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摘 要:韭菜種植是農作物種植中常見的一類作物種植形式,由于韭菜自身含有較多種類的微量元素,其種植技術與管理過程逐漸被相關農業(yè)部門所關注。本文結合當地韭菜種植的實際情況,從韭菜種植前期的準備工作、播種階段、定植階段、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五個方面,對韭菜種植技術與管理要點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為我鎮(zhèn)的韭菜種植戶提供幫助。
關鍵詞:韭菜種植;管理流程;病蟲害防治
邳州市新河鎮(zhèn)街西村位于邳州市東南,京杭大運河畔,5年以前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大多依靠稻麥兩熟的傳統(tǒng)農業(yè)種植,效益較低。近幾年來,新河鎮(zhèn)黨委、政府依托省級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大力發(fā)展富民工程,加快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為農民增收、農民致富謀劃新思路,增添新途徑。依托邳州大外環(huán)交通優(yōu)勢,沿250省道、270省道兩側新擴設施蔬菜5000畝,打造新河特色品牌。二是發(fā)揮傳統(tǒng)特色,結合街西村種植韭菜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引導農戶發(fā)展設施韭菜種植2000畝。所以韭菜種植業(yè)逐漸成為農民致富的又一途徑,將進一步優(yōu)化新河鎮(zhèn)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產業(yè)結構,改變傳統(tǒng)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出產率,增加農民收入,為打造宜居宜業(yè)邳州東南名鎮(zhèn)奠定良好的發(fā)展基礎。但如何更好的提升韭菜種植的產量和品質將成為當地農業(yè)部門需要面對的首要問題。
一、韭菜種植前期的準備工作
以街西村韭菜種植的春播為例,在進行韭菜種植之前,一般需要進行相應的準備工作,也是對韭菜播種之前的種子處理階段。在這一過程中,首先,需要對韭菜種子進行溫湯侵種,水溫需要控制在70-75℃,浸種時長一般保持在30min,然后水溫降到30-35℃再浸泡6-8h.其次,在浸種期間要對韭菜種子就行篩選,剔除掉外形存在破損和癟籽,以此來最大程度的保證韭菜的出苗率;最后,用濕布將篩選之后的韭菜種子進行包裹,在其置于15℃~20℃的環(huán)境中進行催芽操作,在此期間需要對韭菜種子用清水進行沖洗,頻率保持在每天1~2次即可,等到有50%的種子出現露芽的時候,即可播種。
二、韭菜種植的播種階段
1.播種時間的選擇
根據我鎮(zhèn)當地的氣候條件,韭菜種植的最佳播種時期一般在春季,即3月中旬到4月上旬之間,如果氣溫適宜,則應該遵循宜早不宜遲的播種原則,以確保韭菜后期的生長。
2.播種量的控制標準
韭菜種植的播種量一般需要控制在每667m2土地播種4~5kg,露地育苗的移栽量應該保持在1.5~2kg為好。
3.具體的播種方法
播種流程為:(1)韭菜種植之前,首先取出部分韭菜畦表面土過篩備用;(2)利用鋤頭將地鏟平,并進行深度為3.3cm的第一次底水澆灌,等到第一次底水完全滲透之后,在進行第二次的澆水操作,水深與第一次保持一致;(3)等到兩次底水完全滲透之后,便可以進行播種,播種過程中需要將種子撒勻,然后覆蓋一層大約1.5cm營養(yǎng)土,以后要始終保持表土的濕潤和疏松狀態(tài),便于種子后期的發(fā)芽;(4)在完成上述幾項操作之后,需要對種植地進行覆蓋,一般會選擇地膜來進行保墑,等待種子的出苗率達到30%以上后,應該及時將地膜揭開,避免出現燒苗現象,如果發(fā)現有露白倒伏的,可以補充適當的營養(yǎng)土。
三、韭菜種植的定植階段
1.定植時間
韭菜種植過程中定植時間一般會根據春播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果選擇的是春播,定植時間應該在夏至前后進行,如果選擇的是夏播,那么定植時間應該在大暑前后進行。在定植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的避免在高濕季節(jié)進行,否則會對定植之后的韭菜長勢造成不利影響。
2.定植方法
在具體的定植操作中,對于不同的韭菜品類有不同的定植標準。(1)需要將韭菜進行起苗,將韭菜苗須根減至2~3cm,將韭菜葉長控制在10cm左右;(2)對于青韭的定植標準是按照行距為18~20cm、穴距10cm,在畦內進行栽苗,同時同一穴內栽苗數量應該控制在8~10株;(3)對于軟化韭菜的定植標準是按照32~25cm的行距進行開溝操作,溝深保持在15~20cm,穴距保持在15cm,同一穴內栽苗數量應該保持在25~30株。
四、韭菜種植的田間管理
1.春季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現有的韭菜管理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tǒng)管理技術的限制,進一步完善和健全了韭菜的管理模式。春季是韭菜種植的重要管理環(huán)節(jié),具體的管理流程如下:(1)早春韭菜種植容易出現墑情不足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及時澆灌返青水。(2)由于邳州市早春氣溫相對較低,植株蒸騰作用弱,所以需要嚴格控制澆水量;(3)春季管理過程中,要根據韭菜長勢合理進行追肥,培育健壯植株。
2.秋季管理
秋季管理對于韭菜種植整體產量和質量也有著較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秋季是韭菜生長較為旺盛的階段,往往需要大量的肥水供應,使韭菜葉片積累更多的養(yǎng)分,為冬季覆膜生長打下基礎;而這一時期也是韭蛆最為嚴重的時期,對于韭菜的生長會有較大的影響,所以這一階段的病蟲害管理是非常重要,具體的治理方式會在下文進行詳細的介紹。
3.冬季管理
韭菜的冬季管理一般指的是11月份之后到次年3月之間的韭菜管理工作。邳州市在11月份之后整體的氣溫會逐漸降低,這一階段的韭菜管理也相對簡單,可以讓韭菜植株在田間自然枯死,使養(yǎng)分倒流回根部儲存。等到韭菜植株完全枯死之后,需要對田間枯葉進行清除,保證根部鱗莖進行充足的日光照射或者冷刺激,以此來打破休眠。3~5d之后,韭菜根部開始變色,則可以澆一次水,施一次越冬肥。12月初進行大棚薄膜覆蓋;進入元旦前后氣溫持續(xù)減低,需要在大棚內再覆蓋一層膜保溫。2月下旬開始就可以陸續(xù)收割上市。
五、韭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1.病蟲害防治原則
在韭菜種植期間容易受到多種病蟲害的威脅,如果不能及時對其采取必要防治措施,會對韭菜的產量和質量造成不利影響。韭菜的病蟲害防治一般會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必要時需要配合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種病蟲害防治手段,其中主要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為主要防治手段,在使用化學防治時,要選擇高效低毒農藥,杜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品類。
2.病蟲害防治方法
韭菜的病蟲害防治手段有許多種,本文選取常用的農業(yè)防治和物理防治兩種方式進行詳細闡述:第一,農業(yè)防治手段主要是通過對韭菜田間管理中的施肥管理、中耕雜草等方式,對韭菜的抗逆能力進行大幅度的提升;第二,韭菜的物理防治手段主要是通過利用糖酒醋液,對害蟲的成蟲進行誘殺。具體的糖酒醋液配比可以按照糖、酒、醋、水、敵百蟲晶體(濃度為90%)比例為3:3:1:1:0.5進行配置,具體的用量為每667m22~3盒,并且可以根據實際的病蟲害程度,隨時添加,以保持韭菜苗表面液體不干為佳。
3.常見蟲害類型與解決措施
(1)韭蛆。可以采取地面施藥和灌根兩種方法來實現。地面施藥大多在韭蛆成蟲的盛發(fā)期,可以在韭菜種植地按照順壟撒肥的操作方式,將2.5%的敵百蟲粉劑均勻的灑在表面,每667m2的使用量應該保持在2~2.5kg,施用時間最好選擇在上午9點到11點之間進行,同時配合噴灑4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者在澆水之后,配合使用75%的滅蠅胺也可。灌根一般適用于韭蛆幼蠅危害的始盛期,一般為每年的4月中旬左右,或者在10月上旬。灌根方法主要采用1.1%苦參堿粉劑3~4kg,加水稀釋到1000~2000kg。在具有的灌根過程中,需要將韭菜苗根扒開,將藥劑噴灑在根莖附近的表土處即可。
(2)潛葉蠅。韭菜種植過程中的潛葉蠅防治一般選擇在潛葉蠅產卵盛期到幼蟲孵化初期這一時間段進行效果最佳,主要藥劑為75%的滅蠅胺6000~7000倍液,或者使用20%的氰戊菊酯1500~2000倍液。
(3)薊馬。主要選擇在薊馬幼蟲盛發(fā)期進行,通過噴灑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或者10%乙基多殺菌素1000~1500倍液,或者30%啶蟲脒2500~2800倍液,或者2.5%溴氰菊酯類農藥1800~2000倍液來實現對薊馬的防治。
4.常見疫病的防治措施
韭菜生長期常見疫病和灰霉病。防治時間一般會選擇在病害發(fā)病初期進行,選取75%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750倍液或者6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為了防止產生抗藥性,可以交替施用藥劑,間隔7-10d連防2-3次。除此之外,針對韭菜的銹病防治,可以在韭菜銹病發(fā)病的初期,選取25%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劑1200~1500倍液,或者15%三唑酮乳油2500~3000倍液,43%戊唑醇懸浮劑,間隔10天進行一次,連續(xù)兩次即可。
六、結語
綜上所述,提高韭菜種植技術與規(guī)范植管理,對于進一步推動全鎮(zhèn)農業(yè)經濟發(fā)展有著不可估量作用。為了更好地提高韭菜種植的產量與品質,就需要我們基層農技部門大力宣傳韭菜種植技術,切實做好韭菜新品質新技術推廣工作。積極打造邳州一流的韭菜生態(tài)基地,拓寬韭菜銷售渠道,取得更大效益,更好地帶動當地農民走向富裕道路。
參考文獻:
[1]段振偉.韭菜種植與管理技術要點[J].江西農業(yè),2017(19):27.
[2]孟祥東. 鄒平縣韭農經營效益、模式及規(guī)模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7.
[3]方婷婷.寒地太陽能相變蓄熱溫室韭菜種植方法[J].鄉(xiāng)村科技,20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