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彬
摘 要:隨著全民運動走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學更加注重學生的體質。本文主要通過對中日兩國大學生現(xiàn)在的體質健康進行測量,比較健康測量指標、評價標準等方面,全面分析兩國大學生體質存在的差異和各自的特點,為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量提供一定的借鑒。以往,我國對于體質的認識主要體現(xiàn)在身體素質上,但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國學者的研究側重點發(fā)生了改變,變?yōu)榻】邓刭|有關的身體機能的研究。由此可見,中日在對體質的認識上開始走向趨同,差別較小,這和體育學科交流有一定的關系。
關鍵詞:中日大學體質 健康測量指標 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9(b)-0241-02
1 中日對體質概念認識的區(qū)別
在中國體育研究學者認為,體質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質量,主要是由遺傳因素和獲得性基礎上表現(xiàn)出來的人體形態(tài)結構,這和人的生理機能和心理因素都有一定的關系,體現(xiàn)出穩(wěn)定的特點。在體質的劃分上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身體的發(fā)育水平,二是身體的機能,三是身體的素質與運動能力,四是心理發(fā)育,五是適應能力。
在日本,對于體質的解釋就是體力。從日本《體質診斷與評價》的書中可以了解到體質主要包括行動體力和防衛(wèi)體力兩個主要方面,構成的主要因素有三種:一是形態(tài),二是機能,三是精神。日本運動醫(yī)學家對體質構成的因素又進行了細致的劃分,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身體要素,二是精神要素。
2 中日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標準比較
2.1 測量指標分析
查看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發(fā)現(xiàn),規(guī)定大學生的測試項目主要有六項,身高、體重、肺活量是必須測量的項目。剩余的三項可以作為選測項目,比如50m跑、立定跳遠,男生可以選擇1000m跑、女生可以選擇800m跑,這在大學是很常見的測試項目。坐位體前屈男生、女生都可以選擇,男生還可以選擇握力、女生可以選擇仰臥起坐,根據測試者的年齡可以設置合理的測定指標,對于一些不滿20歲的測試者,可以讓他們對反復橫跨、耐力跑進行一定的提升,對于20歲以后的測試者反復橫跨可以變?yōu)?m、快走女生為1000m、男生為500m。單從測試的項目數(shù)量和測試者的歲數(shù)來看,我國大學生的測試項目為六項,而日本大學生不滿20歲的測試項目為八項,滿20歲的日本大學生和中國大學生的測試項目數(shù)量相同。
在2002年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guī)定中,除小學以外所有的學校測試的項目是一致的,由于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生年齡差異的因素,多是根據年級來進行測試分類。2002年日本在測試標準中就已經明確不同年齡學生應該測試的項目,由此可見,日本對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測量上更為細致,對于不同年齡大學生的體質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方法。
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量標準從原來的技術性增加了一定的身體柔韌性和腹肌力量的項目,把4×10m接力、游泳等需要特定場地的項目取消了,把身高、體重、肺活量變?yōu)楸仨殰y量的項目。改革后的體質測量指標變得更加易操作。日本在大學生健康測量指標上也相應的曬出了50m跑、跳遠、引體向上等項目,相應的增加了一些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等項目,對于20歲以后的大學生來說還增加了快走這一項目。隨著青少年年齡的增加一些項目已經不再合理的反映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在評價中就會相應的刪減。日本大學在體質健康測量方面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劃分,比如大一、大二的學生多是采用20歲以前的標準,而大三、大四則是20歲以后的標準,測量的項目多和健康有關。測量的標準不僅體現(xiàn)在大學生健康方面還從社會入手,讓學校教育可以與社會教育相結合。日本在健康測量指標中從以往的臺階試驗轉為有氧耐力的測試,這樣能夠更好地協(xié)調大學生的肢體。其中,對于有氧耐力的評價值得我國借鑒。
2.2 體質健康評價標準與方法存在差異
我國在體質健康測量標準上主要是根據個人體態(tài),也就是身高和體重進行項目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體質健康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這樣可以找到適合個人的體質健康標準,更好地讓學生適應體能測試,增強體育鍛煉。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有明確的評分表,采用的是百分位數(shù)的方式,從而對學生的體質健康進行等級評定,用百分值×權重系數(shù)=分數(shù)。在使用評分表時,會根據測試的結果進行評分,按照評分表中的評價指標對于結果進行測評,不僅給學生算出分數(shù)還有一定的等級,主要分為四個等級,優(yōu)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每個等級都有相應的下限分數(shù)。
日本在體質健康測量標準,是按照年齡來進行分段測試,每5歲為一個年齡段,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評分指標,會根據每個人的測試項目進行測評,在成績評定上分為A、B、C、D、E五個等級。目前,中日兩國對于體質健康測量有一定的評價體系,測試者可以通過評分和等級來了解自身的體質。日本在體質測量中的項目更多一些,其中身體形態(tài)不列入測量成績。中日大學生體質健康測量標準和方法都存在差異,比如中國在坐位體前屈、仰臥起坐項目中的測試時間和方法不同,中國是1min而日本是30s,這給對比研究帶來一定的難度。
2.3 中日大學生測量指標在人體形態(tài)方面存在差異
在我國,身高、體重、肺活量是必須測試的項目,這能夠對人身體的形態(tài)和呼吸功能進行一定的了解,而日本在這一方面就沒有列入測評項目。在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項目中,可以充分體現(xiàn)人體的速度、柔韌性和上肢力量,在我國這些項目都屬于選測大項目,但是在日本這是必須要測量的項目。在有氧耐力項目測試中,雖然兩國都有中長跑項目的測評,但是日本的跑步項目線路更長。日本大學生用快走取代了耐力跑,由此可見,日本在健康測評中更加注重人們的身體健康。在我國大學生的體能測試是不存在一些球類運動的,但是在日本手球作為評定上肢爆發(fā)力的項目。我國很多項目都屬于選測項目,這不利于全面反映人體的身體素質。
我國對于身高、體重、肺活量的測量占據了三個項目,其中仰臥起坐、立定跳遠、跑步占據了另外三個項目,這會導致力量素質測試項目的缺少,不利于選測項目之間的替代。
2.4 中日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思路存在差異
在有氧耐力測評方面,中國與日本在臺階試驗上存在差異,日本在新的體質健康標準中刪除了這一項目。我國在臺階試驗項目中,主要是為了檢測一些學生的心血管功能,從測試的場地來看可以把其作為必測的項目,當然,也有人對于這一測試提出了相應的質疑。臺階測試的結果不能夠反映出大量耗氧量心臟功能的變化規(guī)律和性別有一定的差異。由于身體運動的影響,臺階測驗的準確性值得商榷。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中日文化的交流,人們對于體質的理解也日益一致。我國更加注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與呼吸功能,日本更加注重大學生的靈敏性與上肢爆發(fā)力,我國體質測量缺少靈敏性與上肢爆發(fā)力的評價,為了更好的反映出大學生的體質健康,這就需要我國對于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測量進行完善,不斷提高我國大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賴錦松,余衛(wèi)平.美、日大學生體質測試管理狀況及啟示[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1(5):81-84,93.
[2] 章翔.《國家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建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0(2):93-96,115.
[3] 李立,陳玉娟,袖山紗季.中日女大學生體成分身體形態(tài)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34(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