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俊 (杭州市筧橋花園小學)
很多來學校拜訪的同行或者學生家長,第一次找校長都很好奇,因為問門口保安,“校長室在哪里,幾樓幾號房?”得到的回答都是,“找徐校長,直接到一樓的接待室就行?!?/p>
我的辦公室就在大門口正對面,樓頂立著“幸福像花兒一樣”七個大字的那幢樓,一樓的一間辦公室。
這間辦公室是學校的名師工作室兼接待室。
花園小學沒有校長室,這間辦公室是專門為來校指導的名師設立的,也是老師們比較愿意來的地方,因為這里儲藏了很多教育書籍,名師的著作、學習資料等,老師們可以隨時來看書和借閱。
學校簽約的名師是定期來的,所以這間辦公室,更多的時候,又充當了學校的接待室,小朋友們、老師們、家長們有什么事情找校長,就不用再吭哧吭哧爬樓梯。
沒有校長室的學校,不是因為場地不夠。
花園小學是一所新辦學校,從一個年級開始招生,有的是房間。也正因為是新學校,新老師多,需要有人帶著前行。怎么上課?怎么管理班級?怎么和學生一起度過快樂的課間?怎么和家長交流?作為全校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的師父(學校剛創(chuàng)辦時只有八個班級,除了我自己,語文老師都是新教師),我不像校長,更像語文教研組長。
作為年輕老師們的師父,我要以身示范親自帶班,我要向他們敞開教室的后門,我要讓年輕人看得見我怎么在課間陪伴學生,我要讓年輕人知道我怎么和家長交流。于是,我褫奪了自己照理應該擁有的校長們都擁有的單獨的時間和空間。我把辦公桌安在了教室里,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學生在一起;我把辦公桌安在了語文教研組里,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老師們交流;我把自己的課表發(fā)給了老師們,讓他們隨時可以走進我的教室;我把老師們的課表貼在手機后面,只要有時間就能隨時走進老師們的課堂聽老師們上課。正因如此,在上課時間想找到我,的確不容易,因為不知道我會在哪間教室里,哪怕知道我在哪間教室,也得“苦苦”等到下課。
上課時間找我不容易,課間找我也不容易。下了課,要給學生批作業(yè),要給學得慢的孩子個別輔導,要陪孩子們一起做游戲,講故事,聊古今中外家長里短。上完課,還要給聽課的老師說說課,聽老師們談談課的得失優(yōu)缺。聽完課,要給上課的老師評評課,跟老師們聊怎樣把課上得更好。如果不評課也不說課,那我可能正在和各部門的管理干部商量工作,這時候,我可能在學生發(fā)展中心,也可能在教師發(fā)展中心,還可能在綜合事務處,反正干部們都知道學校里沒有校長室,我居無定所,都會在自己的辦公室里專門給我備一把椅子。
沒有校長室的校長,整天在學校各處“逛蕩”。校長“逛蕩”的時間多了,老師和干部們坐下來思考的時間就多了,大家群策群力,新學校的制度就一點一點建設起來了,校園也一點一點美起來了,學生就一點一點成長起來了,教師也一點一點成熟起來了。
因為沒有校長室,我每天七點到了學校就四處逛起來。逛著逛著,發(fā)現(xiàn)學校里的燈柱很多,可是都光禿禿的,不好看,就問老師們怎么辦?老師們腦子動起來,出了個好主意:我們可以把每個班的班旗掛在柱子上,把校旗也掛在柱子上,讓每個班級都飄揚起來。
每天從七點逛到七點半,每天發(fā)現(xiàn)一些等待美麗的空間,沒有校長室的學校就這么一點一點變美了:操場盡頭的坡地上,幸福果園建起來了,這是家長和學生通過秒殺搶名額來種下的;紅色主題廣場擺出了“大公雞”造型的彩繪輪胎種植區(qū),這是“秘密花園”課程的孩子們的杰作;校園東南角多了一間彩繪尖頂小木屋的大隊部,西北角多了一輛“蘑菇車”心理輔導室,教室走廊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創(chuàng)意小盆栽,校園里每一根墻柱上都展示著幸福好少年形象……這些都是通過“WE-花園Steam”課程時間,全校孩子們共同的創(chuàng)意。
沒有校長室的校長,每天逛完校園,到了七點半,就要到門口迎接第一個進校門的孩子了?!肮忸^校長”很和藹,笑瞇瞇的,小朋友們很喜歡,蹦蹦跳跳進校門的時候,都愿意招招小手喊一聲:“校長叔叔好!”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會傳染,傳染給了老師,也傳染給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這笑容,陪伴著孩子們一整天。每天到了放學時間,我又逛到校門口,還是這么笑瞇瞇的,直到送走最后一個孩子。爸爸媽媽們來接孩子,這是他們一天中腳步不太匆忙的時候,他們也會笑呵呵來和校長聊聊天,說一句:“校長,我覺得……”“校長,我希望……”或者啥也不說,就是笑著問一聲:“校長好!”“校長再見??!”
沒有校長室的學校,要找校長很容易,他就在校園里;沒有校長室的學校,要找到校長也不容易,他不知在校園的什么地方;沒有校長室的學校,校長就在老師、學生、家長的身邊;沒有校長室的學校,校長和老師、家長陪著學生與校園一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