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秋紅,曹靜,張歡歡,曾憲旭,靳耀鋒
1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病理科,鄭州450052
2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病理科,西安710004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僅次于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且其組織成分復雜,是類型最多的原發(fā)性腫瘤,包括上皮性腫瘤、性索/間質腫瘤和生殖細胞腫瘤等,其中上皮性卵巢癌所占比例最大[1]。卵巢癌的發(fā)病一般比較隱匿,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是腫瘤晚期,預后相對較差,故尋找一種可靠的早期診斷方法十分重要[2]。卵巢癌的診斷有多種方法,包括婦科三合診(陰道、直腸及腹部),經陰道多普勒彩色超聲,影像學檢查如CT、MRⅠ、正電子發(fā)射斷層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以及腫瘤標志物檢測如糖類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及CA19-9等[3]。其中CA125檢測是卵巢癌最常見的早期篩查方法,尤其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對其更為敏感,但其對組織的特異度相對較差,且對早期腫瘤的敏感度有限,故尋找一種高敏感、高特異度的新型腫瘤標志物是所有婦科腫瘤研究者的重要目標[4]。人附睪上皮分泌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是一種分泌型糖蛋白,在各種惡性腫瘤組織中均異常表達,提示其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有密切的關系[5]。本研究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ⅠSA)和免疫組織化學法(immunohistochemistry,ⅠHC)檢測卵巢癌組織中HE4的表達情況,分析其與臨床特征及預后的關系。
選取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于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診治的15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72例良性卵巢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和病理學檢查結果均符合上皮性卵巢癌的診斷(依據《婦產科學》第7版[6]);②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均于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首診,且術前未經任何放化療;③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依從性差;②放化療過敏;③有手術絕對禁忌證。15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年齡為24~68歲,平均為(42.32±9.05)歲;依據1988年國際婦產科聯(lián)盟(FⅠGO)分期標準[7],病理分期:Ⅰ~Ⅱ期78例,Ⅲ~Ⅳ期72例。72例良性卵巢疾病患者的年齡為22~65歲,平均為(41.73±9.79)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HE4兔抗人單克隆抗體(一抗)購于美國Abcam公司,抗兔抗體(二抗)和DAB酶底物顯色劑購于美國Dako公司,HE4 ELⅠSA試劑盒購于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1 ELISA法檢測血清HE 4水平 收集治療前后上皮性卵巢癌和良性卵巢疾病患者的空腹靜脈血5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3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然后采用ELⅠSA法檢測兩組患者的血清HE4水平,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操作說明書進行。
1.2.2 IHC法檢測腫瘤組織中HE 4表達情況 ⅠHC的原理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可用于蛋白的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腫瘤診斷,是發(fā)現(xiàn)腫瘤最新蛋白最實際的“金標準”。本研究采用ⅠHC法檢測HE4在15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癌組織和相應癌旁正常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具體步驟如下:①烤片,常規(guī)石蠟切片,切片厚度為3~5μm,60℃烤片3~4 h。②脫蠟入水,二甲苯脫蠟2遍,各10 min;梯度乙醇(100%、95%、85%、75%)脫二甲苯入水,各3 min;蒸餾水洗3遍,各3 min。③內源性過氧化物酶阻斷,H2O2加甲醇,10 min,注意避光。④抗原修復,玻片標本置于盛有檸檬酸修復液的高壓鍋中,電磁爐加熱至沸騰,改檔并保持在130 kW,15 min,然后自然冷卻至常溫,30~40 min;磷酸鹽緩沖液(phosphate buffered solution,PBS)洗3遍,各3 min。⑤添加一抗,滴加兔抗人HE4多克隆抗體(一抗)(1∶100稀釋),4℃濕盒內過夜;PBS洗3遍,各4 min。⑥添加二抗,37 ℃濕盒內孵育15~20 min;PBS洗3遍,各4 min。⑦二氨基聯(lián)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顯色,添加DAB酶底物顯色劑,顯微鏡下觀察,控制顯色反應1 min左右,蒸餾水洗2遍,各4 min。⑧蘇木素復染、封片,將玻片置于蘇木素染色液進行復染1 min(每次需要將漂浮的氧化膜去掉),然后用流水沖洗5~7 min,再放入梯度乙醇(95%、85%、75%)中各1 min,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
HE4蛋白陽性表達為細胞質呈黃色或棕黃色。判定方法采用雙盲法[8]:染色強度×陽性細胞百分比。在同一個物鏡視野下,一位病理科高級職稱醫(yī)師負責染色強度判斷:無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棕褐色為3分;另一位病理科高級職稱醫(yī)師負責陽性細胞計數(shù):未見陽性細胞為0分,陽性細胞占所有細胞百分比≤25%為1分,26%~50%為2分,51%~75%為3分,>75%為4分。染色強度×陽性細胞百分比≥3分為HE4蛋白陽性表達。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隨訪時間截至患者死亡或2017年3月,隨訪時間為36個月,隨訪方式包括電話隨訪、上門隨訪和門診復診等,了解患者的生存情況。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SNK-q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繪制生存曲線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較采用Logrank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Ⅰ~Ⅱ、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HE4平均水平分別為(216.93±57.39)、(245.19±63.28)pmol/L,均明顯高于良性卵巢疾病患者的(164.06±50.17)pmol/L,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HE4平均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癌組織中HE4蛋白的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癌旁正常組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表1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癌組織與相應癌旁正常組織中HE 4蛋白陽性表達率的比較
腫瘤直徑>3 cm、低分化、Ⅲ~Ⅳ期、有淋巴結轉移的上皮性卵巢癌組織HE4蛋白的陽性表達率分別高于腫瘤直徑≤3 cm、中高分化、Ⅰ~Ⅱ期、無淋巴結轉移的癌組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不同臨床特征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HE 4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的比較
隨訪36個月,HE4蛋白陽性表達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為22.08%,低于陰性表達患者的 60.1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 義(χ2=7.946,P=0.028)。(圖1)
圖1 HE 4陽性、陰性表達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曲線圖
HE4蛋白是WFDC2基因的產物,該基因位于染色體20q12-13.1上,屬于WAP家族。近年,有研究顯示HE4在早、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具有較高的特異度和靈敏度[9]。Moore等[10]發(fā)現(xiàn),HE4在早期卵巢癌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靈敏度優(yōu)于CA125,與其他腫瘤標志物比較,HE4蛋白是最佳的單項檢測指標,但若其與其他標志物(CA125最佳)聯(lián)合,卵巢癌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最高。有研究證明,HE4在卵巢癌組織中特異度高,良性卵巢組織中低,且與臨床特征及預后有密切的關系,有望成為早期診斷和監(jiān)測卵巢癌預后的重要指標[11]。本研究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血清HE4水平明顯高于良性卵巢疾病患者,上皮性卵巢癌Ⅲ~Ⅳ期患者的血清HE4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說明HE4不僅可鑒別良性卵巢疾病與上皮性卵巢癌,還可較好地反映腫瘤的發(fā)展趨勢。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HE4表達情況與腫瘤直徑、分化程度、FⅠGO分期及有無淋巴結轉移有關(P<0.05),說明HE4表達與腫瘤的惡性程度、轉移有關,這與莊慧宇等[12]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HE4有望成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早期診斷、個體化治療的重要指標。此外,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HE4蛋白陽性表達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陰性表達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王靜等[13]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HE4在監(jiān)測上皮性卵巢癌的預后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意義。綜上所述,HE4是上皮性卵巢癌的良好腫瘤標志物,與腫瘤的良、惡性及臨床特征有密切的關系,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早期診斷及預后有一定的價值。
[1]楊念念,嚴亞瓊,鄭榮壽,等.中國2009年卵巢癌發(fā)病與死亡分析[J].中國腫瘤,2013,22(8):617-621.
[2]韓瑛,李淑敏.分子診斷技術在卵巢癌個體化診治中應用的現(xiàn)狀與進展[J].癌癥進展,2015,13(1):14-18.
[3]Davidson B,Tropé CG.Ovarian cancer:diagnostic,biological and prognostic aspects[J].Womens Health(Lond),2014,10(5):519-533.
[4]葉敏,唐均英.血清CA125及HE4診斷卵巢癌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13,22(6):496-498.
[5]Galgano MT,Hampton GM,Frierson FH Jr.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E4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malignant human tissues[J].Mod Pathol,2006,19(6):847-853.
[6]樂杰.婦產科學[J].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7]程峰,朱筧青.卵巢癌減瘤術結局及病理分期與術前血細胞計數(shù)的關系[J].中國醫(yī)師雜志,2017,19(1):83-85.
[8]劉勇,楊海玉.國際特設專家委員會建議:診斷免疫組化陽性對照標準化[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6,32(1):1-3.
[9]鄒姝麗,崔恒.人附睪分泌蛋白4在卵巢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1,27(1):66-69.
[10]Moore RG,Brown AK,Miller MC,et al.The use of multiple novel tumor biomarkers for the detection of ovarian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a pelvic mass[J].Gynecol Oncol,2008,108(2):402-408.
[11]肖林,郭梅,李鳳煥,等.聯(lián)合應用人附睪蛋白4與卵巢惡性腫瘤風險算法診斷卵巢癌的研究進展[J].海南醫(yī)學,2016,27(14):2341-2343.
[12]莊慧宇,胡珍華,劉娟娟,等.HE4與Lewis在卵巢上皮性腫瘤中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5,23(11):1570-1575.
[13]王靜,羅晨輝,王瑛,等.eⅠF3a和HE4表達與卵巢癌的相關性[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9(12):124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