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峻,何成龍,吳清芬
(東莞市厚街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945)
驚厥也稱為抽搐,臨床以陣發(fā)性四肢和面部的肌肉抽動為主要癥狀,有時伴口吐白沫,甚至呼吸暫停、面色青紫,是小兒常見的急癥,嬰幼兒尤其多發(fā),有數據統(tǒng)計6歲以下的兒童驚厥發(fā)病率高達4%~6%,是成人驚厥發(fā)病率的10~15倍[1]。兒童驚厥狀態(tài)如果不能及時解除,可能會導致兒童留下影響智力和發(fā)育的后遺癥,甚至危及生命[2]。為了觀察兒童急診驚厥的發(fā)病原因,我院進行了相關研究,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急診收治的驚厥患兒327例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經后續(xù)治療和檢查確診驚厥病因。327例患兒中男192例,女135例;<28 d者9例,出生第28天~1歲者32例,1~3歲者204例,3~6歲者52例,7~12歲者30例。
1.2方法:對327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包括患兒的主要癥狀、誘因、既往史、家族史、服藥史等。對患兒的腦電圖、頭CT等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從而確定患兒驚厥的病因。對各年齡段患兒的驚厥原因進行分析。
327例患兒中熱性驚厥發(fā)病率最高,共計241例,占73.70%,其次為癲癇,共計53例,占16.21%。從各年齡段上看,在出生第28天~1歲、1~3歲、3~6歲的嬰幼兒中熱性驚厥發(fā)病率最高,分別為65.63%、86.76%、78.85%。在<28 d的新生兒中,顱內出血和缺血、缺氧性腦病是導致驚厥的主要原因,分別占55.56%、44.44%。而在7~12歲兒童中癲癇是主要的發(fā)病原因,占66.67%。詳見表1。
表1327例患兒急診驚厥病因分析[例(%)]
病因<28 d出生第28天~1歲1~3歲3~6歲7~12歲合計顱內出血5(55.56)2(6.25)0(0.00)0(0.00)0(0.00)7(2.14)缺血、缺氧性腦病4(44.44)0(0.00)0(0.00)0(0.00)0(0.00)4(1.22)熱性驚厥0(0.00)21(65.63)177(86.76)41(78.85)2(6.67)241(73.70)癲癇0(0.00)6(18.75)20(9.80)7(13.46)20(66.67)53(16.21)顱內感染0(0.00)3(9.38)7(3.43)4(7.69)4(13.33)18(5.50)其他0(0.00)0(0.00)0(0.00)0(0.00)4(13.33)4(1.22)合計9322045230327
驚厥是兒科急診常見的疾病,屬于小兒神經系統(tǒng)異常狀態(tài),患兒出現肢體節(jié)律性運動以及昏迷,通常短暫的抽搐對患兒大腦沒有明顯影響,但是長時間抽搐可能導致永久性的神經系統(tǒng)損傷,對兒童的身體和智力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3]。有數據統(tǒng)計發(fā)現,發(fā)病率隨患兒年齡增加而減少,這與驚厥的發(fā)病機制密切相關。嬰幼兒的大腦皮層發(fā)育不完善,在分析鑒別和抑制功能方面體現的更為明顯。神經纖維外層的髓鞘尚在發(fā)育之中,因此神經纖維的保護機制不完善,導致興奮沖動容易發(fā)生泛化,從而導致驚厥的發(fā)生。6歲以上的兒童神經纖維髓鞘已經發(fā)育的基本成熟,因此熱性驚厥發(fā)病率明顯減少,誘發(fā)驚厥的原因主要為癲癇、腦病腫瘤等實質性病變[4]。
導致驚厥發(fā)生的病因按照有無感染分為感染性驚厥和非感染性驚厥,按照病變累積的癥狀進一步分為顱內病變和顱外病變,按照疾病誘因可分為熱性驚厥、中樞神經系統(tǒng)感染、中毒性腦病、癲癇和低鈣血癥[5-7]。從本次研究中看,327例患兒中熱性驚厥發(fā)病率最高,共計241例,占73.70%,其次為癲癇,共計53例,占16.21%??梢姛嵝泽@厥是兒童急診驚厥發(fā)病的主要原因。從各年齡段上看,在出生第28天~1歲、1~3歲、3~6歲的嬰幼兒中熱性驚厥發(fā)病率最高,分別為65.63%、86.76%、78.85%。在<28 d的新生兒中,顱內出血和缺血、缺氧性腦病是導致驚厥的主要原因,分別占55.56%、44.44%。而在7~12歲兒童中癲癇是主要的發(fā)病原因,占66.67%,這與嬰幼兒神經發(fā)育不完善密切相關。因此在治療急診驚厥患兒過程中,醫(yī)生應該熟悉各個年齡段驚厥發(fā)生的主要病因和可能導致驚厥的因素,根據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病史和相關檢查盡快確定病因,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盡早解除驚厥,以保護患兒的大腦神經不會受到不可逆的損傷。
綜上所述,熱性驚厥和癲癇驚厥是兒童急診驚厥的兩大主要病因,但是在急診工作中不能遺漏其他導致驚厥的疾病。掌握各個年齡段驚厥發(fā)生的主要病因和特征,注意觀察患兒的臨床體征,結合病史和臨床檢查快速、準確的對病因進行分析診斷,是制定正確治療方案的關鍵。
4 參考文獻
[1] 梁 冰,湯華波,陳海華,等.小兒驚厥285例臨床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0(2):296.
[2] 蔣 黎.小兒暈厥的常見病因及臨床特征初探-附68例病例資料分析及文獻回顧[D].重慶: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
[3] 晉興楠,鄒映雪.急診兒童驚厥138例的鑒別診斷及臨床分析[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5(7):625.
[4] 黃 銳,朱自偉.兒童無熱驚厥的鑒別診斷[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6):130.
[5] 梁文濤,吳 燊.340例急診小兒驚厥的臨床分析[J].創(chuàng)傷與急診電子雜志,2017,5(4):203.
[6] 鐘建民.兒童驚厥的診斷與急救處理[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11,18(5):388.
[7] 貢明才.兒童驚厥200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