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朋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自從20世紀50年代把競技體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地位之后,我國完成了悉尼、雅典、北京奧運會的三級跳躍,高居奧運會金牌榜的首位。能夠這樣說,基于舉國體制的保證下,以及奧運會的奪金戰(zhàn)略指導下,我們國家已經正式晉升為真正意義上的競技體育大國。然而,縱觀我國的獎牌分布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國家具有絕對優(yōu)勢的競技項目大部分是不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技能類項目,而影響力較高的球類亦或是集體項目大部分都遠達不到一流水平,毋庸置疑,三大球里籃球在國內具有最廣泛的群眾根基。但是一直處于中游的我國男子籃球僅僅可以在亞洲占據(jù)霸主地位。最近一段時間還感受到來自西亞球隊的非常大的威脅。我國女籃不但沒有再現(xiàn)當年的輝煌,更有甚者,在第16屆的世界女籃錦標賽小組賽里被橫掃出局。為何我國籃球在世界賽場中缺少競爭力呢?對于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力度不夠以及選材系統(tǒng)的不健全是束縛我國籃球實現(xiàn)突破的關鍵要素。已經有相關證實,我們國家籃球運動員的身高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準,就內線的對抗而言也已經居于劣勢,然而外線球員的競技能力和世界相比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小、快、靈、的技術風格已經不復存在。反映了我們國家近些年在籃球選材層面過分重視運動員的身高,而忽視了某些內在的指標。
競技體育實踐顯示,所有項目的運動隊對于運動員身體的條件的規(guī)定具有很大的差異,并且某些身體指標是沒辦法經由后天的練習加以彌補的。就籃球運動員來說,因為空間爭奪愈加激烈,運動員的身體亦需要滿足愈加苛刻的條件,并且探究顯示身體的高度是一種具有相當高的遺傳度的身體指標,后天的訓練基本上無法補償。不僅有身高此項指標,還有很多身體指標具有非常高的遺傳度,所以要求在選材時期就這些指標展開嚴格的把控,才能夠提升運動訓練的效率和運動員的成功比例。當代籃球逐漸向速度快、戰(zhàn)術多元、技術嫻熟、對抗白熱化的方向發(fā)展,對優(yōu)秀籃球運動員亦提出了愈來愈高的條件。
運動訓練學把籃球劃為集體同場對抗類項群,只要屬于集體類項目,均將牽涉到分工合作的問題,所以籃球運動員的選材不僅應該關注具有非常高的遺傳度的外在身體指標,還應對運動員的神經種類、心智水平等具有相當高的遺傳度的內在指標給予關注。因此,應該考慮到選材對象的身體素、身體機能等??傮w來說,其在選材的時候測量的指標應該盡可能全面并且精確。需要測量的指標太多,雖然可以更為全方位的展現(xiàn)出備選對象的各方面的條件,但是會大大加重選材的工作量,不易操作。反之,測量指標太少則無法體現(xiàn)其總體水準,讓之后的訓練培養(yǎng)工作進入一種被動狀態(tài)。某些國內學者探究表示,選材的指標必需具備針對性,應該可以將此項運動的特征反映出來,基于宏觀層面而言,選材應該基于機能、形態(tài)、專項技術等層面統(tǒng)籌加以考慮。
目前,手長、身高、克萊托指數(shù)等指標相對來說更為受到籃球選材專家的認可。在這之中,手長即由尺骨莖突點以及連結撓骨莖突點的連線的中間處到中指指尖的直線距離。手長處于理想狀態(tài)的籃球運動員可以使其和球的直接接觸面積增加,進而能夠更為有效地對球進行把控,諸多狀況下其與指距一起當作參考的指數(shù),不僅借以體現(xiàn)手的長度,還能夠展現(xiàn)其寬度。大部分專家表示,手是與球展開直接碰觸的器官,手大的運動員和球具有更大的接觸面,可以更為有效地對球加以把控,手指的長度就投籃而言亦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身高即實時度量的身體高度和預計高度的整體考慮。研究顯示,出色的籃球運動員的一般平均身高處于195~225cm區(qū)間內,在這之中一般較為出色的控衛(wèi)的身高處于185~195cm區(qū)間內,出色的中鋒通常均處于213~225cm區(qū)間內??巳R托指標是形態(tài)學運用最普遍的指標之一,其經由身高和體重的比重關聯(lián)來展現(xiàn)身體的充實度以及機體的組織密度,此指標較高的運動員通常展現(xiàn)出較為出色的身體對抗水平,此指標較低的運動員則會展現(xiàn)出出色的靈敏度。
當今的籃球突出速度和高度的統(tǒng)一,縱覽世界籃壇那些非常優(yōu)秀的運動員,不僅需要擁有傲人的身高,其移動速度亦處于較高水準,所以籃球運動員的選材亦應該對于與爆發(fā)力水平有關的指標加以關注。運動生理學探究指出,踝圍和跟腱的比例可以體現(xiàn)備選運動員的爆發(fā)水平,踝圍跟腱×100的數(shù)值愈低就表明踝圍愈小,跟腱愈長表明具備更高的彈跳能力,然而指數(shù)如果過低則將對于踝關節(jié)的力量產生一定負面作用。
通過查閱資料表明,視野和肺活量、握力以及心功能指數(shù)就籃球運動員而言均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各級選材的時候均應當就其展開嚴格的測試。視野能夠劃分成動視野以及靜視野,眼睛轉動所可以觀察到的視野我們將其稱作動視野,一般采用角度加以表示。后者即人的頭部與眼球維持一個固定不變的狀況下,眼睛看向正前面所可以觀測到的空間范圍。視野的形狀以及大小與視網膜中感覺細胞的散布狀況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能夠用其來對于視野的范圍加以度量?;诨@球運動員的選材而言,將對于前者的測量作為主導。握力是對于上肢肌肉群的發(fā)達水平加以度量,在體能測試里其通常依托握力體重的模式加以展現(xiàn),就是將其高低和被測者的體重關聯(lián)起來,從而獲得最為準確的體力評估。心功能指數(shù)即收縮壓和心率的比值,前者展現(xiàn)心肌收縮能力的高低,此指標愈高代表具有更強的心臟泵血功能,生理學上采取哈佛試驗臺加以測試。
力量是所有競技體育獲得勝利最為關鍵的要素,亦為籃球運動員一項關鍵的能力,其應該具有非常高的下肢爆發(fā)力,并且還要求用上肢與腰背肌肉的爆發(fā)力來將比賽里的各類動作實現(xiàn)。
速度素質即人體展開迅速運動的能力,亦或是在瞬間實現(xiàn)某類運動的能力。其就籃球運動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價值,此素質較強可以使比賽的速度與節(jié)奏加速,能夠得到在攻守位置、時間以及人數(shù)層面的優(yōu)勢,對提升攻守的成功率有很大幫助,還能夠提升比賽的運動負荷以及強度,在攻守的數(shù)量以及質量層面將對手甩在身后,掌握比賽的主動權。
耐力素質是機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活動且抵御疲勞的能力,人體的循環(huán)、肌肉、呼吸以及神經系統(tǒng)等機能水平對其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因此,對此指標的評估亦代表著對于別的機能素質的間接評判。
彈跳能力是籃球運動員在比賽里搶奪制空權的關鍵要素,其和無氧代謝能力、爆發(fā)力、以及整個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存在密切關聯(lián),在比賽的時候其需要實現(xiàn)眾多的跳躍,如搶籃板球、上籃等,需要良好的彈跳素質作為基礎。
氣質是個性心理特征的關鍵構成要素,是展現(xiàn)大眾心理活動穩(wěn)定的、代表性的心理特點,籃球運動員就此類心理特點而言亦是具有一定要求的,籃球運動不僅對運動員自身素質有一定要求,還因為比賽里戰(zhàn)術位置分工的差異,角色的主要責任和任務也會有所不同,而這項任務的完成能力和責任的擔當能力與籃球運動員是我氣質類型有較大的關系,因而籃球運動員的氣質選材對籃球運動員技能的培養(yǎng)與籃球隊以后的發(fā)展息息相關,所以要重視氣質類型對籃球運動員的影響。
德國心理學家依據(jù)神經系統(tǒng)針對外界的反應把氣質劃分成4類: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及抑郁質。各類氣質類型均有獨一無二的氣質特點。依據(jù)有關資料探究剖析,各個位置的籃球運動員對于其的要求是具有一定差異的,各種氣質類型在籃球運動員的分布數(shù)目具有一定差別,按照順序從高到低為多血質、膽汁質、黏液質、抑郁質。此亦和此項運動相適應,由于其為集體協(xié)作性非常高的運動項目,運動員的氣質特征將在激烈的對抗、突然地變化、快速的運動、復雜的競爭和連續(xù)的動作中得以體現(xiàn)。各個位置基于氣質表現(xiàn)層面而言均具有一定差異。
多血質類型的氣質特點是具有生氣,情緒來去迅速且易變,表情豐富。膽汁質:精力旺盛,言語動作迅速,內心外漏,熱情果敢。上述2類氣質類型的運動員與前鋒、進攻后衛(wèi)及外中鋒的要求較為相符。黏液質:情緒發(fā)生緩慢,沉著冷靜,內心不外露,堅毅執(zhí)著。此類與組織后衛(wèi)以及內中鋒的位置較為相符。組織后衛(wèi)是整個隊伍的關鍵,是靈魂人物需要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應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組織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隊的力量。抑郁質類型的氣質特征是柔弱易倦、言語動作細小、孤僻等一系列的負面情緒比較多,這種類型的運動員很難培養(yǎng)成一名優(yōu)秀的籃球運動員。
科學的選材可以提高籃球運動員的成功率,籃球運動員的選材應考慮運動員的身體形態(tài)、素質、技能、專項技術以及心理品質等一系列指標。這些指標直接決定著運動員所能達到的高度,必須要加以重視,針對這些指標加以選材,盡可能更加全面地反應籃球運動員的綜合能力,在籃球方面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1] 高建磊 .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可持續(xù)發(fā)展影響因素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21(1):156- 159.
[2] 池建 .我國兒童、少年籃球運動員選材標準的研制過程與方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18(2):226- 229.
[3] AWS 沃森 .身體素質與運動成績 . [M].武維一,等譯.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4] 譚朕斌 .籃球運動員體能訓練的理論與方法及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7(8):1129- 1131.
[5] 饒 .淺析氣質類型與籃球運動員的選材、戰(zhàn)術位置及技術特長的關系[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4(3):519- 521.
[6] 吳正先 .對我國部分甲級隊男籃運動員某些機能心理特征的初步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1994,30(12):329-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