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楓
摘要:文章對私有云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種新的云結構模式,分析高校辦公系統(tǒng)的現狀并總結問題根源,將私有云技術應用于高校辦公系統(tǒng),可大大提升了辦公效率,整合現有系統(tǒng)資源。關鍵詞:私有云;辦公系統(tǒng);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高校的信息化建設不斷收到黨和政府的關注,高校的信息化水平逐年提升,辦公自動化已基本普及。但高校教師不坐班、人員移動性大、沒有固定辦公場所和用品:以及高校多業(yè)務系統(tǒng)之間兼容性差、不易擴展等原因,導致高校信息化使用率不高?;谝陨媳撞。疚奶岢龌谒接性频囊惶赘咝<尚畔⑾到y(tǒng)。
1 關鍵技術
1.1私有云
云計算是一種依附于網絡的計算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有極強的伸縮性。云計算系統(tǒng)可以使用大量相對廉價的、閑置的、分散的服務器集群作為運行的基礎硬件設施,同時采用相應的應用程序與底層服務協作開發(fā),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資源:這樣通過獲得多臺服務器之間的冗余空間,獲得高可用性和分布式計算[1]。
云計算根據不同的服務性質,可分為公有云和私有云兩類。公有云是用戶通過連接Internet向平臺發(fā)出服務請求從而獲得服務,云平臺所使用的數據和資源均在Internet上,并且多數公有云需要付費;而私有云則是向單位內部自行搭建的云平臺提出服務請求而獲得服務,所使用的數據和資源為單位內部所有。相對于公有云,私有云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1]。
1.2云集成技術
通常情況下,人們習慣把云計算分成3部分:SaaS,PaaS和IaaS。這種分法主要側重于從使用者的直觀感受。SaaS主要為使用者提供應用服務;PaaS主要為使用者提供底層設備服務;IaaS主要為使用者提供虛擬機等資源的服務[2]。一種較新的云計算的架構如圖1所示。
該架構主要可分為4層,簡稱三橫一縱,分別是應用層、運行層、基礎層以及縱向的管理層;使用者可以通過管理層去管理橫向的3層,而橫向的3層則是為使用者提供強大的云計算服務和良好的交互界面。
應用層主要功能是和使用者建立良好的互動,為使用者提供友好的展示界面,進行多種服務應用。其主要使用以下4項技術。
(1) HTML:又稱為超文本標記語言,是一種規(guī)范,一種標準,超級文本標記語言是使用標準通用標記語言的一個應用。超級文本標記語言通過標記符號來標記用戶想要顯示在網頁中的各部分內容。超級文本標記語言文檔操作起來并不是很復雜,但其功能卻非常強大,超級文本標記語言可以支持不同數據格式的文件鑲入,它也是萬維網(WWW)盛行的標記語言。(2) JavaScript: -種直譯式腳本語言,現在己被廣泛用于Web應用開發(fā)之中,屬于一種網絡的腳本語言,常用來顯示網頁中各種動態(tài)部分,使用戶在瀏覽時更流暢、直觀,增加網頁的可讀性和美觀性。通常情況下,JavaScript腳本嵌入在HTML中,與HTML相輔助,以完成網頁的動靜態(tài)內容組合功能[3]。(3) CSS:層疊樣式表是一種用來表現HTML或XML等文件樣式的計算機語言。它對頁面的外觀起到布局、分塊的作用。通常CSS也是最先被編寫。(4) Flash:是一種交互式矢量圖和Web動畫的標準。Flash能夠實現動態(tài)的,可伸縮的導航界面;同時也可以制造出各種非規(guī)則的顯示效果,這是HTML等語言無法實現的,使網頁的顯示更加多變,為用戶提供更多體驗和視覺效果。
運行層主要是對使用者需要的數據進行處理和緩存,主要使用以下4項技術。
(1)并行處理: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變革,它可以實現服務器在同一時刻或同一時間間隔內同時運行兩種或兩種以上性質相同或不相同的工作?,F階段的并行處理主要分成3種形式:時間并行,空間并行,時間+空間并行。(2)應用服務器:通過對現有應用服務器內部的策略調整,它可以增加現有服務器的運行效率,為云計算提供基礎服務。(3)多租戶技術(multi-tenancy technology):是一種軟件架構技術,被稱為多租戶技術或稱為多重租賃技術,它可以在確保各用戶間數據的隔離性的同時,實現在多用戶的條件下共同使用相同的系統(tǒng)或程序的組件,為異地服務公用的實現提供基礎。(4)分布式緩存:對傳統(tǒng)緩存的根本變革,實現了業(yè)務系統(tǒng)、數據庫、分布式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差異,轉變了原來只關注CPU、內存、緩存之間的數據傳輸速度差異,因此,分布式緩存多被應用于大量的復雜數據和動態(tài)變化處理,己實現網頁和用戶所生產的場景要求。
基礎層是為給上面的運行層準備其所需的數據等資源,主要有以下4種技術。
(1)虛擬化:也可以理解它為基礎設施層的“多租戶”,因為通過虛擬化技術,能夠在一個物理服務器上生成多個虛擬機,并且能在這些虛擬機之間實現全面的隔離,這樣不僅能減低服務器的購置成本,而且還能同時降低服務器的運維成本。(2)分布式存儲:與目前常見的集中式存儲技術不同,分布式存儲技術并不是將數據存儲在某個或多個特定的節(jié)點上,而是通過網絡使用企業(yè)中的每臺機器上的磁盤空間,將這些分散地存儲資源構成一個虛擬的存儲設備,數據分散的存儲在企業(yè)的各個角落[4]。(3)關系型數據庫:關系數據庫,是建立在關系模型基礎上的數據庫,借助于集合代數等數學概念和方法來處理數據庫中的數據?,F實世界中的各種實體以及實體之間的各種聯系均用關系模型來表示。(4) NoSQL泛指非關系型的數據庫。隨著互聯網Web2.0網站的興起,傳統(tǒng)的關系數據庫在應付Web2.0網站,特別是超大規(guī)模和高并發(fā)的SNS類型的Web2.0純動態(tài)網站已經顯得力不從心,暴露了很多難以克服的問題,而非關系型的數據庫則由于其本身的特點得到了非常迅速的發(fā)展。NoSQL數據庫的產生就是為了解決大規(guī)模數據集合多重數據種類帶來的挑戰(zhàn),尤其是大數據應用難題。
2 高校辦公系統(tǒng)現狀及問題
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簡單地利用Office軟件打字、制表等操作己無法滿足辦公需要,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強信息共享,各地、各級科研單位紛紛加強信息化建設,希望將整個辦公環(huán)節(jié)陸續(xù)納入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2.1計算機應用現狀
2.1.1不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導致計算機本身功能的閑置浪費
不熟悉計算機操作,對相關應用軟件的使用也缺乏足夠了解,致使單機使用的工作效率無法達到應有水平。普遍現象是,計算機應用仍局限于文字和表格的簡單處理,與我們工作緊密相關的數據管理和查詢、計算機通信和管理、圖文混排和文檔管理等方面的強大功能,在實際工作中幾乎無法發(fā)揮其有效作用。
2.1.2對計算機網絡建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建設目標不夠明確
目前,我們對計算機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單機作用階段,隨著公文、報表、數據等各類信息量越來越大,涉及的部門越來越多,傳統(tǒng)的處理方式、通信方式和信息利用方式己不能滿足需求。只有加強網絡建發(fā),構建管理和輔助決策分析系統(tǒng),使計算機系統(tǒng)建設從數據處理階段上升到信息資源利用的高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2.1.3計算機和網絡的使用管理缺乏規(guī)范
許多部門計算機數量不斷增加,但相應的規(guī)范性管理措施卻是空白,大量計算機閑置或使用不當,維修維護極為混亂,特別在網絡開通后,又出現了設備安全、信息安全、網絡安全等一系列隱患,急需技術上的制約和制度上的規(guī)范。
2.1.4對計算機軟件的認識存在誤區(qū),投入不足
不少部門在硬件方面不惜大量投入,卻忽視軟件的作用。而計算機的強大功能,恰恰是通過各類軟件來實現的,特別在網絡安全、網絡管理、信息資源管理、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等方面,軟件的作用事半功倍,不進行軟件投入,計算機的網絡的作用是無法體現的。
2.2常見問題
通過調查、分析,歸納了高校日常辦公自動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也是一般科研單位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亟待解決。
(1)人與人的協作問題。具體表現為:
——怎么把文件給我的同事?U盤拷來拷去太麻煩。
——我的文件要審批,領導現在有時間嗎?
——有問題與他溝通,打電話又不方便怎么辦?
——到一個會場不方便,能否開個視頻會議?
(2)人與信息的協作問題。具體表現為:
——我要找一些院里的公開照片和資料,可是去別人那里跑來跑去實在太麻煩。
——我現在的電話本是最新的么?怎么找他的聯系方式?
——每次叫全院職工填寫表格的時候都非常麻煩。
——這份表格需要幾個人同時填寫怎么辦?
(3)人與工作流程的協作問題。具體表現為:
——文件的收發(fā)能否更加方便快捷?
——科研項目的申報太繁瑣,能通過網上完成么?
——想要預定—下會議室,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安排?
——工作總結怎么寫啊,不知道今年都干了什么。
盡管各部門的業(yè)務和職能有所不同,但是從根本上都需要一個非常容易連接人、信息和工作流程的辦公協作平臺。如何構建一個能夠解決三方面協作問題的系統(tǒng)平臺,是辦公協作平臺成功的關鍵。
2.3傳統(tǒng)辦公流程的局限性
2.3.1數據零散、不便于管理
數據大多存儲在本地,用戶通常需要自己進行數據備份,數據恢復困難,保密性差。而且多年來積累的大量文檔資料,大部分是Word格式,每個文檔又涉及多個部門,一旦發(fā)生版本變更,在通知與更新時又增加煩瑣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所以在版本管理上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通過文件名進行識別,經常造成時間和精力上不必要的浪費。
2.3.2辦公協作性差
同—工作經常涉及不同部門以及不同用戶,在共同完成一個項目,進行文檔編寫或圖紙設計時,常常各自為戰(zhàn),沒有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平臺,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協作工作、共同完成。
2.3.3無法進行有效的信息共享
同一文檔經常需要被多個部門、多名員工分別使用,每個員工又都各自進行文檔存儲管理,使用這類文檔資源,只能通過點對點借閱,文檔共享極為不便,出現“信息孤島”現象。
2.3.4難以對分散信息進行有效整合
從IT化知識管理的角度來看,很多單位的問題不是缺乏信息系統(tǒng)工具,而是系統(tǒng)雜亂繁多,缺乏統(tǒng)一規(guī)劃和有效整合。單個系統(tǒng)間根據不同需求分散開發(fā),平臺不一致、界面不統(tǒng)一、帳號、密碼各異,擴展件和兼容性差,信息割裂嚴重,形成了大量信息垃圾和孤島,有用信息查找非常困難。信息化程度越高,這種情況往往越嚴重。
為了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數據安全,確保IT平臺和IT服務滿足發(fā)展的需要,在部門內部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網絡和統(tǒng)一的數據信息處理中心至關重要。
3 云平臺的技術優(yōu)勢
3.1高度集成性使現有辦公軟件功能100%發(fā)揮
最終用戶使用的應用系統(tǒng)是一套統(tǒng)一的微軟應用系統(tǒng)。在相似的界面和操作習慣下,用戶可以獲得郵件信息、辦公信息、專業(yè)應用信息、關系數據庫信息、Internet信息等各個方面的信息。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開發(fā)工作量,提高應用系統(tǒng)的可靠性,充分發(fā)揮現有Office,Windows等軟件的功能。對最終用戶來說,不需要在幾個客戶端軟件或應用程序之間、幾個服務器系統(tǒng)或數據源之間來回切換。
3.2完善的安全機制
平臺本身提供口令驗證、加密、權限控制、電子簽名、加密傳輸等安全機制,可以將數據訪問及讀寫權限控制到每一個操作對象,為工作流中的每一個用戶分配相應的工作權限。
3.3開發(fā)快捷、擴展容易
應用平臺實施的效率、效果是投資回報的關鍵。電子郵件功能是辦公協作平臺的基本功能,在系統(tǒng)實施短時間內,就可以建立起電子郵件網,馬上投入使用。而即時通信系統(tǒng)直接就可以實現簡單的視頻會議功能和短信功能,各部門特有的工作流程則可以利用.NET的快速開發(fā)、實施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這些功能都非常適應辦公自動化需求多變、繁雜的特點。
3.4管理容易、機制完整
由于采用單一的軟件系統(tǒng),所有的應用開發(fā)都建立在統(tǒng)一的平臺之上,主要的維護工作集中在應用管理一級,管理工作的難度與工作量大大降低。在進行安全性管理、系統(tǒng)可靠性管理等重要工作時,可以為管理人員提供完備的技術手段。
[參考文獻]
[1]徐青JavaScript惡意代碼檢測技術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4
[2]孫浩辦公自動化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2):149
[3]俞曉棟.試論辦公自動化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J].福建質量管理,2016 (5):166
[4]鐘玲辦公自動化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 (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