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燕萍,李彩蘭,談麗華,蘇子仁△
(1.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qū)朝陽醫(yī)院藥劑科 528000;2.廣州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藥數(shù)理工程研究院,廣東廣州 510006)
黃連為毛莨科植物黃連、三角葉黃連和云連的干燥根莖,黃柏為蕓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干燥樹皮。黃連、黃柏不僅在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中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而且在國際中醫(yī)藥市場上占據(jù)重要地位,含有黃連、黃柏成分的藥物也不斷被研制。二黃消炎片是佛山市禪城區(qū)朝陽醫(yī)院藥劑科研發(fā)的中藥片劑,由黃連、黃柏、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白術、丹參、炙甘草七味藥組成,具有清熱燥濕、健脾和胃的功效,臨床上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療。方中黃連、黃柏苦寒清熱燥濕[1],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連、黃柏具有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慢性胃炎的作用,是該方的主要藥物[2-4]。但是,由于該制劑含七味中藥,且每種中藥所含成分眾多,干擾大,目前對其質(zhì)量標準的相關研究暫無文獻報道。研究顯示,黃連、黃柏的藥理活性主要與其所含的多種季胺型異喹啉類生物堿有關[5-6],包括小檗堿、黃連堿、表小檗堿、巴馬汀、藥根堿等,其中以小檗堿的含量最高。因此,本研究擬建立同一色譜條件下分離測定二黃消炎片中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這5種異喹啉類生物堿的方法,并進行方法學的考察[7-15],為二黃消炎片的質(zhì)量控制提供定量指標依據(jù),從而保證該制劑的質(zhì)量。
1.1儀器 島津LC solution-20A高效液相色譜儀;舒美KQ-500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效率:40 kHZ,功率:500 W);SHIMADZU AUY120萬分之一天平(廣州湘儀機電設備有限公司);Sartorius BP211D十萬分之一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
1.2試劑與試藥 小檗堿對照品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批號為110713-200910;巴馬汀,黃連堿及表小檗堿對照品均由成都純化標準生物公司提供,批號分別為140910、140305、150106;藥根堿由成都普菲德生物公司提供,批號為140507;二黃消炎片(批號20161102、20161104、20161106、20161108、20161110、20161112)由佛山市禪城區(qū)朝陽醫(yī)院提供;乙腈為色譜純試劑(Honey-well公司)、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1.3方法
1.3.1色譜條件 YMC-Pack ODS-AM色譜柱(4.6 mm×250.0 mm,5 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A)-乙腈(B)流動相梯度洗脫[0~20 min (20% B),20~25 min (20%~30% B),25~40 min (30%~33% B),40~45 min (33%~20% B)];流速為0.4 mL/min;進樣量為10 μL;檢測波長為345 nm;柱溫為27 ℃。理論板數(shù)按小檗堿峰計算應不低于4 000。
1.3.2溶液的配制
1.3.2.1對照品溶液制備 分別取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精密稱定,加甲醇溶解,制成每毫升含與供試品溶液質(zhì)量濃度相當?shù)膶φ掌坊旌先芤?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的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381 6、0.100 8、0.077 4、0.027 8、0.040 6 mg/mL),用微孔濾膜(0.45 μm)濾過,即得。
1.3.2.2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質(zhì)量差異下的二黃消炎片數(shù)片,除去薄膜衣,研磨,取細粉約0.5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 mL,密塞,稱質(zhì)量,超聲處理30 min (功率:500 W,頻率:40 kHz),放冷,密塞,再稱定質(zhì)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質(zhì)量,搖勻,用微孔濾膜(0.45 μm)濾過,即得。
1.3.2.3陰性樣品溶液制備 按二黃消炎片的制備工藝制得不含黃連的陰性樣品,按“1.3.2.2”方法制得陰性樣品溶液。
1.3.3方法學考察
1.3.3.1專屬性考察 分別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及陰性樣品溶液各10 μL,在“1.3.1”項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圖。
1.3.3.2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1.3.2.1”項制備的對照品溶液4、6、8、10、12、14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譜儀,按“1.3.1”項色譜條件測得峰面積,并以峰面積(Y)與進樣量(X)繪制標準曲線并進行線性回歸。
1.3.3.3精密度試驗 精密吸取“1.3.2.1”制備的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對照品混合溶液10 μL,按“1.3.1”項色譜條件重復進樣6次,測定峰面積并計算其相對標準偏差(RSD)值。
1.3.3.4重復性試驗 取同一批號的二黃消炎片(批號:20161102),按“1.3.2.2”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按“1.3.1”色譜條件測定各成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并計算其RSD值。
1.3.3.5穩(wěn)定性試驗 取同一份供試品溶液(批號:20161102),在相同的條件下分別于0、2、4、8、12 h進樣測定,記錄各化合物的峰面積并計算其RSD值。
1.3.3.6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同一批號(批號:20161102)已知質(zhì)量分數(shù)的二黃消炎片約0.25 g,精密稱定,共6份,精密加入“1.3.2.1”標準品混合溶液12.5 mL,揮干,按“1.3.2.2”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根據(jù)“1.3.1”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及其RSD值。
1.3.3.7樣品測定 取6個不同批次的二黃消炎片,按“1.3.2.2”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并根據(jù)“1.3.1”色譜條件對6批樣品進行含量測定,計算其RSD值。
2.1專屬性考察 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峰型基本對稱,各色譜峰之間均較好分離,出峰時間分別為35.899、35.297、32.978、31.469及30.305 min。而陰性樣品溶液在對照品相同的保留時間位置上未見色譜峰,說明二黃消炎片中其他成分對測定的成分無干擾,見圖1。
2.2線性關系考察 以峰面積(Y)與進樣量(X)繪制標準曲線并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得回歸方程如下。小檗堿:Y=238 831.536 4X+578.640 0,r=0.999 9,線性范圍為1.526 4~5.342 4 μg;巴馬?。篩=306 532.029 5X-61 887.000 0,r=0.999 6,線性范圍為0.403 2~1.411 2 μg;黃連堿:Y=229 732.627 2X+1 264.400 0,r=0.999 8,線性范圍為0.309 7~1.083 9 μg;藥根堿:Y=300 527.749 2X+479.460 0,r=0.999 8,線性范圍為0.111 2~0.389 2 μg;表小檗堿:Y=214 131.407 4X-619.260 0,r=0.999 6,線性范圍為0.162 2~0.567 7 μg。結(jié)果表明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分別在1.526 4~5.342 4 μg,0.403 2~1.411 2 μg,0.309 7~1.083 9 μg,0.111 2~0.389 2 μg,0.162 2~0.567 7 μg的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
A:對照品溶液;B:供試呂溶液;C:陰性樣品溶液
圖1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及陰性樣品溶液的HPLC圖譜
2.3精密度試驗 精密度試驗結(jié)果表明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的平均峰面積分別為951 214.17(RSD為1.1%),249 328.33(RSD為1.9%)、183 544.17(RSD為1.1%)、85 685.17(RSD為1.6%)、88 861.17(RSD為1.7%),表明該儀器精密度良好。
2.4重復性試驗 重復性試驗測得同一批號的二黃消炎片中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的平均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19.970 0 mg/g(RSD為1.1%)、5.060 0 mg/g(RSD為1.1%)、3.930 0 mg/g(RSD為1.5%)、1.400 0 mg/g(RSD為1.5%)、2.050 0 mg/g(RSD為1.9%),表明該方法的重復性良好。
2.5穩(wěn)定性試驗 結(jié)果測得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的平均峰面積分別為961 432.60(RSD為1.5%)、249 370.40(RSD為2.0%)、179 799.20(RSD為0.9%)、83 966.20(RSD為1.7%)、85 918.00(RSD為1.9%),表明該供試品溶液在12 h內(nèi)能夠保持穩(wěn)定。
2.6加樣回收率試驗 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8.69%(RSD為1.1%),98.66%(RSD為1.1%),98.67%(RSD為1.1%),98.67%(RSD為1.1%),98.67%(RSD為1.1%),見表1。
2.7樣品測定 取6個不同批次的二黃消炎片,按“1.3.2.2”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按“1.3.1”項色譜條件對6批樣品進行測定,結(jié)果見表2。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6)
表2 樣品含量測定結(jié)果(n=6)
3.1提取溶劑的選擇 由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得知提取黃連中生物堿的溶劑為用甲醇-鹽酸 (100∶1),故本研究選用甲醇、不同配比甲醇-鹽酸溶液作為提取溶劑比較提取的效果,發(fā)現(xiàn)甲醇及甲醇-鹽酸溶液的提取效果相差不大,因此本研究從提取方法的簡便性考慮,選擇甲醇作為提取溶劑。
3.2超聲時間的選擇 考慮到制劑檢驗時的簡便性及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中檢測方法的記載,本研究采用超聲( 功率500 W,頻率40 kHz) 提取方法進行試驗,對提取時間進行考察(10、20、30、40、50、60 min),結(jié)果顯示隨著超聲時間增加提取效率逐漸提高,但30 min以后提取結(jié)果相差不大,因此本研究提取樣品的超聲時間為30 min。
3.3波長的選擇 分別取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對照品溶液在200~400 nm波長內(nèi)進行紫外掃描比較。掃描顯示物種異喹啉類生物堿在345 nm波長處均有較大吸收,因此選擇345 nm的波長作為測定這5種成分的吸收波長。
3.4流動相的選擇 本研究中流動相體系是在查閱文獻[8-10]及試驗基礎上建立的,可對二黃消炎片中5種異喹啉類生物堿進行同時測定,分離度均大于1.5,以小檗堿計理論塔板數(shù)大于5 000。
本研究所建立的同時測定二黃消炎片中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藥根堿及表小檗堿的含量測定方法可行性高,專屬性強,準確性高,重現(xiàn)性好,可作為該制劑質(zhì)量的控制標準之一。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 [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
[2]吳靜,王克霞,胡聯(lián)華.黃連對幽門螺桿菌的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12):2486-2487.
[3]姚希賢,王丙信.對幽門螺桿菌有效中西藥物篩選的實驗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1995,4(4):267-270.
[4]宋江林,程督劍,羅敏.黃連為主治療慢性胃炎59例[J].湖南中醫(yī)雜志,2003,30(4):32.
[5]李彩虹,周克元.黃連活性成分的作用及機制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2):466-468.
[6]李小玲.黃連及其有效組分小檗堿的生物活性研究[D].武漢:湖北師范學院,2013.
[7]陳劍平,李一圣,盧小鳳,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黃術健胃片中野黃芩苷、鹽酸小檗堿及丹皮酚的含量[J].藥物分析雜志,2010,30(11):2157-2159.
[8]侯建忠,喻利堅,楊鋮.HPLC測定舒通安泰膠囊中小檗堿、表小檗堿、黃連堿、巴馬汀含量[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4,21(7):61-63.
[9]張華,劉敏,李忠東.HPLC法測定芩連平胃湯中小檗堿,表小檗堿,黃連堿,巴馬汀含量[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6(12):56-57.
[10]胡遠艷,田建平.清胃黃連片中鹽酸小檗堿、藥根堿、巴馬汀的含量測定[J].廣州化工,2012,40(16):122-124.
[11]孫建彬,王欣,陽勇,等.黃連須中5種生物堿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26(7):1607-1609.
[12]賴先榮,周邦華,杜明勝,等.6 種黃連飲片中6 種生物堿的RP-HPLC 含量測定及與“治消渴”藥效學的譜-效關系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6,41(24):4579-4586.
[13]荊婧,李明玉,陳桂榮,等.HPLC法測定黃連解毒湯及其有效組分群中5種化學成分含量[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6,12(9):20-23.
[14]袁學剛,王戰(zhàn)國,胡慧玲,等.HPLC測定連梔礬溶液中表小檗堿、黃連堿、巴馬汀和鹽酸小檗堿的含量[J].中藥與臨床,2016,7(1):31-33.
[15]陽勇,羅維早,孫建彬,等.HPLC 法測定黃連藥材及其炮制品中六種生物堿的含量[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15,17(3):59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