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梁雅靈 宋勤海 熊偉(通訊作者)(樂山市人民醫(y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又稱為膿毒性休克,常伴有意識和精神狀態(tài)不清、呼吸頻率和幅度失衡、皮膚蒼白,紫紺伴斑狀收縮等癥[1],若不及時治療,將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的情況下導致死亡。我院選擇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治療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差異。以下是具體的試驗報告。
研究對象是從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間我院接收并治療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抽取的64例。
納入標準:(1)符合感染性休克的臨床判定標準;(2)耐受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治療;(3)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合并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嚴重內科疾病者;(3)合并惡性腫瘤患者;(4)治療依從性差者;(5)不符合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治療者;(6)合并精神類疾病者。64例患者平均分為常規(guī)組和研究組,每組32例。常規(guī)組中,男18名,女14名,年齡37到81歲,平均年齡(60.44±0.58)歲。研究組中,男17名,女15名,年齡38到80歲,平均年齡(60.56±0.73)歲。本研究所有患者經過血象、病原學檢查、尿常規(guī)和腎功能檢查、酸堿平衡的血液生化檢查、血清電解質測定、血清酶、血液流變學和有關DIC的檢查、心電圖,X線檢查以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查,根據(jù)感染性休克的臨床判定標準,均確診為感染性休克。應用生物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顯示,P值大于0.05,可進行對比。
常規(guī)組采用多巴胺進行治療,采用浙江新賽科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多巴胺(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0137)治療,靜脈滴注,劑量為每天2ug/kg·min。
研究組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治療。采用山西振東泰盛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4020819)治療,靜脈滴注,劑量為每天0.1ug/kg·min。
比較患者不同治療前后的臨床指標情況,包括中心靜脈壓、心率、每小時尿量。
比較患者不同治療的臨床效果。無效:患者病情無改善或加重;有效:患者意識和精神狀態(tài)不清、呼吸頻率和幅度失衡、皮膚蒼白,紫紺伴斑狀收縮等癥狀和體征有所減輕,臨床檢查各項指標改善60%到79%之間;顯效:患者意識和精神狀態(tài)不清、呼吸頻率和幅度失衡、皮膚蒼白,紫紺伴斑狀收縮等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臨床檢查各項指標改善80%以上。
采用生物統(tǒng)計學SPSS19.0軟件對本次試驗記錄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劑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心靜脈壓、心率以及每小時尿量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中心靜脈壓值為(13.01±2.47)mm Hg、心率值為(89.03±3.68)次/min尿量為(116.84±52.69)mL/h,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如表1所示。
結果如表2所示。治療后,研究組顯效19例,有效10例,無效4例,治療有效率為90.63%,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
表1 比較患者不同治療前后的臨床指標情況
表2 比較患者不同治療的臨床效果
感染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產物所引起的膿毒病綜合征伴休克。若不積極治療,很有可能加重病情,引發(fā)呼吸窘迫綜合征RDS、腦水腫、心功能障、腎功能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嚴重并發(fā)癥,威脅患者健康生命安全。針對感染性休克,臨床治療以對癥治療、補充血容量、糾正酸中毒、調整血管舒縮功能、疏通微循環(huán)淤滯為主。臨床常規(guī)的治療藥物為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能夠作用于多巴胺受體,一方面能夠增加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從而促進排尿;另一方面,直接激動β1受體,對心肌產生正性的變時和變力作用,使心肌收縮力、心搏量、心排血量增加,升高血壓。但使用該類藥物易引起胸痛、呼吸困難、心律失常、房顫等不良反應,患者預后差。
本研究顯示,采用去甲腎上腺素治療的患者,治療后中心靜脈壓值、心率值、每小時尿量等臨床指標,明顯優(yōu)于采用多巴胺治療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達90.63%,效果顯著,安全性更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王玉華,頰建臣,楊艷莉,等.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患者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4,24(7):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