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隨著商品交易的繁榮發(fā)展,消費者的個人信息泄漏的事件頻發(fā),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被大眾所知曉,人們經常受到垃圾短信、陌生推銷、電話詐騙的侵擾。這些不僅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困擾,甚至使消費者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因此保護個人信息勢在必行。
關鍵詞 消費者 個人信息 保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1完善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體系
推動落實《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于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的規(guī)定,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中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可操作性和執(zhí)行力,使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有可行的保護措施。另外,我國政府應盡快出臺關于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條例,完善個人信息的立法體制,使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有法可依。完善的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體系應該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要增強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的規(guī)則,消除和解決法律適用中的難點和疑點;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安全,加大對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行為的打擊力度。
2建立小額訴訟和集體訴訟
現(xiàn)實生活中的消費者個人信息被侵害的案件主要是使用民事普通程序來進行審理,按照民法中審理期限的規(guī)定,普通程序審理案件審理期限一般為六個月,特殊情況下還可延長六個月,審理時間長并且耗時費力,又浪費司法資源。所以對于涉案利益不大的消費者個人信息案件來說,消費者往往不會通過法律途徑來維權,因此消費者的權益沒有得到有效的維護。解決這個問題,就應當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侵權的案件適用小額訴訟。小額訴訟實行一審終審,程序比簡易程序更簡便,便于當事人快速行使訴權,合理配置司法資源。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維護自身權益的便利的途徑,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解決買賣雙方糾紛并降低訴訟費用,提高訴訟效率。另外,消費者在個人信息被侵害后,由于個人力量弱小,不便維權。對于這種情況,就應當適用集體訴訟。集體訴訟是集團本身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原告提起訴訟,它可以使多數(shù)存在的弱小的受害者聯(lián)合起來共同訴訟。相比單個訴訟主體,集體訴訟可以使力量弱小的消費者更有利的維權。
3賦予個人信息權以獨立的法律地位
對于個人信息權能否作為一項獨立的權利,眾多學者展開了激烈的論辯。有的學者認為,個人信息權不應該作為一項獨立的權利,因為它與隱私權相似,應置于隱私權下,以加強對隱私權的保護來保護個人信息。相反,有的學者認為個人信息權與隱私權相比較,個人信息權的范圍更廣,它既能對隱私資料加以保護,還能對非隱私資料也給予保護,關于消費者的可以直接或間接識別本人的信息都能被保護。綜合各方面利弊,個人信息權應該有獨立的法律地位。個人信息權作為一項獨立的權利,有關個人信息的定義,范圍,個人信息的保護的原則,執(zhí)法主體等都會有明確的規(guī)定,在現(xiàn)下消費者個人信息被侵害時無法救濟的情況下,賦予消費者個人信息權以獨立的法律地位能讓消費者清楚在自己的個人信息被侵犯時該向哪個部門尋求幫助,該如何維權,有利于對濫用個人信息的違法行為進行打擊制裁,加強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所以賦予個人信息權以獨立的法律地位是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也是完善法律對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的必要措施。
4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適用
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將原來懲罰性規(guī)定修改為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3倍,增加了“賠償金額不足500元的,按照500元賠償”的規(guī)定,懲罰的力度明顯加大,增加了經營者的違法成本,使經營者不敢為之。消費者個人信息受到侵害時,輕則對消費者的個人生活造成不良影響或者財產遭受損失,重則對消費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甚至影響整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所以應該加大對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侵害的懲罰力度,在未來的法律修改中,應該在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糾紛中也適用懲罰性賠償?shù)闹贫?,增加不法經營者的違法成本,最大限度對消費者的維權成本進行補償。
5擴大舉證責任倒置的使用范圍
當消費者個人信息被侵害時,與經營者相比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很難收集個人信息被侵害的證據,也就無法在訴訟中有力的指證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因此,在消費者個人信息被侵犯時,可以采用舉證責任倒置的方法,讓經營者來證明自己無過錯。舉證責任倒置的使用范圍的擴大有利于減輕消費者的訴訟負擔,提高消費者的勝訴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6統(tǒng)一執(zhí)法標準,加強執(zhí)法監(jiān)督
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更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對經營者的監(jiān)督,防止經營者對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不當利用。從現(xiàn)下經營者個人信息被泄露、濫用的現(xiàn)象來看,相關部門并沒有對經營者進行有效地監(jiān)管。在經營者侵犯了消費者個人信息時,并沒有制定真正行之有效的措施來解決問題,而且部門之間監(jiān)督責任不明確,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管理體制混亂。因此應當統(tǒng)一執(zhí)法標準,公檢法做到協(xié)調統(tǒng)一,尤其是取證方面,更應該加強三個部門之間的溝通,明確統(tǒng)一合理的方式,在程序上減輕消費者訴訟的負擔。另外,我國相關法律雖然提及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保護,但是在實踐中出現(xiàn)執(zhí)行難的問題,被執(zhí)行者會有轉移、隱匿財產的行為,導致缺少可執(zhí)行的財產,相關部門也怠于協(xié)助追繳,從而執(zhí)行不及時。健康統(tǒng)一的市場不僅需要行業(yè)自律,也需要管理部門的得當管理。
作者簡介:郭娟,女,漢族,河南信陽人,研究生,貴州民族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
參考文獻
[1] 易萬云.消費者個人信息權益的法律保護對策研究[J].湖南農機,2010(11).
[2] 宋琦.消費者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D].長春:吉林財經大學,2014.
[3] 王利明.論個人信息權的法律保護——以個人信息權與隱私權的界分為中心[J].現(xiàn)代法學,2013(04).