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丹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互聯網的普及,QQ、微博、WeChat等即時通信工具不僅給信息的快速傳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給信息化教學指出了新的應用方向。博客作為一種自我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在互聯網上應用比較廣泛,在學校這個重要而特殊的領域中,當前涉及教學與學科建設的校園博客平臺比較少。因此,文章通過分析學科博客在高校的應用與影響,對學科博客系統(tǒng)功能模塊的設計與實現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學科博客;高校;設計
目前,我國高校教學多以傳統(tǒng)課堂教學為主,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及學生間、師生間缺乏交流等因素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博客應用于教學中有助于改善上述影響因素,讓學生從獨立思考與判斷、理解與應用、解決問題等方面進行深度學習。目前博客在師資隊伍建設、學科教學、課件制作、制定教學大綱、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聽評課、外出調研交流)項目申報及學術研究等領域中被廣泛應用。
為了進一步促進校園的網絡進程,很多學校紛紛加入到校園網絡建設的行列。信息技術憑借國家建設信息化教育的不斷投入,高校師生對“博客”這種溝通交流方式有了更深入的體驗和感受。因此,也催生了大批教育工作者對博客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和研究,由此產生了一個新名詞——學科博客[1]。
1 學科博客在校園中的應用與影響
1.1學科博客在校園中的應用需求
學科博客方便、快捷、內容豐富、專業(yè)性比較強,日益成為專業(yè)群體的網絡交流載體。一方面,通過學科博客,教師得以將自己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通過這個媒體傳播,將知識固化在博客上:另一方面,學生也通過這個學科博客獲取自己所想要了解的知識,可謂是互利共贏。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博客具有雙向互動性,有疑問的學生或教師可以在博客上直接提問,這樣對于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有很大的幫助。
學科博客可以提升學科教學研究的“學術”味和“趣味”性,實現學科教研“總動員”。在傳統(tǒng)的教研制度下,教師的個性化教學難以得到發(fā)揮,只是被動的參與者,這必將導致教研主動性欠缺,難以自覺將教研成果與自身實際教學有機結合,由此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興趣也會大打折扣。而隨著學科博客的創(chuàng)建,教師能將自己獨特的學科知識和學習經驗在網上分享,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博客平等、自由、寬松的教研氛圍,通過上傳課件、大綱等具有教學實踐的教研資源,充分體現自己個性化的教學理念。教師的主動性通過這種具有“趣味”性和“學術”味的方式得到調動,主動性得以發(fā)揮對知識的傳播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其帶來的結果必定是積極有效的。
1.2學科博客在校園中的應用意義
學科博客發(fā)布的內容具有學術性、專業(yè)性的特點,比較適合學科應用及學術傳播。學科博客系統(tǒng)的開發(fā)是高校信息化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既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豐富校園文化,同時也推動學校不斷向前發(fā)展。林娜1]在《博客輔助高校地理教學的應用研究》中提出,在有限的地理課堂教學之外,結合高校的地理課程,建立起一個博客教學平臺,并將該博客平臺應用到地理教學中,通過問卷的方式討論博客的使用對地理教學的影響。付煥蘭[3]在《博客在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中,分析了博客傳播和高校公共選修課的教學特點,研究了課程博客在公共選修課教學中的作用,提出在高校公共選修課中推廣使用課程博客的建議,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與交流。
1.3學科博客在校園中的應用效果
為了響應教育部的號召,各大高校把學科博客引入到教學活動中,使其成為繼網絡教學平臺、教育主題網站、課件等信息化教學模式之后的一種新的數字化校園應用模式[4-6]。與此同時,學科博客的發(fā)展也順應著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現代的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想法,才能最大化地提高學習效率。
學科博客在高校的廣泛應用,不僅能夠使學生對某一具體學科信息(如課件、背景、發(fā)展狀況、師資等)了解得更多,更輕松地學習,而且拉近了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在博客上瀏覽其他同事的文章,了解其研究領域,便于彼此間發(fā)現學術共同點或學術互補之處,探討學術問題,團結協作,攻克科學難關,從而推動彼此的學術科研水平。
2 學科博客系統(tǒng)功能模塊的設計
2.1學科博客系統(tǒng)的結構框架
學科博客主要面對的是高校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的老師及在校學生??紤]到博客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交流,所以格外注重用戶體驗,因此,在進行設計博客系統(tǒng)時候,要側重思考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數據庫信息管理系統(tǒng),用戶注冊與登錄的實現、博客和評論的發(fā)布、用戶信息和博客信息的修改與刪除等。
(2)網站能及時顯示網頁擁有的新資訊。
(3)靈活的查詢功能,用戶能夠準確快速地對相關話題信息進行查詢。
(4)簡單的操作界面,使用戶能在最短時間內應用發(fā)布功能和評論功能。
學科博客網頁的系統(tǒng)結構如圖1所示。
2.2學科博客系統(tǒng)的開發(fā)技術 博客系統(tǒng)的設計包括前臺客戶端系統(tǒng)、后臺管理系統(tǒng)和數據庫系統(tǒng)。博客系統(tǒng)采用ASP.NET技術[7]進行動態(tài)網頁開發(fā),使用結合度較好的sqlserver作為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通過Dreamweaver進行網站系統(tǒng)集成開發(fā)、測試和維護??蓾M足個人信息和文章共享,完成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用戶注冊與登錄、博客發(fā)布、瀏覽閱讀、博客評論、切換博客模板、博客管理等功能。
2.3學科博客系統(tǒng)的功能模塊
基于動態(tài)網頁的學科博客系統(tǒng)是一個典型的B/S體系結構的數據庫應用程序,故在模塊實施階段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實現各功能模塊和數據庫模塊[8]。
博客網站包括兩個界面:(1)用戶瀏覽界面,它提供博客主題和內容信息的瀏覽、博客評論信息的瀏覽、博客主題的查詢等功能模塊;(2)網站的信息管理界面,它提供了話題的發(fā)表和評價交流等功能模塊。網站包括如下功能:信息顯示功能模塊、信息查詢功能模塊、用戶功能模塊與信息管理功能模塊。
3 學科博客系統(tǒng)的實現
學科博客系統(tǒng)的功能實現及頁面顯示必須是動態(tài)和交互的,ASP.NET模式編程簡單、數據庫連接方便、生成的頁面具有較強的交互性,結合sqlserver數據庫強大的數據處理和統(tǒng)計查詢功能等優(yōu)勢,搭建了溝通客戶端和后臺數據庫之間的橋梁,實現了與客戶的動態(tài)交互及動態(tài)顯示,促使網站信息更新更加高效及時。
學科博客系統(tǒng)跟大多數的網站一樣,需要通過會員注冊及登錄功能,才能在網站上進行操作。通常,登錄及注冊模塊的功能比較單一,除了實現用戶信息的有效驗證和一些必要的安全設置外,更多的是如何提高系統(tǒng)的可操作性,方便師生更好地使用。
學科博客需實現信息交流和互動,用戶可以通過這個模塊進行發(fā)布信息、發(fā)表評論、修改信息以及刪除信息。網站最主要功能是體現多用戶的使用,如瀏覽博客、查詢博客主題、發(fā)布博客和評論、用戶注冊與登錄等,學科網站按設計要求建立博客瀏覽顯示功能、博客瀏覽網頁定位跟蹤功能、關鍵詞檢索功能、博客發(fā)布與信息提交判斷功能、博客的修改與刪除功能、注冊和登錄功能。
學科博客在頁面顯示系統(tǒng)功能的設計與實施,便于博客用戶在一個很好的平臺上進行自我展示和相互交流,通過這個平臺,可以結交很多博友,并在博友之間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4 結語
高校學科博客系統(tǒng)的建設是數字化校園的基本體現,把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大力響應教育部提出的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對實現高校優(yōu)秀教學資源的共享、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質量提高、教學內容的豐富、教學活動的拓展等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并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應用與發(fā)展,學科博客系統(tǒng)的建設一定會日趨完善。
[參考文獻]
[1]唐勇,學科博客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1 (19):78-81.
[2]林娜.搏客輔助高校地理教學的應用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4.
[3]付煥蘭博客在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1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 (2):107-109.
[4]沈彬彬,高職院校《平面廣告設計》博客教學模式的探索[J].i業(yè)設計,2015 (6):110-112.
[5]ANONYMOUS.Resource library blog launches[J].Quality Progress, 2012 (15): 15.
[6]OGUZF, HOLT M.Library blogs and user participation:a survey about comment spam in library blogs[J].Library Hi Tech, 2011 (1)173-188.
[7]劉慶芳,劉桂賢基于ASP.NET的個人博客網站的實現[J].無線互聯科技,2017 (2):37-38.
[8]鄭學軍,付德宇學科博客的設計理念分析——以建筑學科博客為例[J,圖書館論壇,2014 (1):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