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是指讓不同年齡的幼兒在戶外進行同一個體育游戲,通過讓幼兒在體育游戲中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從而提升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經過大量研究證明,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打破了以往幼兒同齡交往的限制,在幼兒情感、社會性認知以及個性的發(fā)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幼兒自身具有愛玩的天性,戶外體育游戲在幼兒群體中十分受歡迎。但是,目前我國幼兒戶外體育游戲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大多數戶外體育游戲的器械都是經由教師挑選,幼兒只能根據教師挑選的器械進行體育游戲,幼兒在體育游戲中缺少“決定權”,如果幼兒對體育游戲的器械不感興趣,教學活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情境游戲更能引起幼兒對游戲的興趣,激發(fā)幼兒不斷探索的欲望,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有不同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因此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符合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但在幼兒園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中,我們發(fā)現教師們周而復始地運用著同一個情境,有的已經不再適應各年齡段幼兒的動作發(fā)展水平,同時,幼兒們也不再感覺新奇有趣,導致戶外游戲效果不盡如人意。
目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教學仍舊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將游戲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方面。例如,在備課的過程中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游戲的設計,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視幼兒的感受。如果幼兒只能根據教師設計的游戲開展體育活動,沒有參與體育游戲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很有可能導致幼兒并不喜歡這個體育游戲,最終影響課堂效果。
教師要想提高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教學的效率,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尊重幼兒在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幼兒的感受。要想讓戶外混齡體育游戲發(fā)揮出有效作用,教師可以在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中加入情境故事教育理念,充分重視幼兒的體驗,做到“放權”,引導幼兒自主進行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例如,在同伴的選擇上,教師應制定總體方向,在“以大帶小”的基礎上讓幼兒自主選擇玩伴;在器械選擇上,教師可以將體育器械進行分類擺放,在不同的區(qū)域間放置不同種類的器械,讓幼兒根據自身的愛好自主選擇體育器械,依照自己的意愿選擇體育游戲。與此同時,教師對幼兒活動進行有效的記錄,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可以適當加入并加以指導,充分觀察幼兒在戶外混齡體育活動中的實際情況。
教師將情境故事運用到幼兒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中,有助于讓幼兒戶外混齡體育游戲真正“活”起來。通過參與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不僅能夠增加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提高其主動性,從而逐漸培養(yǎng)獨立的人格,而且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因此,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充分發(fā)揮幼兒在戶外混齡體育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幼兒成為戶外體育游戲的主人。
戶外混齡體育游戲與教師的綜合素質有著密切的聯系,提升教師的素質對于改善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教學中的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幼兒園要想發(fā)揮出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最大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1. 不斷提高教師的身體素質
不斷提升教師的身體素質是提升幼兒戶外混齡游戲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必備的素質。戶外混齡體育游戲離不開運動,一次成功的戶外混齡體育游戲活動同樣離不開教師精心的組織。幼兒在進行戶外游戲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參與以及指導,因此,幼兒教師需要在平時加強鍛煉,以應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如果教師的體質差,就無法滿足戶外體育游戲中幼兒的需要,再好的教學方案設計也無法發(fā)揮出理想的效果。
2. 加強教師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
近年來,幼兒園教師虐童的新聞頻頻發(fā)生,教師虐童事件不僅給受害幼兒帶來了嚴重的創(chuàng)傷,對社會風氣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由于幼兒還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如果教師的心理不健康,不僅不能引導幼兒構建正確的思想認識,教師的不恰當行為甚至還會給幼兒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為了讓幼兒的心理朝著積極向上、樂觀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教師需要不斷調整心態(tài)、健全人格。
3. 不斷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幼兒教師的門檻較低,不需要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幼兒教師與其他教師一樣,同樣需要具備專業(yè)的教學技能。尤其是當今社會,隨著國外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傳入我國,教師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戶外混齡體育游戲在幼兒園的推廣就是很好的證明。因此,教師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技能。
總而言之,幼兒園戶外混齡體育游戲對于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與人際交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基礎上,改變教學方式,革新教學觀念,了解幼兒的心理活動,從而推動學前教育事業(yè)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