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未 廖暉 宋建波 柴麗清 晉毅 李嘉?!¢悙蹣s
中圖分類號 R288;R19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1-0408(2018)02-0272-0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02.30
摘 要 目的:為更好地完善中成藥說明書提供參考。方法:隨機抽取某“三甲”醫(yī)院的門診患者,就其口服用藥時對中成藥說明書內(nèi)容的關注度進行問卷調(diào)查,并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對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患者所關注的內(nèi)容標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評分。結果:共發(fā)放問卷515份,回收有效問卷498份,有效回收率為96.7%。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受訪患者對用法用量關注度最高(92.4%),其次為注意事項和禁忌(88.0%和70.3%),之后是藥物相互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和老年用藥(56.2%、46.4%、45.2%和42.4%)。221份中成藥說明書在服藥方法(用法用量)的描述中,明確標注服藥次數(shù)的有203份(91.9%),明確標注服藥劑量的有160份(72.4%),明確標注服藥療程的有36份(16.3%);在服藥禁忌(注意事項、禁忌、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和老年用藥)的描述中,明確標注人群禁忌的有124份(56.1%),明確標注癥狀禁忌的有82份(37.1%),明確標注飲食禁忌的有71份(32.1%)。221份中成藥說明書評分情況統(tǒng)計顯示,評分為6分的說明書最多,有52份;其次是評分為8分的說明書,有47份;而評分為滿分(12分)的說明書僅有4份。結論:目前的中成藥說明書對于患者關注度最高的服藥方法相關內(nèi)容的標注情況相對較好,尤其在服藥次數(shù)方面其指導性基本能達到要求;而對于患者關注度僅次于服藥方法的服藥禁忌相關內(nèi)容的標注情況不理想,其指導性尚待提高。
關鍵詞 中成藥說明書;口服用藥;關注內(nèi)容;調(diào)查;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struction. METHODS: The outpatient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from a Third Grade Class A hospital.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attention degree of the outpatients to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structions when taking medicine orally. The concern content label of patients in 221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structions were counted, analyzed and graded according to survey results. RESULTS: A total of 515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498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with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96.7%.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concern from the patients was usage and dosage (92.4%), followed by attentions and taboos (88.0%, 70.3%). The following items were drug interaction, pregnant and lactating women medication, children medication and the elderly medication (56.2%, 46.4%, 45.2%, 42.4%). Among the description of medication methods (usage and dosage) in 221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structions, 203 prescriptions clearly marked medication times (91.9%), 160 clearly marked drug dosage (72.4%) and 36 clearly marked medication course (16.3%). In matters of taboos (attentions, taboos, pregnant and lactating women medication, children medication and the elderly medication), 124 prescriptions clearly marked population taboos (56.1%), 82 clearly marked symptom taboos (37.1%) and 71 clearly marked diet taboos (32.1%). According to the scoring statistics of 221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structions, there were 52 instructions with score of 6, followed by 47 instructions with score of 8; there were only 4 instructions with full score (12). CONCLUSIONS: At present, related contents of medication methods highly concerned by the patients are well marked i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structions, especially its guidance is basically 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respect of medication times. The related contents of medication taboos, which is next only to attention degree of medication methods by patients, is poorly marked. Its guidance remains to be improved.
KEYWORDS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instruction; Oral medication; Concern content; Survey; Analysis
藥品說明書是藥品最基本、最重要的信息來源,是醫(yī)師開方、藥師調(diào)配、患者用藥的重要依據(jù),具有醫(yī)學和法律上的意義[1]。隨著我國中醫(yī)藥學的發(fā)展,中成藥因其獨特的療效,在臨床廣泛使用。而伴隨醫(y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和藥品分類管理制度的實施,患者自行購買使用藥品的現(xiàn)象越來越普遍。日常工作中發(fā)現(xiàn),患者通常對中成藥說明書所標注的服藥方法及禁忌等內(nèi)容的關注程度較高,因此,現(xiàn)有的中成藥說明書相關內(nèi)容的指導性是否能滿足患者需要值得關注。鑒于此,本研究就某“三甲”醫(yī)院門診患者口服用藥時對中成藥說明書內(nèi)容的關注度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并與收集到的中成藥說明書實際所載相關內(nèi)容進行對照分析,從而為更好地完善中成藥說明書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diào)查對象和資料來源
1.1.1 調(diào)查對象 隨機抽取2016年1-8月每月3、13、23日到某“三甲”醫(yī)院門診就診的患者作為調(diào)查對象。
1.1.2 資料來源 收集該“三甲”醫(yī)院2016年1-8月所使用的口服中成藥的共221份藥品說明書作為本研究資料來源。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diào)查方法 自行設計調(diào)查問卷,問卷涉及的中成藥說明書中應設內(nèi)容依據(jù)2001年施行的《藥品包裝、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規(guī)定》、2006年施行的《藥品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guī)定》為主要標準,并參照2006年發(fā)布的《中藥、天然藥物處方藥說明書格式》確定,包括主要成分、功能主治與適應證、規(guī)格、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禁忌、藥物相互作用、不良反應、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有效期、警示語、性狀、生產(chǎn)企業(yè)、藥理毒理、貯藏、通用名稱、包裝、漢語拼音、執(zhí)行標準、臨床試驗、批準文號、核準和修改日期、藥動學等25項。調(diào)查者在該“三甲”醫(yī)院門診向患者面對面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并講解調(diào)查目的、意義和方法,同時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當場進行解釋,由患者自行從25項中成藥說明書中應設內(nèi)容之中選擇關注度較高的15項,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問卷。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檢查,篩除無效問卷(多選或者少選)。
1.2.2 中成藥說明書分析方法 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結果,統(tǒng)計出患者關注度較高的前6項內(nèi)容(藥物相互作用除外),并歸納整理為服藥方法(服藥次數(shù)、服藥劑量、服藥療程)和服藥禁忌(人群禁忌、癥狀禁忌、飲食禁忌)兩類。逐一查閱所收集到的221份中成藥說明書,就患者關注度較高的以上兩類內(nèi)容的標注情況進行對照分析,并對其標注完整性進行評分。評分標準:明確標注為2分、標注不明確為1分、無標注為0分,滿分為12分。明確標注是指在中成藥說明書中標明了具體的服藥次數(shù)、服藥劑量、服藥療程等,如1日*次、1次*粒、1個療程*天等;標注不明確是指在中成藥說明書中雖有服藥次數(shù)、服藥劑量、服藥療程等的標注,但不具體,如1日*~*次、1次*~*粒、1個療程*~*天等;無標注是指在中成藥說明書中未提及相關內(nèi)容。
1.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
對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和中成藥說明書相關內(nèi)容標注情況運用Excel 2007軟件進行整理、統(tǒng)計和分析。
2 結果
2.1 受訪患者對中成藥說明書內(nèi)容關注度的調(diào)查結果
共發(fā)放問卷515份,回收有效問卷498份,有效回收率為96.7%。受訪患者對中成藥說明書內(nèi)容關注度的調(diào)查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受訪患者對用法用量關注度最高(92.4%),其次為注意事項、禁忌和藥物相互作用(88.0%、70.3%和56.2%),而對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和老年用藥的關注度也相對較高(46.4%、45.2%和42.4%)。
2.2 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有關服藥方法、服藥禁忌兩類內(nèi)容的分析結果
2.2.1 服藥方法、服藥禁忌兩類內(nèi)容的標注情況 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結果,將用法用量一項歸納整理為服藥方法,包含服藥次數(shù)、服藥劑量及服藥療程3個方面;將注意事項、禁忌、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和老年用藥等項歸納整理為服藥禁忌,包含人群禁忌、癥狀禁忌及飲食禁忌3個方面。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有關服藥方法、服藥禁忌兩類內(nèi)容的標注情況見表2。由表2可知,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明確標注服藥次數(shù)的有203份(91.9%),明確標注服藥劑量的有160份(72.4%),明確標注服藥療程的有36份(16.3%);明確標注人群禁忌的有124份(56.1%),明確標注癥狀禁忌的有82份(37.1%),明確標注飲食禁忌的有71份(32.1%)。另外,服藥療程無標注的最多,有166份(75.1%);其后依次是飲食禁忌(150份,67.9%)、癥狀禁忌(139份,62.9%)和人群禁忌(97份,43.9%)。
2.2.2 對服藥方法、服藥禁忌兩類內(nèi)容標注完整性的評分情況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有關服藥方法、服藥禁忌兩類內(nèi)容的標注情況,對相關內(nèi)容標注完整性進行評分。221份中成藥說明書評分情況統(tǒng)計結果見圖1。由圖1可知,評分為6分的說明書最多,有52份;其次是評分為8分的說明書,有47份。另外,評分最高(12分)和評分最低(2分)的說明書均僅有4份;評分為12分的說明書對應的藥品有:百樂眠膠囊、蘇黃止咳膠囊、頸痛顆粒及活血鎮(zhèn)痛膠囊;評分為2分的說明書對應的藥品有:銀黃含化片、裸花紫竹分散片、暖宮七味散及止痛化癓膠囊。
3 分析與討論
3.1 關于服藥方法
3.1.1 服藥次數(shù)及劑量 由表1可知,受訪患者對用法用量(服藥方法)關注度最高(92.4%)。由表2可知,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明確標注服藥次數(shù)的有203份(91.9%),其指導性基本能達到要求;明確標注服藥劑量的有160份(72.4%),尚未完全達到要求。服藥次數(shù)及劑量作為患者最為關注的內(nèi)容,如果中成藥說明書對其有規(guī)范、清楚的描述,肯定會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藥的準確性、安全性和依從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日常工作中發(fā)現(xiàn)有的患者認為中成藥比較安全、副作用小,故自行隨意加大服用劑量,由此更易導致不良反應發(fā)生。因此,中成藥說明書特別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服藥劑量內(nèi)容標注的完善,更好地保證臨床安全用藥。
3.1.2 服藥療程 由表2可知,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明確標注服藥療程的僅占16.3%,說明藥品生產(chǎn)企業(yè)對服藥療程的交代不夠重視,而這同樣也是服藥方法的一個重要方面。長期、過量服用中成藥導致不良反應的報道很多,如牛黃解毒丸、六神丸等長期服用易引起過敏反應,輕者出現(xiàn)皮膚瘙癢、固定性紅斑等,嚴重者可出現(xiàn)剝脫性皮炎、上消化道出血和內(nèi)臟損害;活絡丸及跌打七厘片等含有朱砂的中成藥長期服用可引起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慢性汞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心、肝、腎及腦中毒[2]。一項有關中成藥致肝損害的調(diào)查文獻表明,由于服藥時間過長造成肝損害的病例占全部肝損害病例的55%[3]。因此,中成藥說明書需明確標注服藥療程,為醫(yī)師、藥師、患者提供參考依據(jù)。
3.2 關于服藥禁忌
3.2.1 人群禁忌 由表1可知,受訪患者對注意事項和禁忌等(服藥禁忌)的關注度僅次于用法用量(服藥方法)。由表2可知,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明確標注人群禁忌的僅占56.1%,具體為:102份明確標注孕婦禁用,35份明確標注老年人慎用,8份明確標注哺乳期婦女禁用,4份明確標注兒童禁用。據(jù)相關報道,我國兒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成人的4倍[4]。因此,藥品生產(chǎn)企業(yè)應該繼續(xù)進行深入研究,盡快完善此方面標準內(nèi)容,從而提高兒童用藥的安全系數(shù)。2016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文修改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要求在禁忌項下明確標注“新生兒、幼兒禁用”,說明從國家層面已經(jīng)開始關注中成藥說明書中的兒童用藥禁忌標注內(nèi)容。老年患者有多種藥物同時服用的特點,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風險隨之增大;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因特殊生理狀態(tài),用藥的安全系數(shù)要求更高。以參松養(yǎng)心膠囊等活血化瘀類藥物為例,這類藥物行散力強,易耗血、動血,若老年人或孕婦應用不當,極易導致不良反應。又如脈血康膠囊的成分為中藥水蛭,功效為破血逐瘀,有小毒,孕婦禁用[5]。完善中成藥說明書中特殊人群的用藥禁忌內(nèi)容標注,將為相關人群的安全用藥提供保障。
3.2.2 癥狀禁忌 由表2可知,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明確標注癥狀禁忌的僅占37.1%,說明藥品生產(chǎn)企業(yè)對癥狀禁忌的交代不夠重視。而癥狀禁忌標注不明,則會給使用中成藥的患者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例如,穿心蓮片等苦寒清熱藥物的特點是所含中藥多味苦、性寒涼,易傷脾胃正氣,脾胃虛弱者服用較易發(fā)生不良反應。又如,八珍顆粒為氣血雙補之藥,性質(zhì)較黏膩,有礙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脹痛、納食不消、腹脹便溏者忌服。因此,建議中成藥說明書對癥狀禁忌給予明確標注,應根據(jù)藥物的藥理毒理資料進行總結,明確一些疾?。ㄈ绺哐獕?、糖尿病、肝功能不全等)患者慎用、禁用的情況[6],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依據(jù)。
3.2.3 飲食禁忌 由表2可知,221份中成藥說明書中明確標注飲食禁忌的僅占32.1%,說明藥品生產(chǎn)企業(yè)對該方面內(nèi)容亦不夠重視。而飲食會影響藥物的吸收、代謝和排泄,降低藥效甚至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例如,解表類藥物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及人參敗毒膠囊等需忌食生冷、油膩食物,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及藥效的發(fā)揮。又如,滋補類中成藥忌茶水,因茶葉含有鞣質(zhì),與滋補藥物同服時,會與其中某些蛋白質(zhì)、生物堿、重金屬鹽結合產(chǎn)生沉淀,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因此,建議中成藥說明書對飲食禁忌也給予明確標注,以更好地指導患者安全、合理用藥。
3.3 部分典型的中成藥說明書相關內(nèi)容標注情況示例
3.3.1 標注較完善的中成藥說明書 由圖1可知,評分滿分(12分)的中成藥說明書對應的藥品為百樂眠膠囊、蘇黃止咳膠囊、頸痛顆粒及活血鎮(zhèn)痛膠囊4種,而評分11分的中成藥說明書對應的藥品包括舒眠膠囊等5種。百樂眠膠囊主要用于肝郁陰虛型失眠癥,而舒眠膠囊主要用于肝郁傷神所致的失眠癥。蘇黃止咳膠囊主要成分為麻黃、紫蘇葉、地龍等,臨床用于治療哮喘及咳嗽。麻黃中含有麻黃堿,屬興奮劑,有明顯的中樞興奮作用,對運動員來說是禁用藥物;麻黃成分的特殊性,使得生產(chǎn)企業(yè)對該藥說明書較重視,相關內(nèi)容標注也較完全。
3.3.2 標注需完善的中成藥說明書 骨科常用藥藤黃健骨片說明書評分僅為3分,其中多個項目都未進行明確標注甚至無標注。可能是由于其成分復雜,生產(chǎn)企業(yè)開展說明書中各項目的研究較為困難,難以獲得確切的結果所致。據(jù)文獻報道,藤黃健骨片可引起頭痛、頭暈及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7]。因此,加強相關研究,完善說明書的相關內(nèi)容標注,有助于其臨床安全使用。銀黃含化片說明書為評分最低的說明書之一。該藥主要成分為金銀花提取物、黃岑提取物,用于急慢性扁桃體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含服的主要目的是使藥物能較長時間停留在咽部,從而在局部產(chǎn)生持久的藥效。該藥含服后,至少半個小時之內(nèi)不要飲水,以保持口腔、咽喉部位較高的藥物濃度,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而上述內(nèi)容在其說明書中均未進行標注。據(jù)文獻報道,銀黃含化片可引起藥疹[8]。這提示其不良反應等方面的警示也有必要在說明書中標注。
4 建議
藥品說明書是醫(yī)師處方、藥師提供用藥指導和患者用藥的主要依據(jù),藥品說明書不規(guī)范、不完善或不準確將會嚴重影響臨床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9]。從一份信息不完整的藥品說明書中,醫(yī)師、藥師和患者無法獲得全面、準確的用藥知識,就有可能開具不合理的藥物處方,無法提供合理的用藥指導,或無法合理使用藥品。為更好地完善中成藥說明書,保證藥品的安全使用,需要生產(chǎn)企業(yè)、藥監(jiān)部門及醫(yī)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4.1 藥品生產(chǎn)企業(yè)應主動完善及修改藥品說明書
生產(chǎn)企業(yè)應嚴格遵照《藥品生產(chǎn)質(zhì)量管理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并按藥品實際情況客觀、科學地書寫藥品說明書中的各項內(nèi)容。針對不同的人群科學探索具體的服藥劑量及服藥療程等項目,深入研究中成藥的藥理作用、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的嚴重程度等,完善其相關內(nèi)容。另外,需加強藥品上市后安全性再評價的工作和持續(xù)的質(zhì)量改進,不僅有利于患者的安全,也是對生產(chǎn)企業(yè)自身的保護。
4.2 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應加大監(jiān)管及懲處力度
監(jiān)督管理部門應加強中成藥說明書的規(guī)范化管理,加大對不負責企業(yè)的懲處力度。完備上市后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監(jiān)測反饋系統(tǒng),定期對中成藥說明書進行復查,并不斷修改、補充和完善,確保藥品說明書的質(zhì)量符合相關標準。
4.3 醫(yī)務工作者應積極收集藥品相關信息并及時反饋
作為指導患者用藥的臨床醫(yī)師、藥師,應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zhì),在工作中積極收集藥品的有關信息,不斷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反饋,使中成藥說明書在實踐中不斷發(fā)展,也為臨床用藥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10]。
參考文獻
[ 1 ] 謝奕如,蔡德,佘白蓉,等.淺析當前藥品說明書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藥房,2008,19(4):311-313.
[ 2 ] 王珍華,洪瑩.我院臨床應用中成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海峽藥學,2011,23(6):226-227.
[ 3 ] 閆素英,褚燕琦,張維,等.281例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7,5(4):58-61.
[ 4 ] 楊銳.兒童用藥安全現(xiàn)狀亟待改變[J].癌癥康復,2013(2):37-39.
[ 5 ] 黃兆勝.中藥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26- 326.
[ 6 ] 林潤好,魏燕華,何金美.129種中成藥藥品說明書中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標注情況的調(diào)查分析[J].江西中醫(yī)藥,2012,43(6):65-67.
[ 7 ] 姜曉燕,馬道南.藤黃健骨片致不良反應1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29(9):776.
[ 8 ] 張慶紅,武文華,趙勇.銀黃含化片引起藥疹1例[J].中國中藥雜志,2001,26(5):68.
[ 9 ] 牛凱云.中藥注射劑說明書中與其安全性相關的項目調(diào)查[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22):208.
[10] 支偉鋒,張桂芬,廖建青,等.240份中成藥說明書和23份中成藥不良反應報告的調(diào)查分析[J].海峽藥學,2011,32(4):222-225.
(收稿日期:2017-01-31 修回日期:2017-12-04)
(編輯:周 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