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成
中國歷代畫家中,宋徽宗趙佶可以說是最著名的皇帝畫家了。他的繪畫重視寫生,以精工逼真所著稱,在花鳥畫創(chuàng)作方面最為出色。
趙佶不但自己愛好繪畫,而且提倡繪畫,大量收羅古今名畫,嚴格畫院考試,吸收繪畫人才。因此,他也是一位有著很高鑒賞能力的畫家。
有一年,宮里的荔枝樹長了許多果實,孔雀在樹下啄食掉落的荔枝。趙佶一看,高興極了。他把畫院的畫師叫來當場寫生。畫師各顯本領,畫出了一幅幅《荔枝孔雀圖》送給宋徽宗評賞。趙佶看后說:“你們雖畫得不錯,可惜都畫錯了?!?/p>
“孔雀上土堆,你們都畫成了先抬右腳。”趙佶指著畫上的孔雀說:“事實上,孔雀上土堆,往往是先抬左腳的。”
經(jīng)過畫師們反復觀察,果然如趙佶說的那樣。大家都驚嘆這位皇帝畫家細致的觀察力。
在趙佶統(tǒng)治時期,宋朝的畫院最為興旺。當時要進入畫院,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考試。考試的形式,常常是摘取前人的詩句為題,讓畫家各自發(fā)揮想象,變成畫面。
一次,趙佶親自出了一個試題:“深山藏古寺”。這個題目可把畫家們難住了:古寺既然藏在深山之中,又怎么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呢?
各位畫家冥思苦想,只有少數(shù)幾位思索了一下,提筆就畫。待到畫稿交上來,趙佶親自審閱。有的畫的是一座古寺在山腰中,有的畫的是在兩峰聳峙的山谷中間露出寺廟的一角紅墻。趙佶看了搖搖頭,把它們擱在一邊。
直到看到一幅畫時,趙佶的臉上才露出驚訝的神色,他看了很長時間,終于高興地喊道:“好畫!好畫!”
原來,這幅畫與眾不同之處在于,畫面根本不出現(xiàn)寺廟,只有一個老和尚在山腳的小溪邊挑水。
趙佶指著畫對眾畫家說:“這幅畫好就好在用一個老和尚點出一個‘藏字。不畫古寺,古寺卻在畫中。真是別出心裁,與眾不同。此畫當取為第一!”
趙佶自己的畫作也很多。其中《芙蓉錦雞圖》畫得很成功,可以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畫的主要部分,是一只美麗的錦雞停立在一枝芙蓉花上,使花枝微微彎垂,左下角是一叢秋菊,右上角是一對蝴蝶。畫面上賓主分明,疏密有致,確實是一幅很有欣賞價值的畫作。
錦雞是“圣主”出世的象征。趙佶顯然是要把自己當作“圣主”。他在這幅畫上題詩,說是錦雞有文、武、勇、仁、信等“五德”,這是在美化自己。
不過,這位“皇帝畫家”專研畫藝,藝術造詣極高,卻不是個好皇帝。他荒廢朝政,最終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真讓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