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政
(山東省煙臺市北海醫(yī)院眼科,山東 煙臺 265701)
干眼癥是眼部常見的病癥之一,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年提升,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藥物治療方式,但是該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隨著中醫(yī)藥的不斷發(fā)展,臨床上逐漸應用了中藥三步療法進行治療[1]。為了進一步明確該療法的治療效果,本文進行了對比分析,現將研究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02例瞼板腺功能障礙導致干眼癥患者(218只)進行平均分組研究,其中,對照組中男性50例,女性51例,平均年齡為(41.8±2.2)歲,存在干眼癥的眼只共110只;而觀察組中男性48例,女性53例,平均年齡為(42.2±2.0)歲,存在干眼癥的眼只共108只,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存在干眼癥的眼只數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所有患者且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腎臟功能器官存在重大問題的患者、排除哺乳期的患者、排除角膜和結膜存在急性炎癥的患者。
1.2 方法。對照組:對患者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水和玻璃酸鈉滴眼液進行治療,用藥1個月。每次用藥1~2滴,每天用藥4次。兩種藥物在使用時需要間隔8~10 min。觀察組:中藥三步療法,主要包括中藥熏眼、瞼板按摩、清潔瞼板三種方法。藥物構成為:陳皮、知母、生地各15 g、連翹12 g、防風、玄明粉、玄參、黃岑、荊芥穗、黃連、桔梗、菊花、麥冬各10 g,還有大黃5 g。①中藥熏眼:選取除風清脾飲加減,用水煎出汁后取出300 mL汁液,將其中的10 mL與20 mL的生理鹽水置入熏眼器,對患者進行熏眼治療,確保前3 d每天熏1次,1次10 min,3 d后1周1次即可。②瞼板按摩:熏眼之后及時按摩瞼板,首先,叮囑患者輕輕閉眼,然后對外眥角向外牽拉,固定好上下眼瞼,使用手指沿著患者的瞼板腺開口從內向外、從上至下的方向進行按壓,同時按摩其太陽穴、鳳池穴等重要穴位,控制其時間為10 min,前3 d每日1次,之后1周1次即可。③清潔瞼緣。用0.9%的氯化鈉注射液清潔,每次來回清潔4次左右。④使用滴眼液治療,用法和用量筒對照組相同。
1.3 療效判定[2]。顯效:熒光染色消退,癥狀消失,瞼緣炎癥消失;好轉:癥狀減弱,熒光染色變弱,瞼緣炎癥明顯緩解;無效:癥狀未消失或加重,熒光染色增多或無變化,瞼緣炎癥沒有緩解。
1.4 統計學處理:本次研究數據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在該軟件中使用百分比對計數資料進行表示,對比組間的差異性時用軟件中的卡方進行檢驗;而計量資料則利用(±s)進行表示,在對比兩組間數據有無統計學意義時主要是利用軟件中的t值進行檢驗,如果檢驗結果最終顯示P<0.05,說明組間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
2.1 療效對比:觀察組患者經中醫(yī)三步療法后其治療總有效率為96.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82.73%,組間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n(%)]
2.2 角膜熒光素顏色和淚膜破裂時間對比:觀察組患者中有104例患者的熒光染色呈現完全消退或減弱情況,僅僅有4例患者出現了熒光染色增多或者無變化。而對照組中有91例患者的熒光染色呈現完全消退或減弱情況,有19例患者出現了熒光染色增多或者無變化。就淚膜破裂時間來看,組內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的組間差異也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淚膜破裂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的淚膜破裂時間對比(±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1個月后 t(組內治療前后對比) P對照組 3.17±1.95 4.25±2.01 8.027 0.001<0.05觀察組 3.18±2.63 6.29±1.28 11.132 0.001<0.05 t 0.0319 8.955 - -P 0.975>0.05 0.001<0.05 - -
干眼癥是眼部常見的疾病癥狀,其產生原因主要是因為淚液蒸發(fā)過多,或者是分泌不足導致眼部干澀,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眼部干瘁、視物模糊、存在異物感或刺痛感等,其中尤以瞼板腺功能障礙比較多見。所謂瞼板腺功能障礙就是指彌漫性的一種慢性瞼板腺異常表現,其病發(fā)原因主要是因為分泌物過多,關口阻塞等,該病癥一旦處理不當極易引發(fā)眼部炎癥,最終造成淚膜異常等情況[3]。傳統的治療方法為眼藥滴注治療,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眼藥為玻璃酸鈉滴眼液,這種眼藥水在人體內存在廣泛的生理活性,黏彈性和仿形性較高,應用后可以有效的對角膜內皮細胞起到一個很好的保護作用,最終通過藥物作用來降低患者眼部的臨床多種癥狀,但是這種眼藥水的作用并不顯著,通常是“治標不治本”。就此本文將中藥三步療法引入治療過程中,在傳統藥物基礎上應用中藥熏眼、按摩以及清潔等措施來提高治療的效果。中藥可以有效的治本,所以中、西藥聯合應用后可以實現標本兼治的治療效果。于莉等[4]的研究內容顯示,中藥三步療法沒有任何不良反應,患者用藥后也沒有任何痛苦。這種療法的作用原理在于中藥熏蒸可以幫助患者加快自身的眼部血液循環(huán),應用于角膜、眼表、瞼緣等位置后能夠增加淚液的分泌,對排除分泌物和消除眼部炎癥具有較好的療效。此外,該療法可以有效改善瞼板腺的功能,其瞼板按摩方式能夠排除異常脂質,保障瞼板腺的通暢,便于建立淚膜脂質層。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而治療后淚膜破裂時間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說明中醫(yī)三步療法的療效較佳。
綜上所述,對瞼板腺功能障礙性干眼癥患者聯合應用中藥三步療法和傳統的眼藥治療后總有效率較高,綜合的治療效果較好,所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是就本次研究而言,研究內容仍然不夠全面,今后筆者將繼續(xù)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1] 劉春姿.人工淚液改善中老年瞼板腺功能障礙所致干眼癥的療效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5,15(11):1956-1959.
[2] 姚新旺.人工淚液輔助治療中老年瞼板腺功能障礙所致干眼癥的臨床療效[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11):104-106.
[3] 金贛英,呂剛.杞菊地黃丸內服聯合聚乙二醇外用對瞼板腺功能障礙性干眼癥的療效[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6):139-141.
[4] 于莉,黎明,周曉萍,等.瞼板腺功能障礙性干眼癥臨床治療探討[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4,32(1):1398-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