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堅平
摘要:本文分析了修繕工程采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的優(yōu)勢分析和局限性分析,并通過舉例加以說明。對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在修繕工程中推廣提出建議。
關鍵詞:設計施工一體化;修繕工程
1 引言
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是指單一承包商負責項目的設計及施工的全部工作內容。承包商可以是某一家公司,也可以是承包聯合體,在實際操作中,往往以設計院為牽頭單位。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在國外已經踐行了很長時間,其在簡化工作流程、控制建設成本及工期、提高工程質量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勢。近年來,針對建設工程的工作組織模式的探索研究在我國各單位以及高校中展開,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則成為建筑行業(yè)最熱門的研究方向之一。與此同時,國家政府頒布了相關政策,全力推行設計施工一體化,如:2017年12月,住建部頒發(fā)了《關于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進建筑師負責制指導意見的函》;2016年2月國務院頒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2016年5月住建部頒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總承包發(fā)展的若干意見》。
修繕工程是以既有建筑為依托,在其基礎上進行土建、設備的更新改造,以恢復改善使用功能,延長房屋使用年限的工程。修繕工程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師充分深入現場,對現場的每一處細節(jié)都必須要仔細查勘,深入分析,并結合業(yè)主需求進行改造設計。有許多現狀的具體情況是隨著施工工作的不斷展開從而被發(fā)現的,這就需要設計與施工雙方不斷的交叉反饋相互推進,充分配合協作不斷完善。
2 修繕工程采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的優(yōu)勢分析
(1)精簡招投標程序,為后續(xù)工期節(jié)省時間
采用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建造模式,在招投標階段將設計和施工的招投標工作合并為一項工作內容,大大簡化了招投標程序。招標人不再提供施工圖紙及招標清單,只提供基本的設計方案或者功能目標作為招標條件。
(2)設計階段可提高設計深度
傳統模式中設計與施工獨立招標,設計方與施工方在設過程中缺乏充分、有效的溝通,設計師基于文案創(chuàng)作進行理想化的設計,不能理論聯系實際。故而施工圖常常不能用于施工,或者難以滿足施工的深度要求。
而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中,在設計初期確定方案時即可引入施工團隊的力量,從施工的角度來討論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和可實施性。而在修繕工程中,設計師可連同施工技術人員共同查勘現場,結合建筑現狀以及業(yè)主的功能需求,共同思考每一處細節(jié)的處理措施,為后續(xù)成圖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施工團隊在設計階段即介入工作,可明顯提高設計深度以及圖紙質量。
(3)施工階段提高設計服務效率
在許多修繕工程中,經常是邊設計邊施工,施工發(fā)現問題,設計跟進處理問題,這是修繕工程的一大特點。比如某劇團修繕項目,在拆除施工隊伍進場對裝飾面層進行拆除后發(fā)現有部分辦公用房在歷史上曾作為衛(wèi)生間使用,衛(wèi)生間立管較多,在原預制樓板上開了很多洞口,對預制樓板造成嚴重損傷。而該項目在進行房屋質量檢測時,該建筑有公司在內辦公,未能全面的檢驗探測。基于檢測報告,施工圖上對這一塊也未作處理。
而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下,設計方與施工方得以無縫對接,設計師與施工人員的溝通更加簡單順暢,有效避免了反饋慢周期長、審核繁雜的問題。上述提到的某劇團修繕項目即為設計施工一體化項目,在發(fā)現了這個問題后,設計部門與施工部門隨即召開會議,討論處理措施,核算造價增量,形成報告交付業(yè)主供決策。
(4)控制工程造價和工期
在傳統的平行發(fā)包模式中,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作為獨立的參建方,各自分工明確,一旦出現設計失誤或者施工缺陷的情況便互相推諉,極不利于工程的順利推進。比如某博物館改造工程,室外消防車通道處為地下室頂板,對應地下室為配電間。設計師交付施工的圖紙在配筋計算時遺漏了消防車荷載,施工單位按此圖施工完畢。后設計師自行發(fā)現了此處錯誤,提出變更,需要對地下室頂板進行加固。加固工作必須拆除已安裝好的配電間內設備,造成了重復工程。此事提高的工程造價最終由業(yè)主買單,不僅影響了工期,對設計院也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采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業(yè)主可能支付的是固定總價,在這種模式的約束下,在設計團隊與施工團隊的反復溝通下,設計單位出現類似錯誤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所以總承包單位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的基礎上,能夠將工程的整體造價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上。
(5)優(yōu)化組織機構和人力資源配置
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管理部門的結構進行簡化,保證資源合理配置。在傳統模式中,建設單位需要花費很大精力在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在具體事務的協調上。而在一體化模式中,協調的工作一般在總承包單位內部就做掉了。以往需要出具工程聯系單、技術核定單商議的事宜可能只需要總承包單位內部的一個協調會就能解決。
3 修繕工程采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中,設計院作為總牽頭方,面臨更大挑戰(zhàn)。設計院長期主要從事設計工作,在施工工藝、施工流程、施工管理、造價控制等方面可能不是強項。所以設計單位應積極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加強自身能力建設,與時俱進。
傳統模式中,設計變更須得到業(yè)主指令后由設計院出具變更圖紙經業(yè)主認可后方可交付施工。而在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中,設計部門與施工部門得以自由溝通,在工期緊張的情況下可能會發(fā)生未經業(yè)主同意私自變更或者變更混亂的情況。尤其是修繕工程,本身現場問題多,涉及變更的量就比新建工程多。這需要建設單位或者建設單位委托的第三方管理公司要完善項目管理機制,規(guī)范項目運行流程。
4 促進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在修繕工程中推廣的建議
(1)企業(yè)優(yōu)化內部管理
作為設計施工一體化牽頭單位,設計院應加強資源整合,設立項目管理部、造價部、采購部等部門,形成與現代企業(yè)管理機制相適應的扁平化組織管理機構。優(yōu)化內部組織結構體系、技術管理體系和服務功能,形成不同組織間信息的合理傳遞、內部有效溝通和協調管理。
(2)復合型人才
實施設計施工一體化工程實施,對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依賴性很強。對于設計人員,要求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不僅懂設計,還需要有施工行業(yè)的實踐經驗,有造價方面的相關知識。對于施工人員,要求掌握相應的設計方面的知識,懂得設計原理,能在施工中融會貫通。對于項目管理人員,要求能夠按照國際通行項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標準,對整個項目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進行綜合管理,熟悉項目管理軟件,能進行進度、質量、費用、材料、安全五大控制的復合型高級項目經營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臨娜.設計施工一體化模式下建筑設計方法優(yōu)化研究[D].廣州
[2]李德全.我國建筑業(yè)設計施工一體化發(fā)展研究[J].建筑,2009.30-35
(作者單位:上海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