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洪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速讀課文,把握文章整體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
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學會品析重點詞句。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牧羊人行為的意義,懂得做一個主動擔當、樂于奉獻的人。
教學重點:1.品析描寫環(huán)境變化的語句。2.共同探究牧羊人的形象,感知牧羊人的精神內(nèi)涵。
教學難點:理解牧羊人行為的意義,懂得做一個主動擔當、樂于奉獻的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學習生字詞語。2、朗讀課文。3、概括內(nèi)容。4、按時間順序記敘我與牧羊人的三次見面的情形,填表。( 略)
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喜歡看繪本和電影嗎?有一篇文章被改編成繪本名作,又被拍成電視短片,榮獲第六十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篇獎。這篇文章就是法國作家讓·喬諾的《植樹的牧羊人》,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溫故知新,了解種樹之事
回憶一下本文寫了怎樣的內(nèi)容?
生:講述了一個孤獨的牧羊人,幾十年如一日在貧瘠荒原頑強地種樹,最后將荒原變成綠洲的故事。
三、 研讀文本,了解種樹之變
師:種樹前后,荒原變化非常大,請同學們分別找出文中描寫荒原和綠洲的語句。
師:描寫荒原景色的句子主要在第二自然段。請一位同學來朗讀。
師:我們哈爾濱的普羅旺斯薰衣草莊園是姹紫嫣紅,芬芳滿園,記得電影《音樂之聲》里的阿爾卑斯山腳下也是綠草如茵,歌聲飛揚。同學們,1913年的法國普羅旺斯地區(qū),阿爾卑斯山地呈獻給我們怎樣的景象?抓關鍵短語來表達吧。
生:到處是荒地
生:光禿禿的山
生:稀稀拉拉的薰衣草
生:廢棄的村莊
生:倒塌的房屋
生:干涸的泉眼
生:呼嘯的狂風
……
師:此處真是荒涼之極,如果我一時糊涂真在這里過夜,可能會發(fā)生什么?
生:有可能帳篷被狂風刮走
生:還有可能出現(xiàn)野獸,無法抵擋……
師:我做出了明智選擇“打消了在這里過夜的念頭”。那么我們再來找找描寫綠洲的句子,那會讓我們流連忘返。
生:15段,“1910年種的橡樹,已經(jīng)長得比我都高,”“這片樹林分為三塊,最大的一塊,有11公里寬”
師:樹高,種樹面積大。
生:16段最后一行,“這些白樺樹棵棵鮮嫩、挺拔,像筆直站立的少年一樣?!?/p>
師:這句把白樺樹比成“少年”,突出它什么特點?
生:有生機。
師:朗讀時,重讀要突出的詞語,你能來讀讀嗎?
生朗讀,突出“棵棵”,“少年”。
師:不錯,讓我們感受到白樺樹的青蔥和生機蓬勃。
生:17段“這個曾經(jīng)干旱無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p>
生:19段“以前那種猛烈而干燥的風,變成了飄著香氣的微風。”
師:哈爾濱的某個季節(jié)也能在空氣中聞到花香……
生:5月份,丁香花
師:我們的市花盛開時,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接著找,看看昔日廢墟還有哪些變化?
生:20段,“1913年我來時見到的廢墟上,建起了干凈的農(nóng)舍,看得出人們生活得幸福、舒適?!?/p>
……
師:我們積累的許多詩句是不都能表達這兒的美景與幸福?
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生: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生: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四、細節(jié)研讀,品種樹之人
師;看得出,原來荒涼的土地,變成了美麗富饒的家園,原來旅游至此,過夜都不敢,現(xiàn)在卻搬來一萬多口人長居,這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是誰呢?
生齊:艾力澤.布菲老人。
師:小組合作,速讀3-12段,請找出描寫牧羊人的相關語句,說說你對牧羊人形象的認識。
生:從第4段看出他是一位自信、平和的人。
生:他允許我這位陌生人進家,并送上甜絲絲的水,表明他是善良熱心的人。
生:從第5段,“房間里收拾的很整齊,餐具洗得干干凈凈,地板上沒有一點兒灰塵,”“他的衣服扣子縫得結結實實,……”都可以看出他是認真仔細的人。
師:句中“干干凈凈”“結結實實”能否換成“干凈”“結實”,語言更簡潔些?
生:不能,疊音詞的使用,加重語氣,讓我們感覺餐具更潔凈,扣子縫得更結實。
師:還有哪句也表現(xiàn)他的認真仔細?
生:第7段,“牧羊人拿出一個袋子,從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著,一顆一顆仔細地挑選起來?!?/p>
師:你能通過朗讀,讓我們感受他的認真仔細嗎?
師:挑種子都這樣認真,那么種樹時更是用心啦,同學們接著尋找描寫布菲老人的句子。
生:第10段,“他用鐵棍在地上戳了一個坑。然后,他輕輕地往坑里放一顆橡子,再仔細蓋上土?!?/p>
師:這么仔細地種樹,這土地是誰的?
生:不知是誰的,“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顆橡子都種了下去?!?/p>
師:不在意土地的歸屬,只在意種樹的行動,這是怎樣的人?
生: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