。
通過準確定位閱讀語段的重難點,將重難點與閱讀整體有效結合,避免泛泛而談,空洞閱讀,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真正實現(xiàn)對語段內容的精讀!
三、拓展生成“點”,品味情感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閱讀教學中,我們肯定會遭遇很多“可能”,美國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魯姆曾經(jīng)說過:“因為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苯處熢陂喿x課指導中對學生不明確的認識、學生的質疑、意見分歧、偶發(fā)事件等教學資源,這些生成性教學資源的把握,直接影響到閱讀課教學的實效性。
拓展閱讀文本的“生成點”,需要充分預設閱讀者的情感。蘊含在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學生自然也能在對文本的解讀中感受到,甚至形成共鳴。因此,教師在預設的時候,對文章的“動情點”要進行細致深入的挖掘,預測學生情感的迸發(fā),思考師生情感的共鳴。在具體閱讀指導中有“預謀”地把握學生的生成點,能夠更有針對性地品味、感悟指導閱讀的內容,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效閱讀。
四、立足發(fā)展“點”,提升素養(yǎng)
閱讀不僅僅是對文本的解讀,更是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的契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若能找到閱讀文本中可以寄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點”,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是極有幫助的。
如,《我是什么》章節(jié)“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覺,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钡拈喿x中,學生真切體會到了水娃娃生活的豐富多彩,水娃娃自由與快樂、水娃娃的幸福與滿足。學生仿佛也變得快樂,自由了。他們用自己的“心”在閱讀水娃娃是什么,或者說,孩子們在用心閱讀“自己”,體會并感悟他們自己期望的幸福和快樂!這也是孩子期待發(fā)展的“點”。在這一背景下,孩子們在閱讀中不僅僅關注文本所需解決的問題,同時還能夠有效地提出自己在閱讀中的看法和見解,并通過閱讀和討論等途徑去解決,不再局限于書本,真正實現(xiàn)了閱讀的升華。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也顯而易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苯處煂W生閱讀課的指導,不要僅注重學生成績,更要從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升閱讀素養(yǎng)入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實現(xiàn)“心”與“心”的交流。
參考文獻:
[1]張雪平.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策略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7(26).
[2]沈小玲.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文本下想象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17(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