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嬪娉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我國居民的貧富差距狀況仍不容樂觀,收入差距問題已儼然成為當前社會普遍關注并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本文基于當前稅制改革的大背景,以工資、薪金所得為例,總結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結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效措施,對優(yōu)化我國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結構,具有及時性、有效性和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累進性;優(yōu)化
據(jù)淵查,2016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shù)為0.465.比2015年上升了0.003,按照國際上把基尼指數(shù)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的標準,我國居民的貧富差距狀況仍不容樂觀,收入差距問題已儼然成為當前社會普遍關注并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稅收作為財政杠桿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凋節(jié)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防止兩極分化等方面起著巨大作用。個人所得稅作為我國主要稅種之一,有力推動著國家組織收入、公平分配、調控經濟的穩(wěn)步進行。
近幾年來,個人所得稅的改革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關于個稅的新聞層出不窮,今年兩會上再度成為熱門詞匯,釋放著改革的重要信號,可見,新一輪稅制改革的大背景將有助于加快推進個稅改革的進程。
日前,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將加快啟動稅收改革方案,提高個稅起征點,改革個稅征稅模式。
一、我國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結構存在的問題
(一)免征額的設計不合理
提高個人所得稅免征額一直是各界新聞的高頻詞,也是民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白從2011年將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從2000元凋整到3500元之后,至今近七年的時間里未曾變動,而其中的原因有許多,例如經濟增長放緩,財政壓力增大,個稅免征額提高區(qū)間為多少的困惑,以及實現(xiàn)公平稅負技術攻關及大量工作負重的阻礙。提高個稅免征額的影響極大,因此需要謹慎對待。但是將近七年時間里,隨著民眾收入不斷上升且趨于多元化,生活成本增加,物價上漲等現(xiàn)象,3500元這一個稅免征額的設定明顯有違經濟常理。
(二)稅率級次過多
累進稅率的級次設置與稅收效率原則和稅收公平原則都聯(lián)系緊密。目前我國七級稅率級次與簡化稅率的國際趨勢格格不入,根據(jù)財政部資料顯示,我國80%以上的納稅人使用工資薪金所得3%和10%兩檔,這說明只有20%的納稅人適用其他五檔,這不僅給稅收征管工作帶來沉重負擔,也與稅收公平的原則相背離。
(三)稅率級距設置不當
稅率級距影響個稅的累進程度,當稅率級距的寬度過小時,工資薪金收入相鄰的人群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的差距將會加大,納稅人稅負也隨之上升,而稅率級距的寬度過大則相反。當前稅率結構的前三級級距過窄,而且稅率級差也隨之迅速上升。例如,當月收入為5000元和6000元的情況時,不同級次下的稅率由3%迅速升為10%,納稅人所承受的稅負也隨之發(fā)生明顯變化。此外,針對高收入群體的稅率級距仍過大,如果適當減小這部分階層的稅率級距寬度,則可加速高收入群體的稅負累進程度,一定程度上縮小了貧富差距。
二、我國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結構的優(yōu)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的個人所得稅仍然面臨著著諸多矛盾沖突,尤其是在免征額、稅率級次、稅率級距這三方面還需要進行合理優(yōu)化。
(一)提高免征額
從經濟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4551元上升至2016年的23821元,年均增長速度超過了10%,人均消費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人均GDP由36403元上升至53980元,年均增長速度也接近10%。若根據(jù)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的漲幅來設定免征額水平,則個稅免征額應接近6000元,幾乎是3500元的兩倍了。再從實際生活的角度來看,3500元的免征額確實過低了些,這與個人所得稅所體現(xiàn)的凋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相悖,拉大了貧富差距,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因此,提高免征額必將是未來稅制改革的重要內容。
(二)減少稅率級次
我國目前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中后三檔即5-7檔的劃分意義并不大,適用的納稅人群體只占少數(shù),卻給稅收征管工作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此外,這三檔所設置的超高稅率會給納稅人帶去稅負過高的錯覺,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逃稅避稅的現(xiàn)象。因此,我國急需順應簡化稅率的國際趨勢,將高收入群體適用的3檔稅率級次合并,并且適當調整其他4檔的稅率,整合為5檔,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三)調整稅率級距的寬度
調整稅率級距需要綜合考慮國內收入分布情況,讓不同的稅率級距適用于不同的納稅群體。由于當前稅率結構的前三級級距過窄,給低收入群體帶來不小的稅負壓力,工薪階層的生活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所以本文建議加大低收入階層的稅率級距寬度,減輕工薪階層的稅負壓力,更好地貼近民生。此外,針對高收入群體,則需要適當減小稅率級距寬度,加速高收入群體的稅負累進程度,實現(xiàn)高收入者承擔相對更多的稅收負擔,以此調節(jié)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稅收公平。
三、小結
個稅改革牽動民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個稅改革是今年改革的重要內容,同時提到:“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彼欠€(wěn)步提高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的重要舉措。個稅改革從修訂到落地,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以公平和效率為出發(fā)點,再進一步落實到方方面面,需要建立起一套可行的機制,以此保證個稅改革的穩(wěn)妥推進,讓更多人分享發(fā)展的成果,真正做到“大家都將是今年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受益者”。
參考文獻:
[1]莫開偉.期待提高個稅免征額不再只是提案[J].金融經濟,2016(4)
[2]萬瑩.如何優(yōu)化我國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結構[J].稅務研究,2014(9)
[3]王倩.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稅級和稅率的思考[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5( 22)
[4]王思.我國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D].江西:江西財經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