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連江 朱晨陽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浙江 桐鄉(xiāng) 314511
本研究應用小青龍湯聯(lián)合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外寒內飲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40例,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符合外寒內飲診斷標準:咳逆喘滿不得臥,氣短息促,咯痰稀白量多,呈泡沫狀,胸部膨滿,面色青暗,周身酸楚,頭痛,惡寒,無汗,舌體胖大,舌質黯淡、苔白滑,脈浮緊。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61~79歲,平均67.04±4.11歲;病程7~24年,平均17.1±5.8年。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9~78歲,平均66.58±4.23歲;病程8~25年,平均16.8±6.1年。兩組一般資料均衡(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氧療與藥物治療,同時應用美國偉康呼吸機BiPAP Synchrony。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小青龍湯:蜜麻黃、桂枝、生姜各10g,細辛5g,半夏12g,制五味子9g,白芍15g,炙甘草6g。加味:咳黃膿痰加黃芩、浙貝各10g;煩躁而喘加石膏30g;胸悶、喘息加杏仁、厚樸各10g;尿少加茯苓10g,車前子15g;便秘加制大黃15g,炒枳實10g。每日1劑,水煎300ml,早晚分服。兩組均以連續(xù)治療2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3.1 療效標準:顯效:咳嗽、咳痰、胸悶、喘息等癥狀基本消除,精神狀態(tài)和食欲基本正常,心率、呼吸頻率恢復正常,肺部濕羅音消失或較治療前減少;有效:咳嗽、咳痰、胸悶、喘息等癥狀好轉,精神和食欲好轉,心率、呼吸頻率降低;無效:臨床癥狀、精神狀態(tài)、食欲、體征無明顯變化。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3.3 兩組治療前后動脈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比較(±s)
表2 兩組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對照組40觀察組4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pH 7.28±0.05 7.38±0.04 7.29±0.02 7.37±0.03 PO2(mmHg)61.8±4.7 81.0±5.1*62.9±5.3 87.8±6.4*△PCO2(mmHg)71.1±5.9 58.1±5.6*69.8±5.7 48.1±4.9*△
3.4 兩組治療前后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及C反應蛋白(CRP)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和CRP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和CRP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1.30±0.2251.24±16.7968.22±4.15對照組40治療后1.46±0.24*59.37±16.58*14.56±3.78*治療前1.31±0.2751.30±17.2170.31±4.36觀察組40治療后1.96±0.29*△67.68±16.64*△7.45±2.21*△
AECOPD歸屬于中醫(yī)學“喘證”“咳嗽”“肺脹”等范疇,當以解表散寒、溫肺化飲、止咳平喘為治療大法。小青龍湯具有溫肺化飲、解表散寒的功效。麻黃、桂枝發(fā)汗散寒解表;干姜、細辛溫肺化飲,半夏燥濕化痰;制五味子酸收斂氣;芍藥、甘草酸甘化陰、和營養(yǎng)血、調和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