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莉 武漢華夏理工學院圖書館
近些年來,隨著高校學生數(shù)量的增加,學生對圖書資源的需求量逐漸提升。高校圖書館必須不斷擴充圖書量、增加圖書種類,以滿足學生的需求。長此以往,不僅容易加重圖書管理負擔,且容易增加圖書館的運行成本。接收捐贈圖書,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為確保文獻資源能夠被合理利用,對捐贈圖書的類型及質(zhì)量進行優(yōu)化控制,開始顯得尤為必要。
當前,高校圖書館所接收的捐贈圖書的來源較多,捐贈圖書的作用,同樣體現(xiàn)在不同方面,具體如下:
目前,高校圖書館所接收的捐贈圖書,主要來源于學生、其他高校、出版社、教師、社會及著者。上述來源中,來自于社會的捐贈圖書,具有種類豐富的特點。但圖書的質(zhì)量,則很難得到保證[1]。另外,由于捐贈者對圖書館需求缺乏了解。因此,捐贈者所捐贈的圖書,往往無法與圖書館的需求相匹配。受捐贈圖書類型與圖書館需求類型的矛盾的影響,圖書館所接收的捐贈圖書,在數(shù)量以及類型方面,往往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上述問題如未及時解決,容易加重圖書館的圖書整理負擔。可見,為使捐贈的圖書能夠真正發(fā)揮其價值。建立合理有效的文獻資源再利用體系,已迫不及待。
圖書館接收的捐贈圖書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首先,高校圖書館接收捐贈圖書,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當前,大部分高校,均會依照學校的專業(yè)特點購買圖書。因此,除專業(yè)圖書外,學生很難自圖書館尋找到其他類型的書籍。長此以往,將導致學生的知識面過于狹窄,對其長遠發(fā)展不利。其次,高校圖書館接收捐贈圖書,同樣有利于降低圖書館成本。紙質(zhì)圖書為消耗品,當使用一定年限后,圖書館必須購入新的書籍對其進行替換[2]。長此以往,極容易增加圖書館的成本。接收捐贈圖書時,圖書館無需付出成本,既可增加書籍量。這對于圖書館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價值。
為使高校圖書館接收捐贈圖書的價值得以發(fā)揮,確保文獻資源能夠再利用是關鍵。針對上述問題,本文主要提出了如下建議:
積極控制捐贈圖書的質(zhì)量,能夠及時篩選出不合格的圖書。以確保圖書館所擁有的藏書,均為高質(zhì)量、高價值的圖書。對此,建議高校建立“圖書質(zhì)量審查機制”,層層篩選,提高捐贈圖書質(zhì)量。例如:當某捐贈者以個人或集體的名義捐贈圖書后,圖書管理人員,應負責對圖書進行首次篩選。首次篩選的依據(jù),以“缺頁少頁”、“字跡不清”等為主。篩選合格的圖書,需進入下一篩選環(huán)節(jié)。由圖書管理人員,將“內(nèi)容無價值”、“存在不良誘導”的圖書,排除在藏書之外。經(jīng)上述環(huán)節(jié)篩選完成后的圖書,質(zhì)量往往較高,且能夠充分滿足文獻資源的再利用需求,使圖書館購書成本得以降低。
為確保接收的捐贈圖書,能夠“為我所用”,確保圖書具有適宜性是關鍵。經(jīng)過質(zhì)量篩選合格的圖書,圖書館應給予蓋章。并將捐贈人(或集體)的姓名,以及捐贈時間,填寫在捐贈單上。一方面表達對捐贈者的謝意,一方面便于圖書館對圖書進行管理。實踐經(jīng)驗顯示,圖書館所接收的捐贈圖書中,不乏“教材”及“輔導類書籍”。針對上述書籍,應將其按照學科進行劃分,并將其歸類為“學習輔助類”,對其進行集中管理。如圖書館所接收的捐贈圖書,由本校教師、校友自行著作。則可建立專門的“圖書收藏室”,將上述書籍收入其中。確保文獻資源,能夠被再利用。
收藏大量的紙質(zhì)圖書,容易增加圖書館的管理難度,且圖書丟失率較高。因此,在接收紙質(zhì)書籍的同時,同樣可適當接收電子出版物。以降低圖書館的管理難度,提高文獻資源再利用的便利性。例如:高校圖書館可接收“英語四六級考試光盤”,以及“XX課程講座視頻”等電子出版物。當學生需閱讀上述出版物時,僅需登錄高校官方網(wǎng)站,進入圖書管理系統(tǒng),輸入學號及密碼,既可得到出版物的資源。采用上述方式接收捐贈圖書,能夠有效豐富圖書的類型。對圖書館文獻資源再利用的現(xiàn)代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在信息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今天,積極利用信息化資源,對接收的捐贈圖書加以管理,是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主要方向。例如:圖書館可在現(xiàn)有的圖書管理系統(tǒng)中,增加“捐贈圖書管理”模塊。當捐贈者捐贈成功后,管理人員需立即將圖書名稱、圖書來源、捐贈時間,儲存區(qū)域等信息,輸入至系統(tǒng)當中。以確保學生能夠利用系統(tǒng),查找到與圖書有關的信息,使文獻資源能夠被再利用。采用上述方式對接收的捐贈圖書加以管理,能夠使圖書館的圖書管理難度得以降低。且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借閱效率,使圖書的價值能夠得以發(fā)揮。
綜上所述,接收捐贈圖書,能夠降低高校圖書館購買圖書的成本、充分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對高校綜合性人才的培養(yǎng),以及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價值。未來,我國各高校應建立一套完整的“文獻資源再利用體系”。在利用信息化管理技術的基礎上,積極控制圖書質(zhì)量、提高捐贈圖書的適宜性,并將電子出版物,納入到捐贈圖書種類當中。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充足的圖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