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萍,呂懷霞
(1.沂南縣人民醫(yī)院手術室,山東 沂南 276300;沂南縣人民醫(yī)院護理部,山東 沂南 276300)
切口感染這一問題是我國臨床過程中一種比較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手術的切口一旦發(fā)生感染,不僅會對其愈合造成直接性影響,為患者生活帶了更多的不便,同時還可能導致手術切口的破裂,嚴重時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了嚴重的威脅[1-2]。針對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問題的手術室相關因素進行深入性分析,并就其具體內容擬出合理的護理方案能夠進一步控制并降低患者在術后產生切口感染問題的幾率,從而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3]。此次研究中筆者針對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問題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及對應的護理對策進行了研究,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從本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接收的手術患者中選取204例視為研究對象,并按照護理方式的差異性將研究對象分成兩組,觀察組男54例,女48例,年齡17~76歲,平均年齡(39.4±3.4)歲,70例患者接受擇期手術,32例為急診手術。其中有27例患者接受了骨科手術,32例肝膽外科手術,31例婦產科手術,12例泌尿外科手術。對照組男56例,女46例,年齡19~77歲,平均年齡(38.2±3.6)歲,72例擇期手術,30例急診手術。其中有28例患者接受了骨科手術,31例肝膽外科手術,29例婦產科手術,14例泌尿外科手術。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 通過自制資料調查表的形式針對兩組患者相關情況與手術室因素進行記錄,同時對患者術后切口的變化情況進行細致觀察。
1.2.2 護理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傳統(tǒng)的常規(guī)性護理。針對觀察組患者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之以更加全面性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患者接受手術前要對患者的病情記性全面性的了解和掌握,叮囑其在術前24 h內禁食,術前12 h禁水,提醒患者術前保持睡眠的充足,并將患者術后需要的物品名單交給患者,讓其提前準備。進行疾病健康知識的宣傳,包括疾病的發(fā)病原因、治療后可能引起復發(fā)的因素及注意事項、術后疾病恢復情況等。患者在術前一般都會伴有緊張、焦慮、恐懼的心理,護理人員應盡量多的結合相關疾病的成功治療案例進行手術治療的講解,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以舒緩,提供對醫(yī)護人員的依從性,使其以最佳狀態(tài)面對手術,防止術中發(fā)生預期外的問題、縮短手術時間,從而提高手術治療的效果。如果患者過度緊張,心理疏導并無明顯效果,則可以適當服用一些安定類藥物進行輔助。術前護理人員要認真落實相關器材的準備、核查及消毒等工作,防止由于設備器材問題影響手術質量和效果。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嚴格控制醫(yī)護人員進出手術室的頻率,相關操作的動作一定要保持輕柔,同時盡量控制患者的翻動。完成手術后要做好傷口的處理工作,檢查引流管的固定性。待患者清醒后對其及家屬進行用藥及相關事項的提醒,同時進行健康知識教育。
1.3 評估標準 患者術后均經切口檢測,對發(fā)生感染跡象的患者進行切口分泌物涂片檢查予以最終確認。將《醫(yī)院感染的診斷標準》相關內容視為感染診斷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和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引起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為:手術持續(xù)時間、性質、地點是否接臺手術及參觀人數(shù)為切口感染問題的手術室相關因素(見表1)。經相同時間的護理干預后,對照組中有16例患者產生切口感染問題,感染率為15.69%。而觀察組中有4例患者產生了切口感染問題,感染率為3.92%。對照組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幾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切口感染相關因素的組間比較
手術患者術后切口出現(xiàn)感染問題是我國外科臨床手術治療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不僅會對其愈合造成直接性影響,為患者生活帶了更多的不便,同時還可能導致手術切口的破裂,嚴重時甚至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了嚴重的威脅。手術室是患者進行手術,并將患處內部組織暴露于其中的重要場所,因此,手術室內的很多因素都會對手術切口的感染問題造成直接影響[4-5]。有相關材料提出,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因素有很多種,包括手術性質、術中是否有參觀者、手術進行的時間長短以及手術地點等等。術中參觀人員的數(shù)量直接關系到手術室內空氣當中的浮游菌數(shù),而手術進行的時間越長,患者身體內部組織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就越久,對患者身體機能的影響也就增大,降低病毒抵抗力,從而引起細菌的增長?;诖耍幚硇g中對相關因素進行充分注意并進行控制外,想要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防止切口感染問題的產生,有效的護理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研究中,本研究以組間對比的方式對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及護理對策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引起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為:手術持續(xù)時間、性質、地點是否接臺手術及參觀人數(shù)等。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后,有4例患者產生切口感染問題,感染率為3.92%,對照組中有16例患者產生切口感染問題,感染率為15.69%。觀察組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6]。
綜上所述,手術持續(xù)時間、性質、地點是否接臺手術及參觀人數(shù)為致使患者產生術后切口感染問題的手術室相關因素,為了降低感染風險,醫(yī)院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面性的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控制和降低患者在術后產生切口感染問題的幾率,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值得進行臨床應用和推廣[7-8]。
[1] 許偉,林菲.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3):132,134.
[2] 戴銀偉.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7,55(15):144-146,150.
[3] 郝娟.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18):195.
[4] 劉雪霞,王媛.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6):65,67.
[5] 趙國良,張在保.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6,35(8):1912-1915.
[6] 李淑平.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44):290.
[7] 何群英.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24):266,270.
[8] 陳顯麗.手術患者發(fā)生切口感染的手術室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34(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