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珣杜少輝章 林楊嘉敏駱沁文
(1.廣州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四臨床醫(yī)學(xué)院,廣東深圳518033;2.深圳市中醫(yī)院老年病科,廣東深圳518033)
老年癡呆癥即阿爾茨海默?。ˋD)是一種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征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病變,常發(fā)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1]。全世界迄今為止約有三千多萬AD患者,到本世紀中期該人數(shù)可能超過1億。由于其起病隱匿,早期一般難以發(fā)現(xiàn)及明確診斷,待其自身生活能力嚴重受限時通常已為晚期,與最佳治療期失之交臂。目前認為膽堿能神經(jīng)元及膽堿能投射通路的選擇性缺失是導(dǎo)致AD患者記憶力、計算力等認知障礙及行為人格改變的主要原因,因此鹽酸多奈哌齊作為膽堿酯酶抑制劑的主要代表藥物,對治療本病有一定的針對性,但單一運用該藥效果仍不太理想。近年來我們采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聯(lián)合多奈哌齊治療老年癡呆癥患者3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將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1月深圳市中醫(yī)院及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門診和住院的老年癡呆癥患者55例,采用盲法抽取數(shù)字的方法,將數(shù)字所對應(yīng)的55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25例。其中治療組男21例,女9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4.93±6.14)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47±1.78)年。對照組男18例,女7例;年齡50~72歲,平均年齡(63.44±5.8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3.20±1.32)年。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1984年由美國國立神經(jīng)病語言障礙卒中研究所和阿爾茲海默病相關(guān)協(xié)會制定的診斷標準,該標準在2011年由美國國立老化研究所和阿爾茨海默協(xié)會進行修改[2]。
1.3 納入標準 年齡50~80歲,性別不限;符合上述老年癡呆癥診斷標準;在本研究前1個月內(nèi)未服用任何治療該病的藥物;自愿參加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依從性較好者。
1.4 排除標準 血管性癡呆或其他病因所致癡呆者;有焦慮、抑郁等精神及意識障礙者;老年良性健忘癥者;對磁共振檢查有禁忌證或無法配合磁共振檢查者。
2.1 對照組 予鹽酸多奈哌齊(衛(wèi)材中國藥業(yè),藥品批號:1704062)口服,10mg/次,1片/次,每晚服用。
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杜少輝教授經(jīng)驗方)口服,藥物組成:附子15~60g、麻黃6g、細辛6g、干姜30g、肉桂30g、白芍30g、天麻20g、淫羊藿15g、制巴戟天30g、菟絲子30g、枸杞子30g、炙甘草10g。情緒低落、郁郁寡歡者,加北柴胡、郁金;肌膚甲錯、舌質(zhì)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脈絡(luò)瘀紫者,改白芍為赤芍,加丹參、川芎、地龍、當歸;四肢乏力、氣短懶言者,加黃芪、黨參;夜寐欠佳者加酸棗仁、柏子仁、遠志;脘腹痞滿不適者,加瓜蔞、半夏或茯苓、白術(shù)。
煎藥及服用方法:以上藥物中附子先用冷水浸泡約1h,約煮2h待其軟后用筷子嘗一下是否麻口,以不麻口為好。其他藥物用水浸約20min,再與附子藥水同煮。日1劑,早晚2次溫服。
2組均以3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3.1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6個月后采用簡易精神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量表(ADL)分別對2組患者記憶力、定向力、注意力、計算力、語言和視空間等認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3]。治療6個月后評估2組患者臨床療效。
3.2 療效評定標準 根據(jù)《老年呆病(老年癡呆癥)的中醫(yī)臨床診斷及療效評定標準》[4]。痊愈:主要癥狀基本恢復(fù),神志清醒,定位健全,回答問題正確,反應(yīng)靈敏,生活自理,能進行一般社會活動;有效:主要精神癥狀有所減輕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問題基本正確,但反應(yīng)遲鈍,智力、人格有障礙;無效:主要癥狀無改變,或病情有所發(fā)展,生活不能自理,回答問題不正確,神志癡呆。
3.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 t 檢驗處理數(shù)據(jù),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3.4 治療結(jié)果
3.4.1 2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s) 分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MMSE評分比較(±s) 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期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 30 18.00±3.80 22.77±3.20*#26.67±1.99*#對照組 25 17.52±4.02 20.16±3.28#23.20±2.93#
3.4.2 2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比較(±s) 分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MOCA評分比較(±s) 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期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 30 10.73±4.86 13.57±4.26#19.17±3.38*#對照組 25 10.68±4.58 12.880±3.99#16.28±3.37#
3.4.3 2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s) 分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ADL評分比較(±s) 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期比較,P<0.01。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3個月后 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 30 43.16±2.03 46.98±3.21#56.12±3.14*#對照組 25 43.20±1.98 46.12±3.12#53.12±3.25#
3.5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4。
表4 治療組與對照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3.6 2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過程中治療組出現(xiàn)2例失眠,1例惡心嘔吐;對照組出現(xiàn)2例失眠,2例惡心嘔吐,1例腹瀉,1例皮疹,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老年癡呆癥歸屬于中醫(yī)學(xué)“情志病”范疇,歷代先賢將其命名為“癡呆”“健忘”“癲癥”“百合病”等。中醫(yī)認為其發(fā)病根本在于腎虛,年高者五臟六腑衰弱,導(dǎo)致腎藏精功能減退,不能生髓,腦失濡養(yǎng),而“腦為元神之府”,神明失聰而致癡呆健忘,如《醫(yī)林改錯》言:“小兒無記性者,腦髓未滿,高年無記性者,腦髓漸空?!睆纳砩现v,老年人年老體衰,陽氣化生不足,易形成陽虛證;從病理上講,AD患者多年老久病,易耗傷陽氣,陽虛無力抗邪外出而致邪氣盛,邪盛而致陽氣更虛。因此,治療此類患者可運用扶陽之法,固護、強壯人體的陽氣。
麻黃附子細辛湯出自《傷寒論》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fā)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主之?!蹦私魂庩栔?,亦溫經(jīng)散寒之方也,夫附子辛熱,能助太陽之陽,而內(nèi)交于少陰;麻黃苦溫,細辛辛溫,能啟少陰之精而外交于太陽,仲景取微發(fā)汗以散邪,實以交陰陽也,陰陽相交,邪自立解[5]。用附子補腎陽,其用量遞增,首診15g,復(fù)診30g,三診及以后60g。細辛通九竅,引陽氣于腦竅及細枝末節(jié),麻黃拔腎陽以散邪,三者相配交通陰陽,對治療老年癡呆癥效果甚佳。但方中附子需量大以溫補腎陽,麻黃和細辛需量少,以免陽氣耗散過多。在麻黃附子細辛湯的基礎(chǔ)上加入干姜,其辛溫,守而不走,能通行十二經(jīng),振奮一身之陽氣,與附子配伍,既可增加附子溫陽之效,又可減其毒性;肉桂辛甘大熱,為補火助陽之要藥,善補命門之火,姜附桂三藥配伍,可補一身之陽;白芍甘緩陰柔,養(yǎng)血斂陰,可制約姜附桂溫燥之性,達到溫陽而不傷陰血的作用,同時有陰中求陽之意;天麻通經(jīng)活絡(luò);淫羊藿、巴戟天、枸杞子、菟絲子補腎填精,益肝腎,強筋骨。以上諸藥合用,具有交通陰陽、滋補肝腎、填精益髓的功效。
西醫(yī)認為AD屬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復(fù)雜且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自由基損傷、炎癥機制等有關(guān)。大量研究證明,自由基過量可加速機體衰老和死亡,姜雪等[6]認為麻黃多糖及其提取物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顯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清除氧自由基;費可等[7]認為細辛所含成分甲烏藥堿也具有提高機體代謝功能、抗衰老的作用,減少自由基對機體的損傷。此外,現(xiàn)代研究表明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總苷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血液流變性,這對防治腦血管病有一定的意義,能減少老年癡呆癥的發(fā)生;天麻能加速大腦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對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傅希玥等[8]研究發(fā)現(xiàn),天麻的有效成分之一天麻素可對抗氧化應(yīng)激損傷,抑制p38 MAPK的激活,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凋亡和衰老進程,改善學(xué)習記憶能力。
鹽酸多奈哌齊能夠降低乙酰膽堿的水解,提高腦內(nèi)乙酰膽堿的濃度,達到改善記憶力,緩解病情的作用,是老年癡呆癥的對癥治療藥[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治療組的MOCA及ADL評分與對照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但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記憶力、定向力、計算力、語言和視空間及日常生活評分、臨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1,P<0.05)。表明長期聯(lián)合應(yīng)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和多奈哌齊治療老年癡呆癥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提高臨床療效。在未來的研究中,我們除需進一步致力于老年癡呆癥的藥物研究外,同時更應(yīng)關(guān)注老年癡呆癥早期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