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研學旅行要納入到學校課程,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活動。學校和教育機構(gòu)開展研學旅行要有組織、有計劃,要像設(shè)計課程那樣精心設(shè)計,充分準備,重在教育,重視安全。
——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光明教育家書院院長顧明遠表示,研學旅行的關(guān)鍵是教育與安全,要在寓教于旅行過程中,讓學生有充分的感悟
目前,研學旅行還缺乏有效評價機制,家長、學校認為它與分數(shù)、升學無關(guān),還擔心占用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因此不支持這項活動。改革評價制度,讓研學旅行的成果與綜合素質(zhì)掛鉤,從制度上保證研學旅行的實施。
——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wù)副會長、光明教育家書院副院長郭永福認為,克服應(yīng)試教育的弊端,著力解決研學旅行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抓住機遇,把好事辦好
青少年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不能代替他們成長,就不能代替他們體驗。青少年長大的過程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其中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親身實踐性,二是同齡群體性。研學旅行和夏令營活動凸顯這兩個特點,特別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長。
——日前,在京舉行的全國研學旅行教育融合與傳播研討會上,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專家、研究員孫云曉結(jié)合青少年成長特點,指明了研學旅行的重要意義
研學旅行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旅行變成課堂,社會成為教材,世界成為老師。學生們在實踐體驗的基礎(chǔ)上學以致用,在實踐中增長才能和提高思想認識,形成有利于個人成長的綜合素質(zhì)。
——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國際比較與對外交流部主任王曉燕在全國研學旅行教育融合與傳播研討會上指出,要充分發(fā)揮研學旅行在新時代立德樹人中實踐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