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晨/新疆體育職業(yè)技術學院
張玉萍在《漢維語法對比》中提到,漢維語定語是名詞性詞語的修飾成分。漢維語的定語一般都在中心語的前面,用來修飾中心語。《漢維翻譯教程》中對定語的解釋是,定語是修飾、限制名詞或名詞性中心語的,跟中心語發(fā)生偏正關系。易坤秀和高士杰在《維吾爾語語法》中寫到,定語是位于名詞前面起修飾或限制作用的成分,表示事物的特征、數(shù)量、順序、所屬等。由此,我們可以了解,漢語和維語中的定語一般都在中心語前面,它們的作用是對中心語起到修飾和限定的作用。但漢語和維吾爾語在定語的表達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定語和中心語的關系復雜多樣,但大體可分為描寫性定語和限制性定語兩類。
主要由形容詞性詞語來充當,用以描繪人或者事物的性質(zhì)、狀態(tài),部分動詞性描寫狀態(tài)的短語也可作描寫性定語,可以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并充滿趣味性。例如:美麗的姑娘、俏皮可愛的孩子、壯麗的山河……等等。
限制性定語是用來給人和事物分類劃定范圍的,以便表達更準確。中心語的限制性定語越多,其表達的范圍就越小。限制性定語一般由名詞性詞語和動詞性詞語充當,表示人或者事物的時間、處所、材料、范圍、數(shù)量等等。例如:東邊的房子、中華文化、石頭房子……等等。
由上可以看出,漢語和維吾爾語中的定語分類并沒有什么大的差異,但漢語和維吾爾語不同的是,漢語很少用句法和詞法的形態(tài)變化來表達定語,而維吾爾語除了和漢語相同的一些表達方式以外還有著豐富的形態(tài)變化來做定語。除此外維語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定語不同于漢語,那就是注解定語。
漢語里定語的位置在中心語的前面,這是一般規(guī)律,但有時也可以后置,而且定語越長,后置現(xiàn)象也越普遍。例如:
(1)他拿了蘋果四個、香蕉一把、橙子若干。
(2)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
上述例句中。例(1)中的四個、一把、若干分別為蘋果、香蕉、橙子的定語,例(2)中的三千在句中為弱水的定語。這兩個例句中的定語都后移成為了后置性定語。
在漢語中,形容詞、數(shù)量詞、代詞、名詞、象聲詞等都可以作定語。例如:
1、形容詞作定語
(1)蔚藍的天空中飄過幾朵白云。
(2)陰沉沉的天空看起來好像要下雨了。
2、數(shù)量詞作定語
(1)我有三支鋼筆,借你一支。
(2)他買了四個本子。
3、代詞作定語
(1)這是誰的書?
(2)我的家人在老家。
4、名詞作定語
(1)失敗是成功之母。
5、象聲詞作定語
(1)轟的一聲,房子塌了。
(2)咣的一聲,門被風吹開了。
6、漢語中的準定語
漢語中還有一種準定語的說法,出自朱德熙的《語法講義》,準定語是由指人的名詞或者人稱代詞構成的,但這類定語不表示領屬關系。例如:
(1)張三的原告。
(2)梅蘭芳的蘇三。
(3)今天是老張的主席。
部分準定語可以去掉的字,使原來的句子變成主謂謂語句。例如:
(1)他的足球踢得很好。他足球踢得好。
(2)他的班長沒當成。他班長沒當成。
同漢語有較多的相似之處是,維吾爾語中形容詞、數(shù)量詞、代詞、名詞、象聲詞都可作定語。不同之處在于,維吾爾語一部分詞匯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后也可作定語。比如:形動詞、動名詞和偏正詞組都可作定語進行表達。例如:
1、形容詞作定語
(1)您看過今天的電影嗎?
(2)寒假我回家了。
2、數(shù)量詞作定語
(1)我們班有20個人。
(2)我買了三本書。
3、代詞作定語
(1)這本書是我哥哥的。
(2)這是誰的書?
4、名詞作定語(名詞限主格、所有格、范圍特征格、形似格和量似格形式的名詞)
(1)我們系維吾爾族同學很多。
(2)勤奮是成功之母。
(3)您桌子上的雜志是我的。
(4)解放前我們連巴掌大的地都沒有。
5、象聲詞作定語
(1)風和細雨
(2)拌什么嘴?
(3)你的面為什么發(fā)粘?
6、形動詞作定語
(1)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問吧。
(2)正在講話的同學是誰?
7、動名詞作定語
(1)學習環(huán)境如何?
(2)這是努力的結果。
8、注解定語
注解定語是位于中心詞后起注解、說明的作用,一般由名詞及名詞性品詞充當。例如:
(1)我自己去吧。
(2)她回自己老家——阿克蘇去了。
(3)我們兩個在一個班上課。.
(1)漢語和維吾爾語的定語的位置一般情況都在中心語之前。
(2)漢語和維吾爾語中的中心語一般都由名詞充當,定語都可以有名詞、代詞、形容詞、數(shù)詞、副詞、動詞等詞類充當。
(3)定語和中心語的關系復雜多樣,但都可歸入描寫性定語和限定性定語之中。定語對中心語起修飾和限定的作用。
(1)漢語中數(shù)量詞、形容詞或者代詞修飾、限制偏正結構的詞或者詞組時(即中心語是偏正詞或者偏正詞組),在維語中要把上述詞類放到偏正結構的詞或者詞組之間。例如:
我們不許可任何一個紅軍指揮員變?yōu)閬y撞亂碰的魯莽家。
(2)漢語中形容詞、數(shù)量詞、代詞等詞類同動賓結構的詞組共同作中心語的定語時,在維語中一般要把上述詞類移到動賓詞組之后。例如:
一批既能勝任口譯,又能勝任筆譯的翻譯新秀正在成長起來。
(3)維吾爾語中有一種特殊的定語——注解定語,是漢語中沒有的。注解定語與漢語中的定語后置不屬于同一概念。但維吾爾語的注解定語與漢語中的同位語基本相同。
例如:我們中國人民永遠和你們在一起。
我去過中國首都北京。
墻上寫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九個大字。
第一句話中的為注解說明的關系,后兩句話中的北京、九個大字分別與前面的中國首都、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中心語為同為關系。因此漢語中的定語后置與維吾爾語中的注解定語概念不同,而漢語中的同位語與維吾爾語中的注解定語相對應。
(4)漢語中定語的表達通常會使用結構助詞的,部分準定語可以把的省略,表示親屬稱謂和中心語表示事物的名詞放在句中時可把的省略,維吾爾語中的與表示的是漢語中的的含義,表示領屬關系的定語,但其用法卻十分單一,不像漢語中的結構助詞的會有很多的隱現(xiàn)用法。維吾爾語中沒有準定語的概念。
例如:漢語中:你的老師當?shù)貌诲e。你老師當?shù)貌诲e。
維吾爾語中:這是他哥哥的書。
在漢語的例句中,的字可以省略,句子從原來的偏正結構變成了主謂謂語句,意思并沒有發(fā)生變化。但維吾爾語的例句中,如果把省略了,那么這句話就會出現(xiàn)語法上的錯誤,就是個錯句了。
維吾爾語和漢語分屬兩種不同的語系,它們之間的差異非常的大。在教學和學習中,語法的特點是重點和難點,這是毋庸置疑的。作為本科生的我只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做一個淺顯的分析和總結,再提出一點我個人淺薄的看法。漢語和維吾爾語定語表達的差異總結來說就是在不同語言中同一種語法的不同表現(xiàn)手段和方式。在差異中尋找規(guī)律,我想,這一定是有助于漢語和維吾爾語雙語的教學和學習的。
[1]楊承興.現(xiàn)代維吾爾語語法[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
[2]史震天,馬維漢,張瑋,陳世明,艾合邁德·葉合雅.漢維翻譯教程[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
[3]易坤秀,高士杰.維吾爾語語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8.
[4]張玉萍.漢維語法對比[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5]魏生儒.淺談漢語、維吾爾語定語的異同[J].語言與翻譯 ,1987(01):91~93.
[6]袁生武.漢語和維吾爾語定中 結 構 對 比 分 析[J].語 言 與 翻譯 ,2010(03):34~36.
[7]李素秋.現(xiàn)代維吾爾語定語研究綜述[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9(04):55~57.
[8]李素秋.漢語和維吾爾語多重定語語序的共性特點[J].語言與翻譯 ,2010(01):3~6.
[9]李素秋.漢語和維吾爾語多重定語語序的個性差異[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 ,2010(05):41~43.
[10]李素秋.維吾爾語多重定語語序及其理據(jù)[J].語言與翻譯,2014(04):26~31.
[11]梁偉.現(xiàn)代維吾爾語的動名詞定語及其分類[J].民族語文,1999(01):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