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培 穎
(南方醫(yī)科大學深圳醫(yī)院 深圳 518101)
安氏Ⅱ類錯合畸形常發(fā)見于兒童替牙期,患兒可表現(xiàn)為牙齒前突、牙列不齊、下頜后縮、側(cè)貌突等,對口腔頜面部功能及顏面部美觀均有影響。因兒童不良習慣或上牙弓狹窄等原因,造成下頜發(fā)育不足,臨床上針對此類情況,常使用唇擋、前庭盾、肌激動器等功能矯治器,此類功能矯治器可破除口腔不良習慣,擴大牙弓,從而糾正口內(nèi)矢狀關(guān)系不調(diào)。但此類功能矯治器均存在椅旁時間長、制作復雜、體積大、復診次數(shù)多等缺點,從而導致患兒依從較差。有研究顯示[1],對兒童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患者采取T4K矯治器矯治的臨床效果較好。為此,本研究中通過對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間我院接收的22例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對兒童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患者采取T4K矯治器矯治的臨床效果,現(xiàn)作以下報道。
選取我院接收的22例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患者,就診時間為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間,入選標準:(1)安氏Ⅱ類錯合畸形患者;(2)年齡8~9歲;(3)上下8顆恒前牙已萌出;(4)無前后牙個別反合。入選的22例患者中,女9例,男13例。
患者均拍攝X線全景影像及頭顱定位側(cè)位,并應(yīng)用工作模型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測量。矯治時,先戴T4K軟質(zhì)矯治器,使牙列初步排齊整平;覆頜覆蓋減少后,再戴T4K硬質(zhì)矯治器,矯治12個月后,進行工作模型制取。矯治期間,患者白天戴1h矯治器,晚上戴9h,睡眠時舌尖放置于舌尖誘導裝置上。
對矯治前后的SNA、ANB、SNB、U1-SN、前牙覆合、前牙覆蓋、上下牙弓擁擠度、上下牙弓寬度的變化進行觀察,均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
矯治后,SNA、ANB、前牙覆蓋、前牙覆合、U1-SN及上、下牙弓擁擠度明顯小于矯治前,上、下牙弓寬度及SNB顯著高于矯治前(P<0.05),見表1。
表1 患兒的測量數(shù)據(jù)變化對比
時間SNAU1-SNANBSNB前牙覆蓋治療前83.56±0.52110.72±3.657.05±1.0576.02±2.535.21±0.65治療后82.25±0.02106.65±3.022.96±0.5878.23±2.522.22±0.23t11.814.0315.99-2.9020.34P<0.05<0.05<0.05<0.05<0.05
時間上牙弓擁擠度前牙覆合下牙弓擁擠度下牙弓寬度上牙弓寬度治療前4.82±1.255.32±1.253.06±0.4543.23±2.4146.71±2.63治療后2.02±0.652.96±0.560.53±0.1246.02±3.1249.51±2.41t9.328.0825.48-3.32-3.68P<0.05<0.05<0.05<0.05<0.05
安氏II類錯合畸形表現(xiàn)為深覆合、深覆蓋,往往伴有牙列擁擠等,呈凸面型的軟組織側(cè)貌等,為兒童替牙期的非暫時性錯合畸形。安氏II類錯合畸形的發(fā)生可能與咬下唇、張口呼吸及吐舌等口腔不良習慣有關(guān)[2~3],因此早期消除口腔不良習慣,對錯頜畸形的預防有積極意義。
兒童錯合畸形應(yīng)早期進行矯治,早期矯治具有以下優(yōu)勢:可消除口腔不良習慣;協(xié)調(diào)上下頜骨的生長;預防牙齒前突造成的前牙外傷;促進恒牙萌出及替換;改善頜面部美觀度等。T4K矯治器械是于20世紀90年代研制出來的功能矯治器,在矯治錯合畸形中,其可通過彈性記憶功能來完成矯治任務(wù),其治療程序為首先佩戴軟質(zhì)T4K矯治器,使下頜前伸,促使髁狀突生長改建,使矢狀向不調(diào)現(xiàn)象改善,之后使用硬質(zhì)T4K矯治器完成矯治并對治療效果予以鞏固。T4K矯治器有中性頜定位裝置及通用型的牙弓軌道,二者配合使用,可壓低上下頜前牙,使前牙覆合覆蓋減輕,同時強迫下頜前伸,從而改善矢狀關(guān)系。此外,T4K矯治器還存在唇擋、舌擋、加力唇弓、舌尖誘導裝置等,可使兒童的不良唇舌習慣得以糾正,使患兒由張口呼吸改為經(jīng)鼻呼吸。另一方面,T4K矯治器體積小,佩戴于口內(nèi)異物感小,舒適、方便,且戴用時間較短,不會影響兒童的日常生活及正常學習,因而患兒依從性較高。關(guān)于T4K矯治器的矯治時機,一般來講,女孩9歲、男孩10歲時矯治效果良好,對恢復頜面部美觀及恢復功能均有效果。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矯治后,患兒SNA、ANB、前牙覆蓋、前牙覆合、U1-SN及上、下牙弓擁擠度明顯小于矯治前,上、下牙弓寬度及SNB高于矯治前(P<0.05),提示通過T4K矯治器矯治,能使矢狀方向不調(diào)得以改善,牙弓寬度擴大,一定程度使牙列擁擠程度減輕,減小深覆合、深覆蓋,改善牙齒咬合關(guān)系,臨床效果確切,與文獻報道的結(jié)論一致[4~5]。
綜上所述,兒童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采取T4K矯治器治療,能使矢狀方向不調(diào)得以改善,能使牙弓寬度擴張,從而使牙列擁擠程度有效減輕,減小深覆合、深覆蓋,改善牙齒咬合關(guān)系,臨床效果確切,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 羅祥友,張國鵬.T4K矯治器治療兒童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的療效觀察.西南國防醫(yī)藥,2014,24(12):1326~1328.
2 張藝,嚴寧.T4K矯治器治療兒童安氏Ⅱ1錯(牙合)應(yīng)用基礎(chǔ)研究.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7,10(6):365~368.
3 張萍,余波,楊甜甜,等.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安氏Ⅱ類1分類錯(牙合)畸形的臨床應(yīng)用.中國美容醫(yī)學,2014,23(1):56~59.
4 歷炳帥.兒童錯合畸形早期矯治必要性與矯治方法研究.臨床軍醫(yī)雜志,2017,45(1):96~97.
5 王雷,肖瑞,鄭軍,等.骨性安氏Ⅲ類錯(牙合)患者正頜術(shù)后的面部軟組織側(cè)貌預測分析.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51(2):17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