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郭洪波
食管癌是消化道腫瘤之一,此病的致死率非常高[1],得此病的大多數是中老年人。傳統(tǒng)的手工吻合多為頸部手術,用手工吻合進行手術花費的時間會比較長、并且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非常高,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這幾年,器械吻合法在臨床上運用的非常廣泛,用器械吻合進行手術有效縮短了手術時間,還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3]。我院在食管癌治療過程中,使用器械吻合進行治療,取得的效果非常好,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202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男75例,女26例,年齡在35~75歲,平均年齡在(54.5±6.2)歲;研究組男80例,女21例,年齡在35~78歲,平均年齡在(56.3±5.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運用傳統(tǒng)的手工吻合進行治療,把患者左胸鎖乳突肌內側切開,然后再到頸部切斷食管,最后將管狀胃移到頸部,做完以后將切口縫合[4]。研究組運用器械吻合,操作同上,但要將管狀胃做的長一些。做完以后要緩慢將吻合器移除,之后再檢查吻合口是否已經吻合好,如果有的地方沒有吻合好就要用針去縫合,最后將頸部切口縫合[5]。
比較兩組術后吻合時間、平均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以及術后開始進食時間;比較兩組術后吻合口瘺、吻合口出血、胃食管反流、嘔吐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6]。
數據應用SPSS18.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術后吻合時間、平均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以及術后開始進食時間,研究組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吻合口瘺、吻合口出血、胃食管反流、嘔吐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研究組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結果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結果對比(±s)
組別 例數 吻合時間(min) 平均手術時間(min) 平均住院時間(d) 術后開始進食時間(min)對照組 101 26.1±3.5 241.1±3.5 15.2±2.8 300.2±9.3研究組 101 17.3±3.1 190.3±3.9 11.3±1.5 200.4±8.8 t值 - 19.881 20.388 12.568 11.329 P值 - 0.041 0.032 0.039 0.028
表2 兩組術后吻合口瘺、吻合口出血、胃食管反流、嘔吐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對比(例,%)
食管癌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患者的身體機能都有所下降,且對于手術沒有很強的耐受性,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7]。如何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是食管癌手術治療的重點,傳統(tǒng)的手工吻合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非常高[8]。通過研究發(fā)現,運用器械吻合能有效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并且與手工吻合相比,運用器械吻合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切口感染率,還能避免因為工作人員手法不熟練而導致其他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現象。運用器械吻合還可以在術后縫合的時候將切口縫合的更加確切。通過研究可以發(fā)現,研究組患者術后吻合時間、平均手術時間、平均住院時間以及術后開始進食時間,研究組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并且研究組患者術后吻合口瘺、吻合口出血、胃食管反流、嘔吐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在食管癌手術中運用器械吻合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9]。所以,運用有效手段縮短手術時間可以顯著提高手術成功率以及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而術后將吻合口縫合的更加貼切也是食管癌手術治療的首要任務[10]。并且運用器械吻合可有效避免操作不當,人員配合不夠默契,以及因為手術操作者技術不熟練等原因造成的縫合不貼切等的問題。器械吻合的吻合力度比手工吻合適中,吻合效果更好,從而保證了吻合口可以縫合的更加貼切,同時,器械吻合器密閉非常好,進一步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1]。有很多醫(yī)學人員認為,運用手工吻合治療食管癌可以給患者降低醫(yī)療費用的負擔,這一點比器械吻合更具有優(yōu)勢,但手工吻合手術時間長,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高,從而在臨床上運用的很少,運用器械吻合器雖然治療費用比較高,但是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還可以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降低了住院費用。所以,器械吻合比手工吻合在各個方面都比較有優(yōu)勢[12]。
綜上所述,器械吻合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加快患者身體康復,以及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袁勇,陳龍奇. 食管癌手術中食管胃吻合技術的選擇及療效評價[J].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7,16(5):454-458.
[2]劉權興,馮勃翔,侯兵,等. 食管活瓣成形-胃食管套接術預防食管癌術后吻合口并發(fā)癥的效果分析[J]. 重慶醫(yī)學,2016,45(36):5063-5065,5068.
[3]吳斌,錢江平,劉瀟. 食道胃胸頂吻合和頸部吻合法在食管癌手術中的應用價值[J]. 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3):315,317.
[4]姚圣,劉燦輝,王康,等. 四管法在食管癌術后吻合口胸腔瘺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 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6,29(8):845-848.
[5]梁宇強,蔡瑞君,黃健,等. 胸腹腔鏡聯合食管癌切除并左側頸部吻合術 78 例 [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11):1849-1851.
[6]程相方. 食管床低負壓引流在食管癌術后胸內吻合口瘺早期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J]. 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7,30(1):88-90.
[7]邱龍,李向楠,趙松,等. 食管癌術后頸部食管胃吻合口瘺的危險因素分析 [J]. 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7,16(5):483-489.
[8]蔣慶鋒,程金華,李印. 縱隔引流管在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防治中的應用價值[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S1):72-73.
[9]郭紹紅,Maria Coats,Sami M Shimi. 膽囊切除術與消化道癌癥的風險:一項系統(tǒng)性綜述[J]. 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7,17(1):27-32.
[10]田亞蘭,尹延彥,崔晗,等. 食管癌患者血清維生素E水平meta分析 [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7,33(4):681-684.
[11]陳天驕,邵之霆,段少秋,等. PLCε1基因rs2274223 A>G多態(tài)性與上消化道腫瘤遺傳易感性的關系的meta分析[J]. 重慶醫(yī)學,2017,46(Z1):43-48.
[12]魏建宏,喬麗平. 連續(xù)加速超分割放療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療治療食管癌的Meta分析[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7):1634-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