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中文
CHEN LIANHE陳聯(lián)合
字子恒,1955年10月生。詩人、書法家,河北藁城人。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硬筆書法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國際交流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媒體聯(lián)誼會副會長,中國楹聯(lián)學會常務理事、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畫收藏協(xié)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京文房四寶協(xié)會副會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國家機關等多家書法客座教授,河北美術學院終身教授,國家開放大學書法教育藝術顧問,海軍電視中心原主任等。
毛主席詩詞《卜算子·詠梅》
書道嘉言四則
陳聯(lián)合創(chuàng)作大字“《儒釋道》作品。
陳聯(lián)合2002年參加曲阜孔子文化節(jié)指導當地書法活動。
認識軍旅書家陳聯(lián)合先生已經有些年頭了,但關注他的書法藝術是最近的事。以前知道他是寫章草的,但看的作品不多,最近他把自己的作品集拿給我看。打開翻了幾頁,便覺眼前一亮。首先給我的感覺是:聯(lián)合的章草是富有時代氣息的、生動活潑的章草。在章草書家如林的當代書壇上,陳聯(lián)合寫出了與眾不同的具有獨特個性的風格特色。
章草是書法史上一種很獨特的書體。它是出現于東漢后期隸書向八分、行書、草書過渡時期的一種書體,既有隸書、八分的痕跡,又有草書的意趣,規(guī)矩初現變通,活潑不失厚重,稚拙不掩流美,今研蘊含古質。如果說其他書體如篆、隸、楷,乃至行、草呈現的都是一種成熟的、靜態(tài)的、固定的面貌,而章草所表現出來的則是一種動態(tài)的、非成熟的、不固定的性質。唯其如此,章草才表現出豐富多變的面貌。換言之,章草這種書體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有待深入挖掘的豐富內涵。而這正是它受到當代書家青睞的重要原因。
正因為章草的這種性質,所以章草書家的面貌差異很大,這里不僅僅是書法風格的差異,更有胸次、識見、襟懷、學養(yǎng)以及審美追求的差異,從這種差異中,可以看出作者不同的個性稟賦。
立德修文天地留
當代寫章草者,追求古拙之趣者多,這當然是對章草的一種理解。至今留存的章草墨跡,陸機《平復帖》、尚有爭議的索靖《出師頌》都表現出斑駁厚重的古拙之趣,因此,很容易使人們感到這種古老的書體原本是應該充滿古拙之趣的。然而,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章草這種古老的書體,又是不斷與時俱進的。后世的章草書家,如元代的趙孟頫、宋克,清末的沈曾植以及當代的王遽常、王世鏜等人,都或多或少帶有當時的時代特色,今人當然也不例外。陳聯(lián)合的章草就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他并不追求斑駁遲重的用筆,以表現古樸的韻味,而是以明快爽健的用筆、靈巧多變的結體、顧盼生姿的章法,表現出當代人生動活潑的審美趣味。陳聯(lián)合的章草帶有濃厚的二王行草的味道,把二者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蛘哒f,在陳聯(lián)合的筆下,章草筆法只是充實二王行草筆法的一種元素。然而加上這種元素之后,在用筆上就顯得更加沉穩(wěn)樸厚,如錐畫沙,如印印泥。二王尤其是王羲之原本有章草筆法的風格,如《姨母帖》等。看來陳聯(lián)合從中受到不少啟發(fā)。所以其章草能寫出與眾不同的面貌。
桃花源記 四條屏
陳聯(lián)合先生一貫主張文墨雙修,并始終身體而力行之。他努力從傳統(tǒng)經典中汲取營養(yǎng),以豐富自己的文史知識,不斷提高國學修養(yǎng)。他的作品不少是寫自作詩文的,書詩合璧,文墨雙佳。尤其是他的一些小字作品,點畫精到,提按精微,安詳古雅,極富書卷氣息。
聯(lián)合先生從來不認為書法只是一種筆墨技巧而已,而是文與墨的結合,技與道的結合,書家只有文墨兼修,技進乎道,才算是真正的繼承傳統(tǒng)。陳聯(lián)合先生為當代書家做出了榜樣。
西中文 :
西中文,字奎章,號華北,1945年生于河南固始。歷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河南省書畫院特聘書法家,美術評論家,信陽師范學院兼職教授。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重大展覽。發(fā)表學術論文三百多篇,論文多次入選全國書學談論會,出版專著多部。
詩札——自作詞《人月圓,人生戀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