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茂
摘 要:高校體育社團以其特有的廣泛參與性、思想活躍性、內(nèi)容豐富性受到大學生們的強烈追捧,成為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充實校園文化內(nèi)涵的重要載體。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完善,當前在高校體育社團的組織管理、結構內(nèi)容、適應時代文化等方面還存在著若干問題。本文從高校體育社團如何推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著手,闡述當前高校體育社團的現(xiàn)實狀況以及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出適當?shù)慕ㄗh,希望對相關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體育社團 校園文化 建設 促進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044-02
高校體育社團由來已久,它是高校學生在學校的監(jiān)督下所成立的自發(fā)的、松散的群體性組織。由一群高年級的、有著共同愛好的在校生組建起來。作為高校課外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形式,高校體育社團已經(jīng)成為高校體育教育之外最為重要的課外體育活動形式,其能真正地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以及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提高與他人、社會溝通的能力。
1 高校體育社團的特點
1.1 高校體育社團的活動能夠提高大學生的社交能力
作為一個以共同、相似的興趣愛好和相似的關注點而凝聚起來的體育社團組織,由于該組織的成立更多的是自發(fā)成立的,所以一般相比其他組織,成員的關系都比較和諧與融洽,這恰恰給了很多學生互相交流的平臺,平時課業(yè)壓力較大,很難有機會與同齡人進行交流溝通,高校體育社團正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其實對自己個人素質與綜合素質提升幫助較多的除了學校的老師、家里的父母,恐怕就是身邊的同學朋友,而高校體育社團將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聚攏到一起,其不僅提供學生間互相交流的平臺,而且對大學生豐富知識面、擴展視野、增加生活經(jīng)驗、提升團體意識及大局觀都大有裨益。
1.2 高校體育社團活動能夠提高大學生心理以及道德素質
高校體育社團能夠使大學生在課余活動中,不斷提高對于體育基本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在這一過程中,在團體中,由于有同伴間的相互鼓勵,沒有課堂中教與學相對壓抑的氛圍,大學生能夠自主、愉快地與同伴進行溝通交流,通過不斷克服自身心理的膽怯、不自信等不良情緒的影響,最終達到獲取成功的喜悅。而且在進行社團活動時,大學生通常會展現(xiàn)出年輕人特有的活力,而且在進行活動時,大家也會以一名合格大學生的身份來嚴格要求自己,能夠提高自身嚴于律己的道德品質。
1.3 高校體育社團活動能夠促進校園文化
高校體育社團活動是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是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補充。大學生通過進行社團活動,提升自信、提升集體主義感、提升團隊協(xié)作能力,這對于大學生完善自身綜合素質,努力成為自足與社會的有用人才非常重要。經(jīng)常舉辦以社團為首的體育活動,如各類小型比賽、各種各樣的體育講座、體育知識競賽、體育資料展覽等,一方面能夠提升大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yǎng)終身體育觀念;另一方面也能夠豐富大學生課余生活,使校園文化欣欣向榮。
2 高校體育社團現(xiàn)狀與問題
我國高校體育社團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那時一些高校大學生自發(fā)地組建了“足球協(xié)會”“籃球協(xié)會”等。在1998年《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出臺后,高校中注冊登記的高校體育社團數(shù)量呈現(xiàn)爆發(fā)性增加,如籃球協(xié)會、足球協(xié)會等各類團體不勝枚舉。許多高校體育社團通常都是由各自學校傳統(tǒng)優(yōu)勢項目而產(chǎn)生的,基本上所有的體育社團在成立之初,都是倡導以“交友、交流、健體、健康”等為口號,結合學校具體情況發(fā)展起來的,目前已經(jīng)吸引了許多大學生參與進來,在高校中許多社團的影響力以及號召力也比較大。
在目前的高校社團管理方面,許多高校社團都是依托于共青團委為核心來開展的,基本上都采用了小團委下設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來管理社團,這就使得每個社團在管理上都是“雙重”管理,既由校團委統(tǒng)一審批登記,又由各社團所下屬的院系間接管理。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相關部門沒有支持,缺乏管理引導
許多高校團委下設“社團聯(lián)合會”,由于學校社團較多,事務也多,在實際管理中,學校只是進行例行的登記管理,在其他方面并沒有統(tǒng)一的管理,所掛靠的院系也基本只是象征性地派老師來監(jiān)管,對社團的管理精力有限,無法積極引導社團健康發(fā)展。
3.2 在管理上目標性過強
作為學校在對待社團的管理上過于政績化,對于團委來說,管理社團,要求舉辦何種活動時,才會統(tǒng)一組織進行,在平時的日常管理運行時則缺少必要的關心與幫助。許多社團中一年中除了學校需要舉辦文化娛樂活動以外,剩下的最大一項群體活動就可能是開學初的納新活動了,這樣顯然和建立社團時的初衷是相背離的。
3.3 校區(qū)間發(fā)展不均衡
近些年,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高校在校生人數(shù)屢創(chuàng)新高,許多高校都有許多分校區(qū),但由于地域跨度較大,使得許多體育社團活動較難統(tǒng)一開展,許多新校區(qū)的社團負責人需要面臨設施缺乏、教師無法及時指導的困境,導致許多新校區(qū)的社團只有其名,卻沒有真實的內(nèi)容。
3.4 經(jīng)費短缺、缺少專業(yè)教師指導
基本上高校體育社團的活動經(jīng)費都來自于收取會員會費、學校劃撥以及社會贊助等。但由于各高校的情況不同,學校用于社團活動的經(jīng)費不足,很少有社會上的企業(yè)來進行贊助,就造成了體育社團經(jīng)費嚴重不足。在教師指導方面,基于許多高校并沒有將指導教師的工作納入基本教學工作量,這就導致許多教師無心去對學生進行指導,導致了體育社團發(fā)展的舉步維艱。
4 促進高校體育社團發(fā)展的若干建議
4.1 相關部門提高認識,加強對體育社團的管理引導
高校體育社團的管理部門要對體育社團進行一個全方位的了解與認識,使其明確體育社團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載體。高校各管理部門有必要使學生明確體育鍛煉不光是一種風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在體質健康測試工作開展良好的今天,進行課外體育活動也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心肺功能,提升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
4.2 高校管理部門應繼續(xù)提高場地設施投入
高校體育社團的發(fā)展是離不開物質支持的。一個良好的體育場地設施、健全的運動器械,能夠營造出學校體育文化氛圍,使學生身處校園便感受到濃郁的健身氣氛,增強其健身熱情。因此高校應繼續(xù)增加對體育經(jīng)費的投入,從基礎設施上提高高校體育運動的質量與層次,以滿足學生基本的鍛煉需要。另一方面,需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學校運動設施、場館的使用效率,增加開放的時間,提高場地場館的使用效率。在指導教師方面,高校需結合學校自身情況為高校體育社團配置相應的指導教師,并健全相關保證機制,將工作量納入績效考核,給予一定經(jīng)濟回報,提高教師的積極性,發(fā)揮指導教師應有的作用。
4.3 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社團活動
學校各部門應鼓勵學生積極成立各類項目的體育社團,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并積極引導社團與社會進行交流,擴大學生社團的影響力。其次,需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各項素質,提升凝聚力。另外,每個高校都有校運動隊,可增加校運動隊與體育社團的交流合作,讓學生們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加強學生參與的熱情。
參考文獻
[1] 陸軍.淺議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8(1):102-106.
[2] 宋洪濤.論當代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7(5):126-129.
[3] 馬梁.高校體育社團對校園體育文化傳播的影響[J].科技視界,2013(6):8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