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璐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風濕免疫科 江蘇 徐州 221000)
強直性脊柱炎指的是以髂骶關節(jié)以及脊柱病變作為表現特征的一類慢性炎性疾病,我們國家強直性脊柱炎的發(fā)病率為0.3%左右,對患者肢體功能障礙造成嚴重影響,嚴重者會引發(fā)殘疾,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產生影響?,F在臨床中一般采取益賽普等生物制劑治療此病,能夠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根據大量的研究顯示,正規(guī)并且系統(tǒng)的治療方案配合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預后效果[1]。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內所接診的接受益賽普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資料100例,根據護理方案的差異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接受護理干預措施,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生活質量情況,現做如下匯報。
回顧性分析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內所接診的接受益賽普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資料10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100例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最小年齡24歲,最大年齡43歲,平均32.73±9.69歲,病程時間最短1年,最長6年,平均3.15±0.98年;根據護理方案的差異對其進行分組,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接受護理干預措施,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兩組患者全部接受益賽普皮下注射治療,每周注射2次。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方法:給予患者病情評估、飲食護理以及健康宣傳教育等[2]。
研究組接受護理干預措施:患者的活動功能受限,非常容易出現焦慮以及抑郁情緒,導致內分泌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護理人員需要主動和患者保持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訴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識,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護理人員需要額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指導其正確照料患者的方法,多多陪伴并且包容患者;提高對患者額保暖措施,做好防寒以及避風工作,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活動姿勢,避免脊柱屈曲畸形;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降解產生疼痛的因素和解決辦法,緩解患者的不安與焦慮情緒,針對輕度疼痛患者,為其開展非藥物治療方法,包括轉移注意力以及閉目養(yǎng)神等,針對中重度疼痛患者,需要采取鎮(zhèn)痛藥物治療;當患者的臨床癥狀獲得緩解,病情允許出院時,護理人員需要指導其按時回院復查,遵照醫(yī)囑服藥[3-4]。
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生活質量情況,將所得各項數值進行統(tǒng)計學計算。
根據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實施計算,其中所得P值決定是否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3個月之后,強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數、晨僵時間以及脊柱痛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細數值見表。
表 兩組護理效果和生活質量對比
強直性脊柱炎屬于一類累及患者全身關節(jié)的慢性與進行性疾病,現在對于此病的發(fā)病原因還不是非常明確,臨床中沒有能夠根治性特效藥物,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疼痛劇烈、反復發(fā)作以及活動受限等,患者會受到疾病因素產生消極與悲觀情緒,加重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作,臨床中一般采取糖皮質激素與生物制劑治療,其中生物制劑治療效果較為理想,短時間能夠控制癥狀,遠期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和運動,但是強直性脊柱炎疾病的治療目標為最大化確?;颊唛L時間生活質量,所以針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不但需要接受正規(guī)的治療,還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方案[5]。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接受護理3個月之后,強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數、晨僵時間以及脊柱痛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綜上所述,對于接受益賽普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其護理工作中應用護理干預措施效果理想,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朱瓏,楊麗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6):3220-3222.
[2]宋楠,林春花,趙佩瑚.功能鍛煉在強直性脊柱炎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9):1791-1792.
[3]魏玲,卞勤英,李宇飛,等.強直性脊柱炎護理措施有效性的預后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3):118-119.
[4]文瓊芳,楊金水,冀肖健,等.SF-36量表和臨床評價指標在強直性脊柱炎隊列研究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6,96(9):681684.
[5]杜旭娜,李晏,張勝利,等.強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動度評分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活動性判斷的價值[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3):20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