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英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已全面展開。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實施素質教育呢?提倡探究學習的引導;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合作學習的訓練。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素質教育探究自主合作“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那么怎樣來更好的開展素質教育呢?下面筆者以“水資源”等課為例,談談開展素質教育的四個方面。
一、提倡探究學習的引導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指的是學生在學習中自己探索問題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的一種徹底的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是在看科學、聽科學,而不是做科學。教師和書本是權威,學生只能苦讀課本,不敢越雷池一步。久而久之學生就喪失了探究創(chuàng)新精神。所以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探究式教學來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在水資源一課中,關于水資源的開源與節(jié)流,我是這樣來處理的。節(jié)流方面:讓學生結合生活實例,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有哪些妙招來節(jié)水,或者你想發(fā)明哪些節(jié)水裝置?學生想出了很多妙招,如一水多用,改盆浴為淋浴等;也暢想了一些小發(fā)明,如根據(jù)衣物量的多少自動合理放水的洗衣機,家庭污水處理回收裝置等。開源方面:學生回答有,淡化海水,化學反應合成水等。當學生回答后我給予即時肯定與鼓勵,并告訴學生有些已經(jīng)實現(xiàn),有些有待于你們來實現(xiàn)。
二、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我們知道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將所有人類知識傳授給學習者,何況當今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教育的任務必然要由使學生學到知識轉成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處理工業(yè)、農業(yè)生產(chǎn)過程中出現(xiàn)的水資源浪費與污染問題時,讓學生扮演工廠廠長、農業(yè)局長來找出相應的對策來減少浪費與污染。通過角色轉換,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他們很快融人到了角色之中,從廠長、局長的角度出發(fā)找出了許多好對策、好方法。如工業(yè)廢水循環(huán)利用,大力發(fā)展綠色環(huán)保生態(tài)農業(yè)等。
我在處理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四大問題時,通過展示的各種資料,包括文字材料,圖片,視頻,讓學生總結歸納出:人均水資源不足、水資源季節(jié)分配不均、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水資源浪費與污染嚴重的四個問題,而非直接告訴學生是哪四大問題。同樣,針對這四大問題的解決,也是讓學生通過討論來解決,而不是我直接灌輸。通過這些方法確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升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加強合作學習的訓練
古語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倍荚谡f明了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廣的道理。怎樣來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呢?個人認為,首先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開始。
我在處理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四大問題時,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針對其中的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尋找出解決該問題的具體方法與措施。通過小組討論,集體的智慧,每個小組針對自己的問題,提出了很多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如果讓學生獨立思考,遠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學生在小組合作、討論中探索,這樣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有勁,也知道了知識的來龍去脈。不僅提高了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四、開展活動課教學
不少地理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在下面聽,學生很難參與到課堂上,教師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應付考試,所以,教師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卻不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不關注學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質的鍛煉。
初中地理活動教學模式的誕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探究式學習、交流式學習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活動課”顧名思義就是開展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教師通過活動的模式進行地理知識教學,其中的重點在于活動課內容的設計,而活動課設計的重點則在于如何讓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為此,教師可以采用設置懸念的方式,激起學生的好奇心理,讓學生帶著疑問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探索地理知識?;顒诱n所營造出來氛圍的相對輕松愉悅,并且在活動課堂中設計有操作環(huán)節(jié),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動手實踐充滿了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實踐操作教學,在小組中,學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討論,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感與溝通交流能力。
活動課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在于,活動課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動手環(huán)節(jié),學生需要親自動手才能夠發(fā)覺地理知識的奧秘,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增強了趣味性,而且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此時,教師將“學”與“用”相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初步接觸地理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觀念,對培養(yǎng)學生興趣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要實現(xiàn)全民的素質教育,除了需要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之外,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晶.談地理教學中的人文素養(yǎng)教育[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2]張希蕊.開展地理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能力[J].才智,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