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菊妹
(作者單位:江蘇常州市金壇區(qū)西城實驗小學)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2、13頁。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體積和容積,比較一下屏幕上的這兩個物體,誰的體積大呢?說說你的想法。(課件出示分別用8個和9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搭成的不同形狀的物體)
師:還有兩個物體需要你們比較體積大小,請大家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這兩個物體后迅速作出判斷。一個物體是用6個小正方體搭成的,另一個物體是用7個小正方體搭成的。(所用的小正方體大小不同)
(學生回答后媒體顯示物體)
小結(jié):看來只有用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搭成的物體,才能比較物體的體積。
師:(課件出示例8中的兩個立體圖形)你能聯(lián)系剛才的學習經(jīng)驗比較出它們體積的大小嗎?先自己想想,然后小組討論。
師:在比較物體體積時,可以把它們分成同樣大小的小正方體再比較。為了準確測量或計量體積的大小,人們統(tǒng)一了正方體的標準,并規(guī)定了用同樣大小的正方體作為體積單位。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今天就來研究這幾個體積單位。(板書課題:體積和容積單位)
【設(shè)計意圖:從可以借助小正方體個數(shù)比較兩個物體的體積,到不能通過小正方體個數(shù)比較體積大小,得出比較體積大小需要統(tǒng)一標準,從而激起學生認識體積單位的需求。】
1.選一選,認識1立方厘米。
師:(拿起長4厘米、寬1厘米、高1厘米的長方體橡皮)現(xiàn)在要計量這個長方體的體積,你覺得用哪個體積單位比較合適?大約是多少立方厘米?
師:答案不一樣,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明白1立方厘米有多大?(板書:1立方厘米)
師:學具盒里有一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立體圖形,你能找出來嗎?說一說你為什么認為它的體積是1立方厘米?
生:因為這個正方體的棱長是1厘米。(板書: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
師:接下來請仔細觀察這個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立方厘米?
(學生舉例,引導用小拇指的一小截來表示)
練習:
(1)想一想、比一比。
師:剛才同學們找到了很多體積大約是1立方厘米的物體,那么在黃豆、草莓、乒乓球和大米這些常見的物品中,哪些物品的體積比1立方厘米大?哪些比1立方厘米小呢?
(2)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
師:看來大家對1立方厘米有了更深的認識。那現(xiàn)在你認為這個長方體橡皮的體積大約是多少立方厘米呢?(再次拿起長4厘米、寬1厘米、高1厘米的長方體)下面請一位同學上來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投影出示學生擺的過程)
師:如果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擺成這樣的一個長方體,(長3厘米、寬2厘米、高1厘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師:比較一下這兩個長方體,誰的體積大,大多少?
小結(jié):統(tǒng)一體積單位,我們不僅可以清楚的表達出物體的體積是多少,而且可以準確的比較出體積的大小。
【設(shè)計意圖:認識1立方厘米是認識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基礎(chǔ)。通過想一想、比一比、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感受一塊橡皮的體積大小,既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建立起1立方厘米的表象,又可以為后面理解立方厘米與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打下基礎(chǔ)。】
2.做一做,認識1立方分米。
師:我們已經(jīng)清楚地感受到了1立方厘米的大小,那1立方分米呢?你能用準備的材料做一個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嗎?
介紹材料及操作要求:
材料:橡皮泥、長1分米的小棒。
操作要求:
(1)想一想: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有多大?
(2)做一做:小組合作,做一個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巡視指導,展示交流拼法)
師:誰分享一下你是怎樣做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的?(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得出: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米)
師:仔細觀察體積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你能用手勢比劃出它的大小嗎?(學生比劃后交流方法,強調(diào)比劃1平方分米和1立方分米的區(qū)別)
師: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立方分米呢?(學生舉例)
練習:
(1)想一想、比一比。
師:在紙巾盒、香皂、獼猴桃和西瓜這些常見的物品中,哪些物品的體積比1立方分米大一些?哪些比1立方分米小一些?
(2)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出示教材練習三第7題圖)
師:這些物體都是用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擺成的,它們的體積各是多少?
3.搭一搭,認識1立方米。
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大小,想一想,怎樣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棱長1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米)
師:請六人小組合作,搭一個1立方米的正方體框架。(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后比劃比劃,鉆一鉆,感受1立方米的大小)
師:現(xiàn)在你對1立方米有什么新的認識嗎?
【設(shè)計意圖: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到底有多大?學生剛開始學習,很難準確清晰的建立起表象。在親身經(jīng)歷了“做一做”“搭一搭”等實際操作活動后,學生對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了比較直觀的認識,逐步形成表象。】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三個新的體積單位,你覺得在計量什么樣的物體體積時適合用立方厘米、立方分米或立方米作單位呢?
練習:
師:(出示橡皮圖)這塊橡皮的體積大約是多少?你覺得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立方厘米)
師:大約是幾立方厘米呢?能說說你是怎樣估的嗎?(橡皮的體積大約是6立方厘米)
師:(出示集裝箱)這是一個集裝箱,計量它的體積你覺得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立方米)
師:想象一下體積大約是幾立方米?(集裝箱的體積大約是40立方米)
師:(出示水桶圖)計量水桶的容積你覺得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立方分米”或“升”)
師:計量容積我們一般也是用體積單位,只不過計量水桶的容積我們用“升”作單位更合適。我們一起來聽一段視頻講解。
視頻介紹:同學們,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計量液體的體積,通常用升或毫升作單位。容積是1立方分米的容器,正好盛水1升(動畫)。容積是1立方厘米的容器,正好盛水1毫升(動畫)。也就是說“1立方分米=1升”“1 立方厘米=1 毫升”。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實驗幫助學生切實體會到容積是特殊的體積,從而建立“1升”和“1毫升”的表象?!?/p>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體積和容積單位。那么體積單位和我們之前認識的面積單位、長度單位之間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以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為例,你能看圖舉例說說對它們的整體印象及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嗎?
生:厘米是長度單位,平方厘米是面積單位,立方厘米是體積單位;長度單位是一條一條的,用線段表示,面積單位是一塊一塊的,用平面表示,體積單位是立體的,一整個的。
師:那它們之間又存在什么聯(lián)系呢?
生: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邊長是1厘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棱長是1厘米,它們都和1厘米有關(guān)。
生:一個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它一個面的面積就是1平方厘米,它的體積就是1立方厘米,它們都是這個正方體的一部分。
師:確實如此,把1厘米的線段平移后就可以得到一個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再把這個正方形向上平移,就可以得到一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梢?,我們今天認識的體積單位和面積單位、長度單位之間確實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設(shè)計意圖:在接近課的尾聲時,教師借助課件動態(tài)演示分別呈現(xiàn)“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點、線、面、體之間的關(guān)系,同時又能清晰、有層次地梳理出常用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深了學生對體積單位的認識,可謂一舉兩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