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友
(遼寧省鳳城市中醫(yī)院,遼寧 鳳城 118100)
隨著中藥工作的開展,臨床關于中藥的研究也逐漸增多,中藥黃芪的作用逐漸被挖掘,逐步被用于各個領域,包括臨床醫(yī)藥、醫(yī)學美容及畜牧業(yè)等多個行業(yè)中,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含有皂苷、多糖、多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等。性味:甘,微溫。具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瘡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1]。同時黃芪還具有很強的調節(jié)作用,能夠調節(jié)患者的身體狀態(tài),調整患者各項器官和生理功能,使其恢復至最佳狀態(tài),從而改善人體的病理狀態(tài),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的作用。本文主要就黃芪在臨床醫(yī)學中的應用和研究情況進行闡述。
近幾年黃芪在臨床的使用率急劇上升,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中;具體情況見表1,黃芪的使用量逐年上升,上升幅度均較大。
表1 我院近三年來臨床黃芪的應用總量的統(tǒng)計(單位:kg )
1.1 黃芪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黃芪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歷史較長,臨床研究證實在多種心血管疾病中,黃芪的治療效果均較為顯著,與西藥和手術治療相比,其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少,能夠有效減輕對人體的損害;黃芪具有多種的藥理功效,對心力衰竭、冠心病合并心絞痛、心律失常、病態(tài)竇房結合征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2],而且黃芪還能夠改善心臟血流動力學特點,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能夠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
1.2 黃芪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黃芪在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黃芪具有良好的治療腦中風疾病的效果,對于出血性和缺血性腦中風疾病均療效顯著,黃芪治療腦中風疾病的藥理機制主要為保護神經血管,減少腦中風疾病對患者神經、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及各項基本能力的損傷,黃芪能夠有效的加快腦部血流的速度,為腦組織提供足夠的血流量,緩解患者腦缺血的癥狀,同時能夠減輕腦水腫情況,保護腦細胞和神經細胞[3],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腦功能和神經功能的恢復。
1.3 黃芪在抗感染和免疫系統(tǒng)中的應用:臨床實驗結果證實,黃芪在治療肺炎疾病和支氣管哮喘疾病中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發(fā)生少,安全性高。黃芪具有多種藥理作用,能夠有效抑制病毒的復制和繁殖,具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減輕患者體內的感染情況[4],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有效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液循環(huán),具有良好的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能夠與免疫淋巴細胞和免疫物質共同發(fā)揮作用[5],增強患者自身的防御功能,對多種類型的病原菌殺菌作用顯著。
1.4 黃芪在惡性腫瘤疾病中的應用:黃芪治療惡性腫瘤疾病是近幾年臨床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臨床研究表明,黃芪針對鼻咽癌疾病的治療具有顯著的作用,能夠有效輔助治療藥物控制腫瘤的擴散和浸潤轉移[6],能夠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的清除已轉移的癌癥病灶,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轉移和復發(fā)。
綜上所述,黃芪在多種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應用,除上述病癥以外,黃芪還可以廣泛應用于保肝、護肝治療中,能夠調節(jié)血糖,改善糖尿病腎病的病情,治療慢性潰瘍,治療過敏性疾病等。
臨床上關于黃芪藥理作用和應用的研究逐漸增多,目前所知的黃芪在各種疾病中的藥理作用均經大量的臨床實踐得來,雖然臨床上對于黃芪在心腦血管疾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發(fā)揮的藥理作用達成共識,但是關于黃芪的研究仍未停止,臨床研究表明,黃芪對人體的腎臟器官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能夠有效調節(jié)患者腎上腺皮質功能,能夠減輕糖皮質激素和腎臟疾病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亂[7],穩(wěn)定患者的內環(huán)境和電解質平衡,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病情,減少腎臟疾病的復發(fā)。黃芪在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機制已研究十分透徹,但是近些年來的研究成果表明,黃芪還能夠有效降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能夠抑制血小板的活性和聚集性,抑制羥色胺的釋放和合成,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血液高凝狀態(tài),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黃芪還能夠增強抗氧自由基的功效,能夠有效減輕過氧化狀態(tài)對人體的傷害,可以刺激干擾素的再生,具有良好的修復受損細胞的功能,增強造血系統(tǒng)的能力[8],改善患者因各種疾病原因導致的貧血。
黃芪是重要的補氣中藥,需要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認真辨證,合理使用。不斷加強對中醫(yī)藥藥物的研究和挖掘,不斷發(fā)現(xiàn)中藥材未被發(fā)現(xiàn)的藥理作用是目前臨床工作的重點,結合西醫(yī)醫(yī)學理論、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及先進科學的技術手法進行廣泛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促進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人類的健康謀福祉。
[1] 黃昕.中藥黃芪醫(yī)療美容應用與展望[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7,26(5):123-125.
[2] 劉大蓉.黃芪在現(xiàn)代畜禽養(yǎng)殖中的應用[J].中國動物保健,2017,19(1):24-25.
[3] 唐立明.中藥黃芪的現(xiàn)代醫(yī)學臨床應用和研究進展[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3,5(3):117-120.
[4] 鄭榮先.黃芪的藥理作用及在臨床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32):190-191.
[5] 洪軍,陳順中.探討中藥黃芪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6,6(36):322-323.
[6] 李建國,張宇.中藥黃芪的藥理作用及其臨床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30):347-348.
[7] 姜楠.淺析洛丁新與黃芪聯(lián)合治療慢性腎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35):137-138.
[8] 楊慶珍,王增繪,付娟,等.黃芪化學成分與生態(tài)因子的相關性[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15,26(3):73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