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磊磊
前些天有個采訪,被問:你“離開體制”是什么感覺?我說自己只是不當記者而已,不叫離開體制。對方還比較貼心,發(fā)表的時候把這句話給我保留了?,F(xiàn)在,最庸俗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之一,大概就是“離開體制”了。
到處都是人們講自己“離開體制”的橋段,個個都在反復炒自己怎么離開體制。體制很多年沒有這樣被嫌棄過了。畫風都是一模一樣的,《10年體制生涯,他下決心告別》《她離開了體制,終于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一回炒了還不夠,還要反復地炒,讓全世界都知道自己仿佛丟掉了多大一只金飯碗。
對這個事情我是這么看的。首先,很多人離開的,并不叫體制。比如原來只是鄉(xiāng)鎮(zhèn)小學里負責打下課鈴的,也說是離開體制;原來是報社一樓茶水間里上班的,也說是離開體制;原來是機關食堂里的范廚師,也說是離開體制。不是說打鈴、在茶水間里上班就低人一等?!端疂G》里,朱貴就是梁山茶水間的,曹正就是食堂的。至于打下課鈴,多半歸鐵叫子樂和。他們都是好漢。只不過那不叫體制。
另外還有一種很搞的,本來是離開的微不足道的小單位,端的就是泥巴飯碗,卻老喜歡說成是離開大機關、大集團,還偏少不得自己這根頂梁柱。比如明明是無量劍、神農(nóng)幫的,非說“兄弟我當年在天山童姥身邊做事的時候……”明明只在冰火島開過幾天船,非說“兄弟我當年在武當派做事的時候……”其實別說連童姥、張真人的面沒見過,就連清風明月、梅蘭菊竹的面都沒見過。這樣的也說離開體制,體制大概也會覺得有點委屈。
再者,所謂的“離開體制”,這“離開”兩個字也很值得商榷?!半x開”有很多種。就好像談戀愛,如果是雙方都看不上眼的離開,非要說成是單方面的拋棄,不太合適對吧。在體制里,固然有性格不合而離開的、為了施展抱負而離開的,但也有實在混不下去而離開的,有長期被邊緣化找不到定位而離開的,還有犯了錯、捅了婁子離開的。
你看令狐沖這么厲害,也沒有老吹自己離開“華山派”;楊過這么厲害,也沒有反復吹自己“離開全真教”?;觳幌氯ゾ褪腔觳幌氯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并不丟人。自己呆不下去,卻非要說成是瞧不上人家,這樣不好,對體制也不公平。就好像我整天說我為了追求自由而放棄了湯唯俞飛鴻,有意思么。你擁有過人家么你。
老愛編離開體制的故事,只能說明自己仍然很迷戀體制的光環(huán),覺得長臉。不長臉的事誰說啊,猴子從來不講離開御馬監(jiān),韋小寶從來不講自己離開麗春院,打死都不說,因為不長臉嘛。
讓我覺得最不喜歡的,是現(xiàn)在在很大范圍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輕浮的思維定勢,仿佛“離開體制=勇敢”“離開體制=有能力”“離開體制”=“最高層次的追求和歸宿”。仿佛從體制里離開的都是良幣,留下來的都是劣幣,走了的才是牛,不走的就是沒本事?!半x開體制”這四個字,已經(jīng)成了衣服上刺眼的大logo,脖子上的大金鏈子。
平心而論,體制確實有它很大的問題,體制里的人也有很多的通病,其中也確實有眾多混日子的庸人。但也還遠遠不到這樣被整體輕視的地步對吧。平時,總會遇到有人說:體制里的人都是SB,都是廢物……這就有點無知了?,F(xiàn)在固然不能說精英都在體制內(nèi),但一半以上在體制內(nèi)還是沒問題的。事實上,看問題不容易極端化,比較全面宏觀,恰恰是體制人的強項之一。
其實你看人家唐僧,真正的體制人,從來不說“貧僧乃當年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反而是豬八戒,天天說:“老豬我乃天蓬元帥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