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力,焦玉梅,程宇彤(.北京東城社區(qū)衛(wèi)生管理中心安德里衛(wèi)生站,北京000;.安貞醫(yī)院心內科十五病區(qū),北京0009)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指的是經心導管技術疏通狹窄甚至閉塞的冠狀動脈管腔,從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治療方法。長期的臨床應用發(fā)現,PCI雖然臨床效果顯著,但也存在血管再狹窄、冠狀動脈痙攣、冠狀動脈穿孔、冠狀動脈夾層、冠狀動脈急性閉塞、支架脫落等并發(fā)癥,給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1?3]。他汀類藥物為冠心病PCI術后二級預防的常用藥物之一,可顯著降低血管再狹窄及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4]。目前,臨床對他汀類藥物劑量使用、使用時間尚未達成一致意見,部分學者認為,短期使用阿托伐他汀40~80 mg/d臨床效果顯著,但長期使用阿托伐他汀40~80 mg/d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尚未見報道[5]。本研究選擇安貞醫(yī)院及本衛(wèi)生站的80例冠心病PCI術后患者,長期追蹤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安貞醫(yī)院及本衛(wèi)生站共觀察的80例冠心病患者臨床資料,均行PCI治療。根據阿托伐他汀使用劑量不同,將80例患者分別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 23例,女 17例;年齡 55~78歲,平均(64.59±8.7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55~80歲,平均(65.18±8.35)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臨床表現符合冠心病心絞痛分級Ⅱ~Ⅳ級;(2)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提示至少存在1處狹窄,狹窄程度75%以上;(3)狹窄部位為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xié)會定義的A或B型病變;(4)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術前心肌肌鈣蛋白Ⅰ顯著升高;(2)近期服用過他汀類藥物治療;(3)合并嚴重感染及腫瘤;(4)合并嚴重肝、腎等功能不全;(5)左心室射血分數低于30%;(6)高危及極高危需立即行PCI。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于術后給予相同的常規(guī)對癥治療,包括氯吡格雷、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阿司匹林、鈣離子拮抗劑等。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常規(guī)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70612)20 mg/d,口服,每天1次。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大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即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每天1次。2組均連續(xù)治療6個月。
1.2.2 觀察指標 治療后6個月取患者靜脈血檢測治療前后肝腎功能改善情況,包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尿素氮、肌酐、尿酸。取患者靜脈血2 mL,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用酶法測定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含量,以沉淀法檢測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治療過程中觀察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過敏反應、頭痛、頭暈、肌痛、胃腸道反應等。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AS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2組患者治療后TC、TG、LDL?C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 TC、LDL?C 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t P指標TC時間治療前治療后0.3342.668>0.05<0.05 t P TG 治療前治療后0.4101.011>0.05>0.05 t P HDL?C 治療前治療后0.6090.179>0.05>0.05 t P LDL?C 治療前治療后0.0443.268>0.05<0.05 t P觀察組4.02±1.012.75±0.586.895<0.051.88±0.651.30±0.255.267<0.051.06±0.231.06±0.220.015>0.052.28±1.011.36±0.425.319<0.05對照組3.95±0.863.15±0.754.434<0.051.82±0.661.36±0.284.058<0.051.03±0.211.07±0.230.812>0.052.27±1.031.73±0.582.889<0.05
2.2 2組患者安全性比較 80例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方式為電話隨訪+復查。隨訪時間6~12個月。對照組隨訪期間出現6例心絞痛,均再次住院治療,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15.00%。觀察組隨訪期間發(fā)生1例心絞痛,1例心力衰竭,均再次住院治療,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為5.00%。觀察組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6,P<0.05)。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腎功能指標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肝腎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腎功能指標比較(±s)
項目谷丙轉氨酶(U/L)時間治療前治療后t P觀察組20.51±6.5221.48±5.581.325>0.0523.78±6.2122.03±8.121.455>0.056.11±1.025.98±0.860.135>0.0580.31±12.5682.35±12.681.258>0.05331.79±50.26353.72±52.481.844>0.05對照組19.68±4.3620.49±4.821.157>0.0523.62±6.5322.21±6.181.146>0.055.82±1.016.03±1.030.213>0.0575.89±11.2979.98±11.381.454>0.05323.86±52.64339.26±53.851.752>0.051.7310.355>0.05>0.05 t P谷草轉氨酶(U/L) 治療前治療后1.3240.828>0.05>0.05 t P尿素氮(mmol/L) 治療前治療后1.0911.136>0.05>0.05 t P肌酐(μmoI/L) 治療前治療后1.5241.338>0.05>0.05 t P尿酸(μmoI/L) 治療前治療后1.6211.816>0.05>0.05 t P
冠心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引起心肌供能損傷或器質性病變。目前,臨床多采用PCI治療,主要適用于慢性穩(wěn)定型冠心病有較大范圍心肌缺血證據的患者,以及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颊撸愿纳菩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主要原則[6?7]。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療,關鍵在于開通梗死相關血管,盡量挽救瀕死心肌,降低急性期死亡風險,改善預后。但PCI治療后,可激活患者血小板,使血栓形成明顯增多,也影響患者血管內皮功能,引起心肌出現輕微損傷及炎性反應[8]。故PCI術后應積極給予藥物干預,以減少術后再狹窄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他汀類藥物為常用降血脂藥物,可顯著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降低炎癥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防止血栓形成,還可顯著減少冠狀動脈不良血管事件發(fā)生率[9?11]。阿托伐他汀為第三代他汀類藥物,藥理作用時間長、安全性好、起效快,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及死亡率,為目前臨床上治療冠心病的主要藥物之一??赏ㄟ^降脂、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對抗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對抗炎性因子、脂質氧化劑改變斑塊組成等多種途徑,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預后[12]。本研究比較了大劑量阿托伐他汀與常規(guī)劑量阿托伐他汀在PCI術后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大劑量阿托伐他汀術后血脂指標改善情況與小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更低。提示大劑量阿托伐他汀對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效果更好。
關于大劑量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臨床尚未達成一致意見。有部分學者認為,隨著阿托伐他汀劑量的增加,對肝腎功能的不良反應也顯著增加。本研究發(fā)現,在給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療6個月的過程中,患者肝腎功能未見明顯下降,提示阿托伐他汀40 mg/d劑量為相對安全的使用劑量。
綜上所述,冠心病PCI術后長期應用大劑量阿托伐他汀可顯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戴麗群,葉彩霞,徐衛(wèi)平,等.術后隨訪對老年急性STEMI急診PCI預防并發(fā)癥的作用[J].中國老年醫(yī)學,2016,36(5):1076?1077.
[2] 姬曉艷,朱文霞,史超.經橈動脈PCI術后并發(fā)癥的循證護理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6,8(8):941?943.
[3] 顧麗鈺.阿托伐他汀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療效探討[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4):560?562.
[4] 楊麗,劉寅,王樹峰,等.普羅布考聯合阿托伐他汀對ACS患者PCI術后ox?LDL 及 Lp?PLA2 水平的影響[J].天津醫(yī)藥,2017,45(1):47?50.
[5] 呂靜,徐戈,黃琛,等.強化劑量阿托伐他汀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經皮冠脈介入術圍手術期B7?H4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7,33(6):975?978.
[6] 劉振良,賈國渠.阿托伐他汀序貫治療對接受急癥PCI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修飾白蛋白的影響[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6,25(9):755?758.
[7] 陳偉泉,梁倫昌,梁鑒文.阿托伐他汀聯合替羅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PCI治療中的應用[J].山東醫(yī)藥,2016,56(34):58?59.
[8] 許哲通,馮志霞,呂玉紅,等.圍術期替羅非班及大劑量阿托伐他汀鈣聯合缺血后適應對急診PCI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6,36(3):264?266.
[9] 嚴凌,葉露,汪坤,等.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無復流現象[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6,45(5):529?534.
[10]王鵬飛,劉培敏,劉再宇,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心肌梗死患者PCI后相關指標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6,27(15):2045?2047.
[11]賀宇峰.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預處理對PCI術后超敏C反應蛋白及預后影響[J].醫(yī)學與哲學,2016,37(6):32?35.
[12]張義全.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的降血脂功效[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17):2707?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