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發(fā)生過一起悲劇,一個窒息15分鐘的2歲的嬰孩被抱來急診室,原因是家長捏著孩子的鼻子往下灌藥,一不小心跑到氣管,造成誤吸。家長是多么椎心刺痛,但都喚不回寶貝的生命。
捏著鼻子喝藥,孩子的嘴開放了氣道也開放了,而寶寶喉頭保護性反射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如果在寶寶哭鬧時強行灌藥,嚴(yán)重的會造成呼吸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那到底怎么喂藥才是正確的方法呢?小編教大家?guī)讉€喂藥小技巧:
1.媽媽采取坐姿,讓寶寶半躺在媽媽的手臂上。
2.媽媽用手指輕按寶寶的下巴,讓寶寶張開小嘴。
3.用滴管或針筒式喂藥器取少量藥液,利用器具將藥液慢慢地送進寶寶口內(nèi)。
4.輕抬寶寶的下巴,幫助其吞咽。
5.將所有藥液都喂完后,再用小勺加喂幾勺白開水,盡量幫助寶寶將口腔內(nèi)的余藥咽下。
1.將片劑碾碎,并搗成散粉狀。
2.取適量粉末倒在小勺上,并在藥粉上撒少許糖粉,用以遮蓋藥粉的味道
3.讓寶寶張開小嘴后,將藥粉直接送入口中。
4.取裝有適量白開水的奶瓶給寶寶吮吸,以利于寶寶將藥粉咽下。
5.給寶寶吃一塊小餅干,以減少藥在嘴里留下的苦味。
1.湯匙:適合新生兒至1歲以上幼兒。
2.針筒或滴管:對還不會吞咽的嬰幼兒最適用。
3.藥杯:適用于已經(jīng)學(xué)會吞咽的1歲以上幼兒。
4.甜點誘惑:對1歲以上幼兒,可以準(zhǔn)備小零食當(dāng)作獎勵。
雖然每次喂小孩吃藥都跟打仗一樣,但用針筒喂比較能確定寶寶吃進去的量,但是寶寶開始大哭大鬧的時候要先停下來,不然雖然喂的藥量不多,還是有嗆到的危險!
用針筒喂食是最快的方法,但是限于藥水類的。
1.不要在打罵下喂藥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哭鬧就心急上火,失去耐心,易采取哄、嚇、壓或打的辦法,但其實只會更增加孩子的恐懼。其實喂藥也有技巧,對小孩子,可以采用“聲東擊西”的方法,藉由分散注意力,可以趁小孩在玩的時候一口一口邊騙邊喂,或是在小朋友吃點心時,半騙半哄的喂。
如今兒童藥物,大多口感比較好,如果必須要吃苦藥,最好在飯前先給他吃,孩子空腹的話,不容易把藥物吐出來,相反如果吃飽后喂藥,孩子很容易把藥和飯都吐出來。
2.不要捏鼻子喂藥 這點真的非常重要!有的父母給小孩喂藥,不注意方法,孩子不張嘴,家長就捏鼻子硬喂,這種喂藥辦法危險性很大,人的氣管和食管是并排挨著的,鼻子不能吸氣,就只能通過嘴吸氣了,這樣就非常容易把藥和水嗆入小孩的氣管,甚至可因氣道被堵而使小孩窒息死亡。
3.不要用溫?zé)衢_水化藥 經(jīng)專家證實,藥湯溫度在37℃時,口感是最苦的,高于或低于37℃,苦味就會減弱。因此,喂藥的溫度應(yīng)在37℃以下。有些家長著急,不等開水變較涼就開始沖藥,其實這是不對的,許多藥物,遇熱后會變質(zhì),所以對所有的藥物,還是用微溫水化開比較不會影響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