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3年6月7日,英國通過國會法案,批準大英博物館的設立。雖然,一直有呼聲,要求曾經(jīng)是列強之一的英國,把它在帝國時期所搜刮的文物,歸還給原屬國。但是,事情并沒有按照如此發(fā)展。
它的建立,源于內(nèi)科醫(yī)生、博物學家和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1660 1753)的遺愿。斯隆一生中共收藏71,000多件物品,他希望這些寶貝在自己去世能被妥善照顧。同時,也為了國家的利益,他將所有收藏遺贈給國王喬治二世(回報是給他的繼承人20,000英鎊)。
1880年,大英博物館將自然歷史標本與考古文物分離,大英博物館專門收集考古文物。1900年,博物館再次重新劃分,將書籍、手稿等內(nèi)容分離組成新的大英圖書館。
265年來,大英博物館一直是所有到英國的觀光客的最愛之一。中國的兵馬俑,好幾次以“帝王的軍隊之類的名稱,在這兒受到熱烈的歡迎。它擁有70個主題展示空間,并有超過800萬件收藏品。
雖說一般人常認為,倫敦四大博物館分別是:大英博物館、國家藝廊、自然歷史博物館、還有泰德現(xiàn)代美術館。然而,V&A(維多利亞博物館)、倫敦城市博物館,帝國戰(zhàn)爭博物館、設計博物館、乃至于福爾摩斯博物館,也都在向你招手。
主題性的博物館固然迷人,但是,大英博物館絕對是一站式,讓你穿越古今的最佳選擇。永遠擠滿人群的羅賽塔石碑,來自公元前196年,以三種文字刻著幾乎相同的文本,煥發(fā)出埃及象形文字背后的人類智慧。
中國陶瓷器展區(qū),有超過1,700件珍品,還有距離你僅有幾公分之遙的青花瓷。重達4噸,被英國船只從太平洋運回的復活節(jié)島石雕,帶點喜感還附贈生命的滄桑。還有更多更多的非洲、中南美洲、歐洲的雕像、畫像,地毯、地圖,都值得靜靜品味。
我個人最推薦的是,一進門往左就可進入的一、二號展廳。這里是永久展示的“啟蒙運動館”:長長的橡木和紅木地板,古典式的立柱、陽臺還有玻璃櫥窗書架(里面收藏了6萬多本書)。安靜的氛圍,完全就是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新世界的所在。
這兒,跟許多其他挑高展館一樣,總會讓你覺得你走入了一個個的館中之館。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生活搖蕩如鐘擺,于痛苦與無聊間徘徊。”但是,當你走入被整片玻璃帷幕屋頂籠罩的大英博物館大廳,你根本就只會想到人生真美好。你會聞到咖啡香,聽到旅人輕聲細語的交談,還有準備潛入文物之海前的躊躇滿志。
進入大英博物館是免費的,語音導覽器租賃費用是6英鎊(約人民幣110元)。你可以在聆聽中文導覽過程中,發(fā)現(xiàn)更多文物歷史與有趣的故事。只要不使用閃光燈跟腳架,人們還可以把這些無價之寶,拍下來帶回家。
至于這些美好的體驗與延伸出來的回憶,則是,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